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魯山縣:清水河畔黨旗艷

2018-08-04 19:14:34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以黨建為引領,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加強美麗鄉村建設是寺溝村最大特色。”8月1日,河南省平頂山市委組織部駐寺溝村工作隊隊長李慶説。

  在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團城鄉,順著清水河,自上而下,行駛約5公里,可到寺溝村。青山環抱的寺溝村,綠樹成蔭,水流潺潺,村邊女貞、辛夷爭綠,石楠、黃楊競翠。“過去,住著幾間土房,守著幾畝薄田,沒有離開過這片大山,生活真沒啥奔頭,如今,上級給我們修了路、架了電,建了村室、修了廣場。今年又為我們建了生態觀光園、垂釣園。村裏環境變化了,放在過去我們想都不敢想。”50多歲的周留成説。

  寺溝村位於團城鄉西部,屬深山區,全村338戶,1454人,10個村民小組,14個自然村,村莊分佈在清水河岸邊,從東至西約7公里,呈狹長趨勢。全村有貧困戶45家,123人。

  近年來,寺溝村在平頂山市委組織部、魯山縣公安局的幫扶下,積極響應脫貧攻堅號召,突出黨建引領,推進鄉村振興,抓基礎建設,發展主導産業,多方籌措資金,修道路、建村室,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

  平頂山市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入村後,通過走訪、談心、開會等,結合村情梳理出黨建引領脫貧致富、振興鄉村的工作思路。以陣地建設為切入點,加強黨支部建設,增強黨的戰鬥力、凝聚力、號召力。完善“三會一課”制度、黨組織民主議事制度、黨組織生活制度、黨務公開制度、黨支部目標管理制度等十項制度,堅持踐行“兩學一做”,建立了矛盾調處機制,遠程教育中心、信息中心、文化活動中心、智慧黨建等。

  市委組織還多方協調資金,建設村室,硬化道路。目前,三層900平方米的村室已封頂,兩邊的愛心超市和標準衛生室正有序建設。同時,建文化廣場,硬化街道,安裝路燈,栽植綠化樹木等。有陣地、有場地,支部戰鬥力、凝聚力明顯增強,村兩委黨員幹部工作積極性高漲,幹事創業氛圍濃厚。

  寺溝村新當選的村主任葉青林表示,過去寺溝村貧窮,主要是沒有像樣的産業,群眾無資金、無技術、無信息。如今有了好政策,有了幫扶工作隊的精準幫扶,群眾們信心十足。

  寺溝村過去産業主要是種植、養殖、外出務工,種植香菇也只有5家,每家每年收入最多就三兩萬,養殖業也就是零星散養幾隻羊,幾頭豬,務工是在建築隊幹些出力活。近年來,全村香菇種植已發展到20多家,種植規模還在逐年擴大,平均每家每年純收入在30萬以上。養羊的有15家,養殖規模在80隻至100隻,群眾表示,山裏的羊吃的是天然食品,喝的是純凈水,生産的羊肉格外好吃,價錢也就高。

  養殖戶高渺參原先在外務工,因病致殘,愛人身體不好,家有兩個未成年孩子,經駐村工作隊提供信息,傳授技術,資金扶持,如今他養的牛已發展到14頭,靠此增加收入脫了貧。

  寺溝村黨支部書記張平安表示,2018年,黨建引領不僅體現在陣地建設,群眾致富,還在集體經濟上做文章。

  張平安掰著手指算到,規劃建設的生態養殖場佔地600畝,水井已建成,配套設施正在安裝,年內將引進100隻梅花鹿,全部實行野外圈養。在清水河寺溝段建成了7個攔水壩,準備建設水上樂園項目,佔地43畝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完成了土地流轉手續,一期種植的蓮藕已開花。佔地7畝的垂釣園正在緊張施工,已有部分群眾在謀劃建設農家賓館,力爭把寺溝村建設成集觀光、休閒、娛樂、野外體驗為一體的旅遊聖地。

  38歲的村民葉漢長過去在建築工地務工,看到家鄉的變化,抓住機遇,在家門口開了超市。他説:“村裏越建設越美,自然環境越來越好,遊客多了,生意一定會更好。”(文 師紅軍 任延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