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院:多措並舉打出知識産權保護“組合拳”

2018-07-12 09:52:38  來源:新華網  責編:趙瀅溪

  新華網鄭州7月11日電:“護航”“清風”“龍騰”“劍網”……近年來,一系列知識産權保護專項行動紛紛亮劍,我國正在行政和司法領域全面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力度。

  7月9日,第四次全國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工作會議在青島召開,按照部署,到2020年,覆蓋全國的知識産權法院體系將基本建成,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審判工作將迎來新的機遇與發展。

  作為知識産權保護的排頭兵,近年來河南省高院不斷探索改革,打造知識産權保護的河南樣板。

  推進“三合一”改革 知産專門化審判體系建設步入“快車道”

  知識産權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是社會財富的重要來源。在我國,知識産權保護機制正在逐步完善,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專門化審判體系建設步入“快車道”,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得以發揮。

  早在2014年底,我國就先後成立了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産權法院設,初步探索出中國特色知識産權專門化審判道路,後又相繼在南京、武漢、鄭州等15個中級人民法院內設專門審判機構,贏得人民群眾和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

  為進一步推進知識産權專門法院和專業法庭建設,完善知識産權審判工作機制,各地相繼探索知識産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審合一”。

  “知識産權審判“三合一”是指將原來分散在民事、刑事和行政庭的涉知識産權案件集中交由一個庭審理。”河南高院民三庭副庭長宋旺興説,這對統一司法辦案標準、節約司法資源等都有積極作用。

  2017年,河南高院新收各類知識産權案件6467件,比2016年增加3049件。結案6398件,審結率達98%。同時,河南省法院大力推行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提高審判效率,有效縮短維權週期。知識産權一審案件的審理週期平均90余天,二審案件平均50余天,均遠低於法律規定的審理期限,並且一審裁判生效率超過90%。

  “經過不斷探索,歷經三年的運行,河南高院已經實現全部知識産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均由知識産權審判庭審理。”宋旺興説。

  深化公正公開 探索陽光審判

  除穩步推進“三合一”試點工作,多年來,河南高院持續探索,加強指導,統一司法尺度,建立完善關聯案件報告制度與溝通協調製度;對遇到的新類型關聯案件,及時開展調研指導,統一裁判尺度,建立與知識産權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機制。

  “我們河南高院是全國率先進行將案件在網上全程直播的。”宋旺興舉例説道,“例如之前受到很大關注的‘陜西白水杜康’與‘河南洛陽杜康’的商標侵權糾紛案,該案件所有的審理細節都被我們放在了網上公開視頻直播,對包括媒體在內的社會各界開放。”

  據媒體報道,2016年5月,洛陽杜康以白水杜康突出使用“杜康”文字標識,弱化“白水”二字,並將其排列成“泉”字,以至於造成消費者混淆和誤認為由向洛陽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洛陽中院一審判決白水杜康停止生産、銷售侵犯“杜康”商標專用權商品的行為,並賠償損失。白水杜康提起上訴。

  2018年4月16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認定白水杜康侵犯洛陽杜康控股第152368號、9718165號、9718179號、9718151號商標,判令白水杜康立即停止生産、銷售侵權産品,判賠侵權損害賠償1500萬。

  由於“洛陽杜康”和“白水杜康”商標爭議由來已久,宋旺興認為,法院最大的責任是既要尊重歷史,又要理清歷史邊界。兩家企業從起初註冊開始,就引起了國家工商註冊部門的重視,但隨著“杜康”商標授權結束,1996年白水杜康註冊“白水杜康”四字商標、雙方開始各自使用各自註冊的商標。到後來,兩家的品牌都成了中國馳名商標。

  “針對在本案中原告所提供的白水杜康系列産品,其突出‘杜康’弱化‘白水’的做法確實違背了商標法,造成了消費者的混淆和誤認,構成了侵權事實。”宋旺興説。

  在宋旺興看來,知識産權案件公開審理的意義在於增加了審判工作的透明度,它將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置於廣大群眾的直接監督之下,從而有效地提高辦案品質,增強法院的威信,真正取信於民。

  此外,由於中國知識産權領域起步晚,基礎相對薄弱,公開審理也是對公民進行法制教育的一種重要形式,可以在群眾中形成公開輿論,增強群眾對於知識産權保護的法制觀念。

  抵制地方保護 打造優質營商環境

  知識産權保護首先要克服地方保護主義。近年來,河南省各級法院實現對省內外、境內外的知識産權權利人同等保護,省外和境外大批企業,如景田百歲山、伊利牧場、週六福以及德國“拜耳”、法國“香奈兒”“路易威登”、立陶宛“英特外科”等眾多知名企業都通過訴訟成功維權。

  此外,由於知識産權案件通常會面臨週期長、雙軌制等諸多問題,為了增加專業度,更加準確、高效地保護知識産權,河南省高院通過主動加強同各知識産權保護部門的溝通合作和信息交流,形成知識産權保護合力。例如在鄭單958玉米品種侵權案中,河南高院工作人員專程走訪了農業部多位專家,獲取了相關專業意見指導。

  河南是地理標誌資源大省,加強地理標誌知識産權保護,有利於促進具有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2018年,河南全省法院將進一步加大司法保護力度,全面推進知識産權審判‘三合一’工作深入開展,為知識産權的管理、運用和保護提供司法引領,為河南加快改革開放、完善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支撐。(記者史林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