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處置“僵屍企業”:上下齊攻堅 啃下“硬骨頭”

2018-06-29 09:42:49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當前,我省處置“僵屍企業”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城拔寨的衝刺期。

  作為老工業基地的安陽市,堅持加大“僵屍企業”處置工作力度,克服資産品質差、變現難度大、職工安置難、遺留問題多等重重困難,以超常之力於今年4月25日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比省定時間節點提前4個月完成處置任務,打了一場漂亮仗。

  安陽市化壓力為動力,在處理“僵屍企業”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創新,也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加快處置“僵屍企業”,啃下這些“硬骨頭”

  在國企改革中,安陽市對全市幾十家未改制國有企業中的“空殼”企業以及停産停業多年的特困企業進行了摸底調查。

  這些企業大致分三種類型。一類是“空殼”企業,屬於“無土地、無房産、無機器設備”的“三無”企業;一類是“脫殼”企業,資産出讓後,僅剩一個“殼”;一類是嚴重資不抵債的企業。

  這些企業的後遺症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處置起來難度極大。6月28日,安陽市國資委副主任郭藝鳴對記者説:“這些‘僵屍企業’不破産,設備因停産老化,資産流失呈‘冰棍’效應;職工的各項社會保險費和其他欠費每年遞增,負債會越來越大,呈‘膨化’效應。”

  豫北棉紡織廠是1903年建廠的老廠,總人數達12700多人,因産品結構單一,競爭力不強,經濟效益不佳,包袱沉重,企業走進了死衚同。安陽市企改辦算了一筆大賬:“假如這家企業晚破産一年,僅五項社會保險費和職工經濟補償金,就需要增加5000多萬元,隨著時間的推移,破産成本將逐年增加。”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安陽市委、市政府鐵下了心,早處置早主動,堅決加快處置“僵屍企業”,啃下這些“硬骨頭”。

  多部門組建處置隊伍聯合攻城拔寨

  安陽市委、市政府在處置“僵屍企業”中,拿出了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勁頭,選調精兵強將,組建了一支高規格的處置隊伍來攻城拔寨,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主抓,國資委、財政、人社等相關部門聯合攻打堡壘,法院也開通了“綠色通道”。

  長痛不如短痛,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矛盾。安陽市採用“打包”的創新辦法集中辦理企業破産。同時,他們先籌資安置職工,再進行企業破産財産的變現。安陽市領導態度堅決:“不把職工問題解決好,國企改革就算不上成功。”

  “僵屍企業”大多資産品質差、變現難度大、職工安置難、遺留問題多。市財政從預算中安排1700多萬元資金,用於市屬“僵屍企業”職工安置工作,確保了市無縫鋼管廠、市紡織工業物資經銷公司2家“僵屍企業”處置工作的順利推進。

  為了加快“僵屍企業”處置進度,安陽市利用市國安公司託管平臺和市文旅集團,在短時間內籌資2.2億元,用於解決包括“僵屍企業”在內的國有破産企業職工安置問題。為幫助“僵屍企業”市汽車配件廠儘快完成資産處置,市國安公司在多次查看企業現場和資料的基礎上,積極籌措收購該廠土地和房産的資金,加快了該企業破産工作進度。

  市財政對市國安公司籌資的貸款進行為期兩年的利息補償,全力支持國有平臺公司的運作。安陽市把以往國有破産企業遺留資産集中統一處置,做到“一盤棋、通算賬”,保障了處置工作的資金來源。

  去年9月,省政府部署“僵屍企業”處置工作後,安陽市在處置完41家“僵屍企業”的基礎上,對全市最後14家國有“僵屍企業”處置發起了猛攻。市委書記李公樂、市長王新偉多次聽取“僵屍企業”處置彙報,研究解決問題。

  為加快處置工作進程,及時掌握工作進度,安陽市建立了國企改革工作周專題會和月例會制度,由常務副市長陳志偉主抓,及時研究解決“僵屍企業”處置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

  市政府督查室和國資委每週督導進度,對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單位及時送達督導單,直至追究主要領導責任。

  企業沒有了,但退休人員有了“新家”

  一些“僵屍企業”被處置後,其退休人員的勞資檔案誰來接收?遺留問題誰來解決?

  2015年5月,安陽市國資委在全省創新組建了託管平臺——安陽市國安公司,負責全面接管已破産終結企業的遺留問題。安陽市國安公司董事長喬海賓告訴記者,他們的職責就是為企業退休人員提供全方位服務,為他們辦理醫保、喪撫、重症慢性病報銷,以及欠款兌付等工作。

  在去年駐安陽省屬國有企業剝離辦社會職能工作中,安陽市國安公司也參與其中。這家公司與安鋼集團、安彩高科等10余家國企簽訂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移交協議,成立服務驛站,通過電話、微信、信函、上門等形式,與接收人員取得聯繫,了解需求、解決實際困難,讓退休人員重新找到了歸屬感。

  據統計,安陽市國安公司已與安陽市自行車廠等30余家破産企業簽訂了託管協議,接管市屬破産企業離退休人員等特殊人群1.1萬人,接收駐安省屬國有企業退休人員1.3萬人。

  安陽市國資委主任鄭惠國説:“截至目前,我們通過處置‘僵屍企業’和遺留問題企業,盤活了資産和土地,也讓近2.8萬名人員得到了妥善安置。”□本報記者任國戰本報通訊員張遂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