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及前瞻 在高品質發展道路上穩步健行

2018-07-16 15:50:42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2018年上半年河南和全國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情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2018年1—5月份河南省工業産品産量同比增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2018年上半年河南省政府財政、企業和居民收入增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2018年1—5月份河南省電子商務交易情況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6

  2018年1—5月份河南省進出口情況

  編者按

  河南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全面總結了今年以來的工作,要求全省上下以新擔當展現新作為,以黨的建設高品質推動經濟發展高品質。為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精神,我們特編發由黃河科技學院商學院、中國(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完成的省區域經濟重點學科研究成果《在高品質發展道路上穩步健行——河南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及前瞻》,便於廣大讀者正確認識當前經濟形勢,增強經濟持續向好的預期和信心,勠力同心,為推動我省經濟高品質發展而不懈奮鬥。

  □黃河科技學院商學院中國(河南)創新發展研究院課題組

  今年上半年,面對國內外複雜的發展環境,河南全省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高品質發展,全省經濟繼續保持平穩運行,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高品質發展呈現良好開局,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高品質發展呈現良好開局

  今年前5個月,我省經濟發展主要指標好于預期目標,經濟結構、發展動能、增長方式繼續呈現積極變化,高品質發展呈現良好開局。

  一看經濟發展。經濟運行穩中有進。一季度,我省實現地區生産總值10611億元,同比增長7.9%,高於全年7.5%的目標。前5個月,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增長9.3%,高於全國平均水準3.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10.62億元,增長11.2%,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高於全國平均水準0.8個百分點。金融市場規模平穩增長。5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為62543.1億元,同比增長7.2%;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為45016.8億元,同比增長12.4%。

  二看結構優化。産業升級有序推進。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1%,佔生産總值比重達到4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提高到47.1%;前5個月,裝備製造、食品製造、新型材料製造、電子製造、汽車製造等五大主導産業增加值增長10.2%,高於規模以上工業2.5個百分點;投資結構持續改善。工業技改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同比提高6.9個百分點。消費拉動作用明顯。前5個月,化粧品、體育娛樂用品、計算機及其配套産品等消費升級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

  三看創新驅動。動能轉換加快。前5個月高技術産業增加值增長12.5%,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鋰離子電池等新産業新産品成倍增長;網絡零售等新業態商品零售額增長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0.3個百分點;快遞業務量和快遞收入分別為5.1億件、5.5億元,兩項數據均居中部六省首位。前5個月新登記企業增長20.1%,日均新增企業874戶,企業活躍度指數為71.05%、高於全國平均水準1.05個百分點。

  四看品質效益。財政收入不斷提升。前5個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90.5億元,同比增長15.5%。企業經營效益改善。規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5%,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9%;就業情況穩定。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7.92萬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4.33萬人。環保品質改善。全省PM10、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34微克/立方米和74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6.9%和9.8%,優良天數74天,同比增加7天。

  五看對外開放。進出口貿易增速由負轉正。前5個月貨物進出口和出口總額分別增長0.2%和5.1%,比一季度回升4個和4.2個百分點。一般貿易進出口和民營企業進出口,分別增長16.3%和18.6%。跨境電商快速發展。前5個月,全省跨境電商進出口(含快遞包裹)535.1億元,增長41.4%。平臺建設取得突出進展。前5個月,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上升至全國第12位,貨郵吞吐量增速在全國大型機場排名第二。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結果。其基本經驗可歸結為三條:一是統一思想認識。就是清醒地認識到,無論是從提高要素效率、緩解資源約束、防控化解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協調發展,還是從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來看;無論是從遵循經濟發展一般規律、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還是從踐行新發展理念、實現新發展目標來看,推動河南高品質發展都時不我待、刻不容緩。以此統一了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二是明確發展目標和遵循的原則。2017年11月召開的省委十屆四次全會提出,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加快建設經濟強省,打造“三個高地”,實現“三大提升”,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並乘勢而上全面推進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中必須遵循的原則是: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推動高品質發展。確定這些目標和原則,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幹部群眾幹事創業的信心和勇氣。三是把握好發展重點和路徑,主要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發展品質效益;積極擴大有效需求,促進經濟健康發展;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活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夯實發展戰略支撐;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優化區域發展格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大力推進污染防治,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積極發展社會事業,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增進人民群眾福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升政府治理能力。這些重點和路徑選擇,確保了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正確的戰略指向。

  增強高品質發展的信心,妥處事關全局的重要關係

  面對下半年複雜的發展環境,我們要積極發揮優勢,利用好有利因素,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打好“四張牌”,著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脫貧攻堅、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並注意在深刻把握經濟發展態勢和趨勢、遵循經濟規律的基礎上,妥善處理好一些帶有根本性和深層次的經濟關係,推動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進入下半年,國內外宏觀環境更加複雜,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給進出口帶來風險,國內金融去杠桿的環境下資金面趨緊,投資增速普遍下滑。然而也要看到,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著多方面的有利條件。從政策環境看。中央積極應對國內外不利因素,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推動減稅和能源、通信、物流等領域的降費,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央行釋放的信號表明,將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有力地穩定了市場預期。從我省發展現實看。綜合交通樞紐優勢不斷提升,産業轉型升級強力推進,中原城市群帶動城鄉一體發展、釋放巨大市場需求。同時,大批國家戰略的疊加正在釋放政策紅利,我省推動以“多證合一”為代表的“放管服”改革,積極推動國企改革,強化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等,為高品質發展積累巨大勢能。從經濟運行態勢看。上半年我省經濟表現出較好韌性,多項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年目標,且領先全國平均水準,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品質穩步提升,新的發展動能不斷積聚,在跨境電子商務,以及與歐盟、東盟等“一帶一路”國家貿易的快速增長,將有效抵禦貿易戰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下半年,應妥善處理好如下關係,以推動經濟行穩致遠。

  處理好高品質發展與實現趕超發展的關係。當前,河南面臨推進高品質發展與實現趕超發展的雙重壓力,既要提高經濟發展品質與效益,改變粗放增長、凈産出偏低的狀況,又要加快發展,縮小與全國平均水準的差距。因此,要把高品質發展與趕超發展統一起來,在高品質發展中實現追趕超越,要以“可爭取的速度”為高品質發展創造空間和條件,為推動創新創業、興辦民生實事、促進城鄉融合奠定堅實基礎;以高品質發展為“能爭取的速度”釋放新的潛力和動能,推動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處理好投資驅動與創新驅動關係。要著力破除“要素驅動依賴”,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發展為主向創新驅動發展為主轉變。但創新驅動本身也離不開一定的投資規模,對河南來説,追趕發展依然需要較大的投資規模,只是在投資方向、投資模式選擇上更注重創新驅動型發展,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加大對事關長遠發展和綜合競爭力的投資力度,積極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打造雙創升級版。

  處理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係。要樹立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雙底線思維,堅持穩增長與防風險並重。把穩定經濟增長放在突出位置,繼續強化各項政策落實,築牢穩中向好的基礎,防止增速出現大的波動,以穩促進,以進提質。要強化風險防控,突出抓好金融、城市治理、安全生産、污染防治、自然災害等方面風險應對,完善預案,加強預警,絕不能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

  處理好發揮綜合優勢與彌補短板弱項的關係。要抓重點,圍繞實體經濟優化發展環境,降低企業成本,加大融資支持,補短板、強弱項、解難題,推動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要增優勢,依託區位、交通及裝備、食品等優勢産業,充分釋放國家戰略疊加效應,挖掘和用好潛在比較優勢,著力增創發展新優勢,重塑綜合競爭新優勢。要因地制宜,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積極改造傳統産業、大力發展新興産業。

  處理好發揮市場主體作用與改進政府管理的關係。切實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堅持市場導向,緊盯企業産品和服務品質,提升市場主體活力,全面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積極推動品質、效率、動力三大變革。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主動對表高品質發展要求,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強化政府職能轉變,加強作風建設,提升政府服務和管理水準。

  處理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區域發展環境乃至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要通過淘汰落後産能,嚴控高耗能、高排放行業擴張,催生發展新技術、新産品、新模式,形成節能低碳的産業體系,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産業,培育新的增長點,實現由傳統粗放增長方式向新興綠色發展方式轉變,走出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路。

  以新思路新擔當展現新作為,以黨建高品質推動經濟發展高品質

  今年下半年,全省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精神,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時的重要講話為統領,把“四個著力”重要要求作為新時代讓中原更加出彩的根本遵循,堅持推動發展是第一要務、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以黨的建設高品質推動經濟發展高品質。在具體工作層面,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採取一系列重大舉措,努力實現全年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目標。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按照高端化、綠色化、智慧化、融合化要求,抓好結構改革、創新引領、企業培育、産業集群等關鍵環節。推進“去降補”。建立淘汰落後産能“清零行動”長效機制,確保應退盡退。以提高産品、工程和服務品質為重點,深入推進品質強省建設,繼續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專項行動。著力培育現代物流、健康養老、教育培訓、優質旅遊等新增長點。深化轉型攻堅,加快培育一批高技術、高成長、高稅利産業。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著力激發經濟發展動能。堅持“強自身、補短板”“巧借力、聚資源”相結合,集聚“四個一批”“三個融合”,促進創新資源向河南集聚,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突出發展一批創新引領型企業、培育一批創新引領型人才、建設一批創新引領型平臺、引進一批創新引領型機構,圍繞重點領域,實施一批産業集群專項和重大科技專項。協同推進科技、制度、業態和工藝創新,促進科技與金融、軍工與民用、“地方”與“國家”融合。

  加快形成綜合優勢,著力釋放國家戰略紅利。以國家戰略平臺為引領,集成區位、交通、文化、産業、市場、政策等優勢,加快形成綜合優勢體系。深度挖掘傳統優勢與新興優勢之間的契合點。推動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發展,強化改革政策集成。依託“三區一群”主體區域和産業集聚區、高新區、經開區、商務中心區等,建設一批國家戰略協同示範區,形成政策集成優勢,釋放綜合優勢紅利。

  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著力推進四個強省建設。堅持做大總量和調優結構並重、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並舉,推進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堅持重點突破帶動全局,著力培育現代物流、現代金融、健康養老等主導産業。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促進農業從“增産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實施“互聯網+”行動,以電子商務推動消費互聯網繁榮發展,促進産業變革和商業、服務、管理等模式創新。

  切實振興實體經濟,著力夯實經濟發展基礎。實施企業成長促進行動。分類建立重點培育清單,完善扶持政策,推動個體工商戶轉企業、小微企業升級為規上企業、優質企業上市或掛牌。提升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效率和水準。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完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落實綠色環保調度制度。盤活做優國資國企,鼓勵央企與地方企業兼併重組、融合發展。

  大力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深挖民營經濟潛力。開展營商環境示範創建,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生産經營成本。構建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推動全省營商環境優化進程。營造尊重、鼓勵、保護企業家幹事創業的社會氛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保護企業合法權益。持續實施“百千萬助力企業成長計劃”。著力破解企業發展中遇到的資金、用工等制約。

  協同推進城鄉融合,著力拓展經濟發展空間。落實中原城市群建設實施方案,支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推進鄭汴、鄭許一體化和鄭新、鄭焦深度融合。把百城提質與文明城市創建、城市“雙修”結合起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統籌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清除要素下鄉障礙。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定居。

  持續深化改革開放,著力增強發展動力活力。以鄭州機場北貨運區建設、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線、提升客貨吞吐量、打造鄭州機場多式聯運體系等為抓手,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以新建一批省級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協同創新中心、實施創新引領型産業集群專項等為著力點,加快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圍繞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管理法治化,加快實施政務服務、監管服務、金融服務、法律服務等專項方案,推動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引領著力打造開放高地。

  課題組長:喻新安 楊保成

  成員:李高申 李懷玉 馬欣 張艦 周曉東 孫常輝 杜文娟 于善甫 郭軍峰 劉曉慧 豆曉利 張志娟 高昕 魏瑞 何海霞 劉亞迪 王文方 董艷蕊 蔣睿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