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級非遺傳承人王琛:修舊如舊才算絕妙

2018-06-13 09:41:58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中原文化-圖片】河南省級非遺傳承人王琛:修舊如舊才算絕妙

修復中的商代文物婦好鸮尊 本欄圖片均為牛愛紅 攝

【中原文化-圖片】河南省級非遺傳承人王琛:修舊如舊才算絕妙

省級非遺(古代青銅器傳統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王琛

  河南日報訊:去年年底,隨著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的熱播,河南博物院鎮院之寶“雲紋銅禁”再次驚艷世界。誰能想到,它剛出土時是一堆碎塊?

  有一個人見證了它最初的模樣,他就是我省省級非遺項目(古代青銅器傳統修復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傳統技術研究室主任王琛。王琛從19歲開始從事文物修復工作,至今將近40年,經他手修復的文物有2000余件,除了“雲紋銅禁”外,還有“婦好鸮尊”等國寶級文物。

  6月12日,記者走進河南博物院王琛的文物修復室時發現,他的工作室更像一個車鉗銑刨磨的車間,被各種大大小小儀器設備佔據。當天,他正在神情專注地焊接一件青銅器物。“這是春秋時期的右師延敦,蓋子上3耳都缺失掉了,我們首先要對其進行補配、焊接。”王琛説。

  提到文物修復,王琛打開了話匣子:“我這是家傳手藝,我的父親王長青當年是全國公認的青銅器文物修復專家,我小時候便對父親的工作感興趣。”王琛説,他1979年正式進入河南省博物館從事文物修復工作,獨立修復了兩件“王子午”鼎青銅重器,有了一定的基礎,上班兩年後就接了個“大單”,那就是“雲紋銅禁”。

  他至今清楚地記得,“雲紋銅禁”運到修復室時,是用兩個麻袋裝著的,打開麻袋一看,真是讓人倒吸了一口涼氣,禁體殘碎為十余大塊,且面板嚴重變形,無數雲紋剝落與缺失。王琛説:“殘破程度太嚴重了,我盯著碎塊足足看了三天。”

  面對這樣一堆碎塊,修復的任務十分艱巨。“父親和我認真地對禁斷面進行比對,弄清了全部結構和鑄造方法,歷時近3年才完成修復。”王琛説,這段經歷大大提高了他的技藝,讓他受益終生。

  從父親手裏接過這門技藝近40年了,王琛的修復技術已爐火純青。“文物修復就得修舊如舊,修復完以後,讓人不知道哪些地方是修復的,這就是絕妙之處。”王琛説,修復青銅器涉及的工藝程式非常繁瑣複雜,起碼有十幾道程式;遇到嚴重“毀容”的,就需要20到30道程式。根據一件器物的殘破程度不同,對其修復,少則半個月,多則3到4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即使夜以繼日,還是有很多青銅器在排隊等待修復,可以這樣説,我們一輩子也幹不完。”如今,大量待修文物和修復人員稀缺之間的矛盾是困擾全國文物界的普遍問題。

  在王琛看來,修復文物工作涉及了繪畫、雕刻、歷史、化學等很多學科,挺有意思的。王琛經常對徒弟説,做這一行,要對文物有感情,要對祖先遺留的傳統技藝心存敬意,更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才能學到精湛的文物修復技藝。(本報記者 溫小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