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官司、輸了房産 房産糾紛執行難該如何破解?

2018-07-23 17:55:43  來源:央廣網  責編:趙瀅溪

   央廣網北京7月23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近些年,全國多數城市的房價持續處於上漲通道,這也導致房屋買賣過程中,違約,甚至毀約等違反契約精神的現象頻頻出現。這些糾紛訴至法院之後,一些裁判卻得不到執行。導致不少當事人名義上贏了官司,實際上卻輸了房産。

  北京市民趙女士為了一套房子,打了四場官司,歷時八年,在完全勝訴的情況下,至今,這套本屬於趙女士的房屋內,依然住著當年的賣家。趙女士説,2006年,她以60萬的價格,從王先生手裏買下了京西一套回遷房。趙女士説,王先生買這套房時,房子是30多萬。當時雙方簽完協議之後,她立即交付了現金。房子是個期房,本應2011年5月交房,因為房價上漲,王先生感到有點後悔,所以不願配合趙女士辦理入住。

  趙女士説,多次溝通無效之後,雙方通過司法途徑解決這一房屋買賣糾紛,2010年,一審、二審法院均認定,房屋買賣協議合法有效,王先生應當配合趙女士辦理入住手續,將該房屋所有權人變更為趙女士。此後,趙女士從開發商處拿到了房屋鑰匙。一場糾紛在人民法院的依法裁決下,得到了完滿解決。

  開發商交房後,趙女士開始裝修房子,但就在裝修進行過程中,王先生卻把自己的父母搬進了已經被依法明確認定為趙女士的房子裏。“(我)去敲門,他也不開門。我當時報警了,警察也過來了。”

  趙女士説,當時出警的民警表示,“你們這是經濟糾紛,還是要去法院告。”隨後,趙女士又打了兩場要求王先生騰房的官司。2012年,法院終審判決,王先生的父母在判決生效15天內搬出涉案房屋,並且應該按照每月4000元的標準,支付趙女士房屋使用費,一直支付到實際搬離房屋的日期為止。趙女士説,二審判決至今六年多,這期間,王先生的父親在涉案房屋裏去世,其母親依然住在涉案房屋裏,拒不搬離。

  在法院的終審判決無法得到有效執行的這六年中,趙女士也多次找過法院,並通過各種渠道核實,涉案房産的執行,並不會導致王先生或其母親無處居住。但至今,這套房屋,名義上屬於趙女士合法所有,實際上卻長期由王先生的母親非法佔有。

  在房屋買賣過程中,因房價上漲,賣家反悔而引發的法院裁判執行困難,趙女士的遭遇並不是個例。

  北京男子李某因賣房後不配合買方過戶,還在生效判決確定其有過戶、支付違約金的義務後轉移財産,導致判決無法履行,今年五月底,李某被海淀區人民法院依法認定構成拒不執行判決罪,獲刑一年六個月。

  去年4月,雲南昆明男子譚某因賣房後反悔,在法院判決後,依然既不願意賣房,又不退還房款。涉案房屋被人民法院的執行法官強制騰退。

  湖北武漢一對夫婦賣房並收到房款後,賴在房子裏生活六年。在被法院司法拘留之後,兩口子仍然拒不交付房屋。2016年8月,法院為其尋找好租住房屋後,對該房屋依法強制騰退。

  2015年,深圳一名男子後悔房子賣便宜了,法院判決後,還是賴在房屋裏拒不騰退,甚至抱著煤氣罐與警察對峙了5個小時。

  在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時提出,要用兩到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執行難問題,破除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藩籬。今年3月底,周強再次強調,要堅決如期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決勝仗,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然而,大家也應當認識到,破解執行難,絕不是法院一家的事情。近些年經濟社會急劇變遷,社會矛盾複雜多樣,一些難解、甚至無解的爭端與糾紛,往往被推到人民法院這一具有矛盾糾紛解決終局性的司法機關。而大量待執行的案件,僅靠人民法院有限的人力,顯然難以應付。就房産糾紛而言,如何破解這其中的執行難題,就是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道綜合題。

  2009年5月,洪女士通過司法拍賣,買下了位於盱眙縣工業園區附近的一塊工業用地以及土地上的廠房。然而,案外人王某、翟某、柏某等人以廠房原所有人欠其錢款為由,非法佔有使用上述土地、廠房,長達9年之久。本月16日上午,在江蘇盱眙的人民法院強制執行騰退廠房的現場,指揮這次行動的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劉紅兵説,在這之前,他們也多次貼過公告,今年5月份,他們最後一次張貼了公告,聲明瞭拒不搬遷的後果,以及限定他們最後搬遷的期限,但是逾期以後,他們仍然沒有搬遷,這些人心存僥倖,認為法院只是嚇唬他們。

  在當天的執法現場,仍有一些人試圖對抗法院的強制執行。兩名經營戶在現場因阻撓執行人員而被拘留。洪女士終於走進了屬於自己的廠房,她感到十分欣慰。

  南京中院執行局副局長劉紅兵坦承,類似的房産執行案件,尤其是強制騰房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棘手的狀況。

  過去,遇到只有一套住房的情況,基本上就屬於“執行不能”了。但現在,最高法有新的司法解釋。劉紅兵説,按照現行司法解釋,它在保障5至8年租金的基礎上,對這個房産是可以強制執行的。

  社會糾紛龐雜,而法院這個司法機關,又承擔著社會糾紛的終局解決的職能。每年辦理四五百件案子的執行法官不在少數。劉紅兵説,此前,被執行人財産調查環節,佔用了辦案法官大量的精力。如今,法院與公安、銀行、房管等部門聯動,客觀上緩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執行工作最核心的兩點一是查人找物;二是財産變現。過去對於財産調查,執行法官可以説是“跑斷了腿”。這三年,最高人民法院不遺餘力地在財産調查這個環節下功夫,法院與相關的財産管理部門建立了協作查詢的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手段來建立網絡查控。

  事實上,如果社會成員能充分遵守法律,自動履行法院的判決,絕大多數案件根本不會進入執行程式。執行程式正是為了應對一些社會成員違背契約精神,無視法律的權威與人民法院的尊嚴,而設置的一種對司法失信行為糾偏的終極途徑。但是,現實中,強制執行這一維護司法誠信的最後一道防線,卻變成了首當其衝的“急先鋒”。劉紅兵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央對解決執行難的部署安排,有著根本的、全局性意義。(記者肖源 姚東明 景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