2018高考即將拉開大幕 考生要練就“無聲入場”

2018-06-01 10:56:26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核心提示┃再有一週,2018年高考就要拉開大幕。今年,全省98.38萬名考生將在6月7日、8日走進考場,為自己圓夢。最令考生和家長關注的仍然是“無聲入場”,不少家長疑惑是否要為孩子配備塑膠眼鏡。那麼,哪些能帶,哪些不能帶,如何才能做到“無聲入場”呢?

  演練 6月6日下午,全省考生演練“無聲入場”

  根據安排,6月6日下午,考生察看考點、考場,進行身份驗證。在考生熟悉高考考場時,全省各考點將組織考生進行“無聲入場”金屬探測實戰演練,確保考生衣物符合“無聲入場”的要求。

  據了解,“無聲入場”共分6個步驟:監考員核對准考證、身份證——使用金屬探測器檢查有無攜帶違禁物品——合格後進入身份驗證程式——讀取指紋信息進行匹配——驗證通過進入拍照介面——拍照後考生入場。

  所有考點和考場的考生,都必須接受金屬探測器檢查,無報警聲響後方可入場。金屬探測器未報警者為合格,然後進入身份驗證程式;金屬探測器報警為不合格,考生自行處理禁帶物品後重新接受全面檢查。檢查仍不合格交考點復檢組(由考點醫療組和考點工作人員組成)進行復檢。

  提醒 通過模擬演練,可備兩套相同衣服

  “無聲入場”對考生提出衣著要求:禁止穿著任何帶有金屬物品的服裝(帶金屬掛鉤和鋼圈的女生內衣)、鞋帽(帶金屬的鞋帶、鞋眼、鞋底、裝飾)、腰帶、褲子掛鉤、衣釦、配飾(項鍊、耳墜、發卡、手鐲、戒指)等物品。

  模擬演練順利通過的考生,所穿衣服、鞋子確定為進場考試要穿的衣服、鞋子,無特殊情況,不要再換穿其他衣服、鞋子。

  各考點學校在適宜位置都分設男、女更衣間(或帳篷或更衣圍擋),並配備20套備用服裝(大號汗衫、運動褲和拖鞋)。備用服裝僅供多次檢查未通過,經考點復檢組進行復檢仍未通過,經主考批准的考生臨時急用。

  值得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在順利通過模擬演練後,家長可為考生準備兩套材質相同的服飾,以便應對考試期間出現的意外情況。

  熱問

  1.考生因身體原因,需帶特殊物品進考場怎麼辦?

  考生因身體原因需要帶入特殊物品(如助聽器、胰島素注射泵、體內植入的金屬材料、心臟起搏器、輪椅、拐杖等)時,須向監考人員提交醫療機構(負責考生本人高考體檢)出具的相關證明材料,以及所在考區招生部門出具的審核材料。考生應不遲于考試前一週辦理所需手續,在入場檢查出示以上證明材料。

  2.考生身體內安裝有植入金屬物,金屬探測器發出警報怎麼辦?

  考場監考人員將核對醫療證明上標注的部位與考生身體報警部位是否一致,非對應部位按規定程式進行檢查,合格後進入身份驗證程式,不合格者進行復檢。

  遇複雜問題一時無法查清,考生可先進場考試,待該場考試結束後,由考點公安人員幫監考人員進行甄別,直至查清。其他特殊情況由主考根據情況妥善處理。

  3.考生戴的眼鏡上有金屬,能否參加高考?

  高考時允許考生眼鏡上帶有金屬,但監考人員會查看眼鏡是否超寬、超厚、偏重,是否有針孔、開關等。

  4.哪些東西禁止攜帶?高考當天入場時,只需要穿戴符合要求的衣飾,其他任何物品都不攜帶進考場,最為妥當。

  以下物品高考嚴禁攜帶:行動電話、手機,移動電腦,對講機,有線、無線耳機,其他信號接收和傳送設備,錄音筆、MP3、MP4等移動播放器,U盤,存儲卡,手錶等任何可移動、佩戴的電子設備;

  鉛筆、鋼筆、簽字筆、尺子、圓規、塗改液等任何書寫、塗改和作圖文具(考試答題需要的文具和演草紙,由考場統一配發);

  鑰匙、硬幣、磁卡(餐卡、房卡、公交卡、銀行卡等)等鐵磁性物品;

  各種自帶的食品和飲品,水杯以及其他物品全部禁止入場。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樊雪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