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省農機局傳來信息,河南省機收會戰基本結束,12天收穫小麥8192萬畝,約佔種植面積的99%。今年“三夏”生産中,包括合作社在內的農機服務組織,成了廣闊田野中閃亮的“主角”。
今年河南省小麥機收自5月28日啟動,到6月8日大面積、大規模機收作業基本結束,僅用12天時間,是歷年來麥收期最短的一年。其中6月2日至4日,日收穫面積超1000萬畝,創歷史紀錄。
“三夏”期間,記者來到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之一的長垣縣。在長垣縣仁慈農機合作社的苗寨鎮黃河灘區基地,4000多畝麥田一望無際,4台聯合收割機在金色麥浪中來回穿梭,現場猶如一幅多彩油畫。
“我們是‘機農合一’的合作社,既搞農機作業,還承包土地。”理事長祝山記説,合作社投資1000多萬購買先進農機150多臺套,涵蓋耕、種、管、收、秸稈處理、烘乾、初加工等環節,其中大型聯合收割機14台。
“4000畝小麥只需5個半人。”該合作社理事孫士瑞笑著解釋,4台收割機、1台運輸車共5個人同時作業,另外1個人負責維修、吃飯等後勤保障,只用一半精力負責麥收。“麥田裏溫度雖然高,但收割機裏全裝有空調,二十五六度的溫度讓機手哼著小曲輕鬆作業。”
“三夏”大忙變不忙,只見機器難見人。“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機械化。”長垣縣農機管理總站站長董印江説,作為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縣從事農機作業的服務組織115家。“包括合作社在內的農機服務組織,通過訂單作業、合作作業等形式,不斷提高農業生産機械化水準,今年小麥機收面積突破81萬畝,機收率在99.8%以上。”
尤為可喜的是,近年來河南省丘陵山區的農業機械化水準也在不斷提高。麥收期間,記者來到嵩山東麓的新密市來集鎮裴溝村,只見一塊塊不規則的麥田正在收割,大的不足百畝、小的三五畝。履帶式收割機在麥田四週收割,輪式收割機在地塊中央收割,前收小麥後播玉米。“履帶式收割機移動方便、適宜小地塊作業,通過履帶式收割機、輪式收割機有效配合,今年作業面積超過3000畝。”新密市海松農機合作理事長王海松説。
新密市也是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該市農機局副局長于明安介紹,隨著農機裝備水準不斷提高,通過輪式收割機、履帶式收割機、免耕播種機等農機科學組合、高效銜接,今年全市39萬畝小麥7天完成收種,機收率達98.6%,機播率達99%。
作為農業大省,河南省小麥常年種植面積8200多萬畝。今年河南省組織410萬台套農機投入“三夏”生産,其中聯合收割機18萬台、各類播種機械近100萬台。全省農機合作社6000多家,合作社組織參與的農機作業量佔到全省的80%以上。未來隨著農業不斷發展,“機器換人”將成為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地、怎麼種好地”的必然選擇,各類農機服務組織將成為河南邁向現代農業強省的有力支撐。(記者方化祎劉紅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