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失傳澄泥硯重現光彩

2018-07-30 18:03:14  來源:鄭州晚報  責編:趙瀅溪

【中原文化-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讓失傳澄泥硯重現光彩

為燒制澄泥硯,和泥、制巨形磚坯、雕刻,哪一個環節都是細功夫活兒

【中原文化-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讓失傳澄泥硯重現光彩

黃河澄泥硯傳承人王玲

  鄭州晚報訊:大河奔流,濁浪淘沙。黃河在造福人們的同時,沉澱下來的泥沙,經過智慧的黃河兒女的妙手拿捏、高溫煅燒,浴火重生,變成了國之瑰寶——澄泥硯。

  王玲,便是製作澄泥硯的領軍人物。她和丈夫花費近3年時間,歷經131次失敗,在1991年,讓這塊中國四大名硯中唯一的泥硯重新為世人所見。

  丈夫去世後,她更是用一種對藝術近乎癡狂的熱愛,尋求著最完美的藝術表現形式,力求用現代的語言來表現傳統藝術的美,展現民族文化的深厚內涵。

  傳承“黃河的禮物” 失傳澄泥硯重現光彩

  走進在黃河風景區旁的黃河金沙泥藝術研究所,悠長的石路兩旁除了一片片綠蔭,還有惟妙惟肖的《紅樓夢》人物肖像,為這片幽靜的處所增添了獨特的藝術氛圍。王玲就居住在這怡人的環境之中。

  王玲自幼喜歡畫畫和雕塑,1978年跟父親學習制坯技藝,後又學習雕刻技藝。她和丈夫張存生都是安徽人,張存生三四歲就跟著父親學塑泥人,共同的愛好使他們結緣。

  1986年,因擁有高超泥塑技藝,王玲夫婦被黃河遊覽區特聘為職工,從老家安徽來到這裡,尋找到一塊屬於自己的藝術天地。儘管當時只能住在僅有10平方米的窯洞裏,但能從事他們鍾愛的泥塑事業,倆人樂此不疲。

  1988年7月,王玲夫婦接待了一位改變了他們人生軌跡的客人——齊白石弟子盧光照先生。他觀賞完王玲夫婦的作品,在讚嘆的同時,也感慨到,一提到“泥”,就不能不想到澄泥硯,澄泥硯被唐代文人列為硯中第一,是黃河文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其手藝如今已經失傳。王玲夫婦不禁動了心,他們決心要將這份“黃河的禮物”傳承下去。

  一項失傳已久的技藝,一件無法預測未來的工作,憑藉著心中對於事業的追求和對文化傳承的熱情,這對夫婦將畢生的心血花費在研製黃河澄泥硯的過程當中,以磚雕起步的倆人面對澄泥硯,幾乎從零開始,翻閱了大量資料,一點點地鑽研。

  澄泥硯是四大名硯中唯一以泥為材料燒制的陶硯,相比于其他硯臺的製作,澄泥硯在挑選、處理泥沙的過程要花費額外的力氣。

  為了找到合適的泥沙,夫妻倆沒事就沿著黃河一路走,一路觀察沿河的泥沙,整整3年,歷經無數次反復試驗,終於發現選取黃河中下游獨特地理環境中沉積千年的泥沙最為適宜。

  找到合適的泥之後,就是繁瑣而枯燥的製作過程。澄泥硯的製作共有20多個步驟,選泥,晾曬,泡水,攪拌成泥漿,過篩,蒸發,沉澱,當細沙摸起來如絲綢般順滑時,取泥,和泥,切成豆腐塊,再將雜質一點點刮掉,在窯洞中存放半年,之後取出不斷地雕刻打磨,陰幹3個月,一個澄泥硯的製作週期就有一年之久。

  從1988年到1991年,一共燒制了30多窯,終於在第132次試驗中, 他們在一片殘骸中發現了一個保持完好的成品,這是他們第一次成功製作出澄泥硯,倆人像捧著初生嬰兒般呵護,這個“小生命”給了他們無限的欣喜與希望。

  秉承丈夫遺願 醉心研製泥硯作品

  黃河澄泥硯問世之後,受到專家各界一致好評。1999年,澳門回歸前夕,國家安排每個省送一個禮物到澳門,王玲夫婦的作品“九龍晷”在80多件送審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河南省的代表禮物。然而就是這件能夠引以為傲的作品,奪去了丈夫張存生的生命。

  為了盡全力完成作品,張存生把自己封閉在工作室,連續工作了三天,第四天早上,王玲照常給丈夫送飯卻發現他栽倒在地上,儘管經極力搶救,丈夫張存生還是因腎衰竭離開了人世。

  丈夫張存生對於當時話不多、有些靦腆的王玲來説就是遮風擋雨的大樹,這棵樹倒了,失去了依靠的王玲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她仍然下定決心,無論前方的路有多艱難,都要帶著丈夫的期許與遺憾繼續走下去。

  她又開始拼命工作了。獨自承擔起燒制“九龍晷”澄泥硯的艱巨任務。和泥、制巨形磚坯、雕刻,哪一個環節都是細功夫活兒。“九龍晷”澄泥硯的雕刻手法很繁雜,融進了高難度的透雕、鏤空、陰陽線刻、高浮雕、淺浮雕等多種技法,既要和諧統一,又要局部精細,難度是相當的大。燒制過程更是不易。溫度太高,硯要開裂;溫度低了,又燒不透。丈夫在時,都是丈夫在燒窯,而今看來,燒窯真不是一個簡單的活。但想到對丈夫的承諾,她沒有退縮。

  4個月後,在歷經多次失敗,在王玲的精心燒制下,“九龍回歸硯”(即“九龍晷”澄泥硯)終於燒製成功。

  2001年8月,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工藝美術展作品評選中,“九龍回歸硯”一舉奪得最高獎——“山花獎·民間工藝金獎”。

  “山花獎”把澄泥硯又一次推到了一個歷史高度,而王玲並沒有就此止步,她朝著夢想繼續前行。

  創新與傳承並重 “非物質文化遺産不能失傳”

  為了更好地發掘黃河文化,弘揚民族文化藝術,從2002年開始,王玲籌劃成立了黃河金沙泥藝術研究所,她親任所長,集中精力從事産品的創作研發。至今,她成功開發出以黃河泥沙為原料的四大産品系列:名揚天下的黃河澄泥硯,大型歷史題材磚雕,金沙泥茶酒具,新式觀賞、易攜帶的把玩件工藝品。

  現在,黃河澄泥硯在延續古法土窯燒制的基礎上,還創新地加入多種名貴中草藥後期燒制熏蒸。經此法製作的澄泥硯,既保留了古硯含津益墨的特性,還能保證使用本硯磨墨做出的字畫不生蛀蟲,故而成為收藏家們青睞的佳品。

  相比對澄泥硯的創新,王玲更注重它的傳承。對她而言, 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下去,讓重見天日的文化藝術瑰寶永不失傳,這是一種使命,也是一種責任。

  但對澄泥硯的鑽研仍然任重而道遠,單憑一人之力無法完成對澄泥硯的發展與傳承,王玲深知這一點,她很早就開始廣收學徒。

  截至目前,王玲共培養了300多個學生,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些已經在工藝雕刻和造型設計方面嶄露頭角。

  令人感動的是,她還先後收留了50多名殘疾學生,手把手地教他們從事手工藝作品製作,還要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 “對這些殘疾學生來説,只有讓他們心無旁騖地學好一門手藝,才能創造價值,在社會上立足。”王玲表示。

  王玲,這位黃河澄泥硯的傳承人,以其自強不息、刻苦鑽研的精神,弘揚傳統、關愛社會的形象,贏得了來自社會各方面的肯定和讚譽。

  “有生之年,我希望能夠培養更多學生,把這份手藝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黃河澄泥硯。”王玲説。(記者 李愛琴 見習記者 李京儒/文 記者 李炎/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