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看水脈與文脈的交融

2018-06-27 09:36:55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河南日報訊:“彼澤之陂,有蒲與荷。”《詩經》中傳唱的龍湖,蒲葦多姿,荷葉田田,數千年生生不息,靜靜滋養著生於斯長于斯的淮陽人。

  6月24日,淮陽縣龍湖,湖面浮光躍金,魚戲荷間。駕船穿行荷叢的李全良,像唱漁歌一樣和船上的遊客介紹淮陽荷花:“下月荷花節,再來會更美!”

  然而,穿越千年的龍湖,世代更替中,也曾走過彎路。曾經,靠山“吃”山,靠湖“吃”湖,面積相當於三個西湖的龍湖被迫成了淮陽人繁衍生息的“土地”。

  數不清的“小格子”,把龍湖“拆”成了塊塊“補丁”,當地村民藉以養蝦種藕,維持生計;環保意識不強的村民,把龍湖邊變成了“垃圾場”,生活污水和垃圾被隨意排放到湖裏;臨水而居的漁民,有的私搭亂建“湖景房”,有的填湖造宅……

  龍湖在呻吟。被破壞的生態,如同枷鎖,束縛著淮陽發展的腳步。回過神兒的淮陽人,更視這碧水如珍寶,守護“母親湖”,關乎淮陽發展的千年大計,整改在行動。

  拆“格子”,讓被分割的湖面合攏起來。龍湖水面由專業公司統一管理,綜合旅遊開發、魚蝦養殖和蒲荷種植,凈化了湖水,美化了環境。曾經的漁民轉換身份,李全良和300多名鄉親或當起了駕駛員開遊船,或當起了保潔員維護龍湖環境,成了公司“上班族”。

  補水源,把被揮霍掉的湖水充盈起來。兩次引沙潁河水補給,萎縮的龍湖重現煙波浩渺,恢復了千年來補給的“自給自足”。

  除違建,把“蠶食”掉的湖景“拿”回來。違建的“湖景房”被一一清除,修建的排污管道將污水直接送到污水處理廠,沿湖搭起綠色長廊……

  龍湖在歡唱。湖脈通了,湖面美了,如何把龍湖的水脈和文脈相交融?

  太昊陵、弦歌臺、陳楚古街……名揚天下的二月二廟會敞開胸懷,一年一度的荷花節盛情綻放,天南地北的遊客紛至遝來,觀湖、賞景、閱史……

  畢生態修復之功,成大美新龍湖。

  良好生態的回饋,往往是意想不到的。忙了一天的李全良算了筆賬:“今天開了6次船,能掙100多塊錢,一個月的收入比過去打魚一年的還要多。”

  鮮嫩味美的龍湖魚又遊回來了。慕名前來品嘗的遊客讓村民應接不暇,龍湖沿岸的漁家樂一條街應運而生。東湖漁家的老闆史樹民笑得合不攏嘴:“旺季時,所有房間都要提前兩天預訂,一晚上飯店能翻三次臺!”

  暮色四合,喧鬧散去,漁家樂的服務員王華麗下班後一拐彎,三兩分鐘就走回了家:“靠著俺這兒的好水好空氣,就能儘早脫貧,真好!”

  當朝陽在湖面上再次升起,李全良又載著一批遊客駛向荷花深處;籌劃著擴大規模的史樹民打開門店,滿懷憧憬迎接新的客人。漫步湖邊,清風徐來,荷香撲面。賴於淮陽人的守護,這座千年古城正散發著新的動人氣韻。③5

  記者手記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千年大計。生態興則文明興,千百年來,正是龍湖的一泓清水,孕育並延續了淮陽文脈,使之代代相傳。淮陽人早就認識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唇齒相依的關係,因而像保護眼睛一樣守護龍湖,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將生態、旅遊、扶貧融合在一起,得到了生態與經濟雙重饋贈。

  龍湖故事為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樣本,只有守住生態命脈,才能掌握髮展的命脈,造福自己,也澤被後世。(本報記者 杜君 劉曉陽 沈劍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