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市場良莠不齊 課程東拼西湊而成

2018-07-30 18:06:06  來源:法制日報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大一點兒的孩子有音樂課、美術課、舞蹈課,小一點兒的有專注力訓練課程、肢體訓練課程、手工課程……”早教中心的接待員口若懸河。

  宣傳資料攥在手裏厚厚一沓,舒繡內心的小算盤打得啪啦啪啦響。

  接待員的話擲地有聲:“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呀。”

  這條起跑線,簡直就是用金錢鋪出來的。每節課一個小時,價格在200元到400元不等,就算每週去上兩節課,一年也得兩萬來元。更高端一點的課程,一年收費3萬到4萬元的都有。

  早教班到底怎麼選?作為二孩媽媽的舒繡,曾經以為可以駕輕就熟,但近日的一則社會新聞讓她再次如履薄冰——大女兒就讀過的早教機構,國際教育背景和每節課300多元的課時費讓其可謂“高大上”,但卻被爆出沒有辦學資質,只是一家註冊為教育諮詢的公司。而這家機構也剛剛上榜所謂的“2018十大早教品牌權威排行榜”。

  不少家長有盲從心理

  田明是北京一所小學的數學老師,平常,田明是家長眼中的教育專家,家長有任何問題都希望能從田明這裡得到答案。兩年前,田明的女兒出生,這個平常總要學生家長“淡定一些”的老師,突然發現自己也難以淡定了。

  上個月,田明向一家早教機構交了將近3萬元的費用,這樣,女兒就可以每天到早教機構去接受半天的“教育”。“你自己就是老師,自己教英語、數學、認字都綽綽有餘,幹嘛還要花錢去早教?”常有同事如此問他。但田明相信,如果別人的孩子都從早教中有所收益,那麼完全可以花3萬元給自己的女兒一個機會試一試。“她能在那裏與其他孩子交流啊,學一點東西也不錯”。

  正是因為有無數個田明這樣的家長,這幾年,各式以早教為對象的商業教育培訓機構可謂迎來了“夏天”。看看北京、上海等城市各個商業中心就知道,有培訓機構的樓層總是人氣旺盛。

  在採訪中,記者注意到,積極給孩子報早教培訓班的家長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生活壓力大、育兒焦慮大的年輕家長,平時忙於奔波,很少有時間照顧孩子,便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託給早教機構。另一類家長是獨生子女家長,自己生活能力不強,對孩子要求還高,顯得盲從與無措。他們往往相信早教機構牌子那麼大,經驗肯定豐富,以為花大錢就能免除自己的育兒焦慮。

  記者詢問了幾名報名參加親子班的家長,有的家長説,他希望孩子通過參加親子訓練班以後更健康更快樂;有的家長則期望嬰幼兒參加早教對今後的學習成績有所提升;有的家長不知道送孩子上早教的目的是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上了,自家孩子也就跟著上;有的家長則像在商場買電視機裝好就可以看節目一樣,期待孩子上了培訓班後,在思維、習慣、人文素養等方面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貴的也不一定可靠

  對於讓孩子上早教,舒繡本以為自己是個行家,但現在卻不敢這麼説了。

  在養育大女兒的過程中,舒繡曾對早教領域進行了各式走訪,在300多天時間對20余家早教中心進行調研。最後,只能以收費高低作為標準——只能選擇價格高的。原因很簡單——“早教行業水太深,各種理念各種體系,貴一定有貴的道理”。

  但現實卻給了舒繡“當頭一棒”——開頭提到的“高大上”從事右腦開發的早教機構,因為一起意外事件被家長告上法庭。在法庭之上為表示自己對幼兒受傷無責,這家早教機構坦承只是註冊為教育諮詢公司,沒有辦學資質,幼兒必須是在監護人的監護下照顧,早教機構不承擔任何責任。

  “看似最好的選擇理由也不好使了。我該怎麼辦?”面對家裏二寶要上什麼樣的早教,舒繡再次犯難了,“貴的也不一定就可靠”。

  師資問題模棱兩可

  記者調查發現,對於早教,不少家長已經從前幾年“要不要上”的焦慮,轉變為了上什麼樣的早教機構的謹慎。

  然而,這種謹慎也只是紙面上的,因為不少家長説,他們真的看不懂。

  如果價格並不能成為衡量的標準,舒繡選擇了師資,但問題又來了。

  每當問及早教老師的師資問題,舒繡得到的都是模棱兩可的回答。

  “‘沒有必要質疑我們的師資,我們所有老師都在總部接受了培訓,並有總部頒發的合格證書’。這樣的答覆算是好的了。”舒繡説,“我問一家早教機構的工作人員,詢問早教老師有沒有教師資格證和其他證書,這名工作人員回答説,他們機構的老師留過學,英語水準很高。再一次詢問,回答還是模棱兩可,‘您放心吧,肯定能教好您的孩子的’。”

  舒繡説,這樣的回答太多了。早教中心大多打出“專業”牌,宣稱機構的老師不僅絕大多數都是學前教育或者幼師專業出身,而且都經過公司的嚴格培訓才能上崗。

  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多家早教機構擔任過人力資源總監、運營總監的張慧曾經面試過一名求職者。這名求職者曾在一家小的早教機構工作,做了一年後,他決定不做了。“所有的課程根本就沒有任何研發實力,就是在網上買一些教具,感覺實在太騙人了。”這名求職者對張慧説。

  從調查來看,對於尚處起步階段的加盟早教店或者個體經營者而言,在人才引進方面設置的門檻並不高,所謂的資質都是機構自行認定的。

  在舒繡走訪的十余家早教機構中,其中的100余位老師主要是大專學歷,本科和研究生學歷佔比例較小,“不僅如此,很多老師甚至不是師範類專業畢業,根本沒有教師資格證”。

  記者在走訪早教機構時發現,一家非連鎖早教機構對老師的招聘要求為:普通話標準;有愛心,喜歡嬰幼兒;至少有音樂、舞蹈、繪畫才能中的一項;對待工作嚴肅認真,努力完成本職工作;中專以上學歷。

  “不看學歷,看資歷和能力”,這是記者在走訪早教機構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通過與早教機構招聘部門的溝通,我發現不是早教機構不招聘優秀合格的早教老師,而是符合條件的老師太少了。”舒繡説。

  缺乏課程設計能力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焱曾關注過這一現象,她説,有的早教機構打著“國外引進”的旗號,把一些在國外或境外都不被認可甚至被禁止的“早教課程”包裝後使用,有損於嬰幼兒身心健康。

  南昌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碩士李麗珍在論文《早教機構服務品質管理研究——以“愛因斯坦早教中心”為例》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進一步闡述。李麗珍曾經與一些早教機構裏教程設計組的老師接觸過,這些老師的工作主要是設計活動方案。李麗珍説,這些老師的設計方法令人大開眼界:市面上到處都有早教的書賣,裏面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方案,這裡借一點,那裏拿一點,有時也上網搜點資料,整合在一起,再改頭換面。比如,把教學工具從木馬換成塑球,就成了他們獨有的方案。

  張慧説,早教的特點是,在孩子身上的投入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明顯效果,長期效果也缺乏有力數據證明。這讓早教機構有了高收費、以好的教育之名忽悠家長掏錢包的“空間”。

  目前早教市場的狀況是,收費高昂,早教機構與家長的糾紛時有發生。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早教機構的資質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幼教集團向前延伸至0至3歲嬰幼兒的教育,有一定的幼師與教育專業基礎;第二種是各種培訓學校向早教領域延伸業務,雖然不是專門針對早教的,但在培訓場地、師資與管理上具備一些教育的基本條件;第三種是以諮詢公司名義從事早教業務的。

  在張慧所在的公司附近,還有四五家早教機構。在她從業的4年裏,她眼看著這些機構一家家倒閉,又有新人不斷進入這個行業。

  “其實早教行業90%以上的所謂總部不具有課程研發的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在以加盟的形式騙加盟費後,他們不會管加盟商的死活。很多機構是在苦苦支撐,支撐不下去只能跑路。”張慧説。(記者 趙麗 製圖/李曉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