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睢陽:脫貧攻堅“兩手抓” 富了群眾 美了鄉村

2018-08-09 13:21:29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近日,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黨委書記汪行軍一行走進梁劉莊村的扶貧車間內視察工作,車間機器轟鳴不斷,工人忙碌有加,一疊疊羽絨在這裡被加工成毯子,製成品被捆紮成包,等待著貨車拉走。

  “汪書記過來了,謝謝鎮裏和村裏幫俺安排的工作,每個月工資2000多元,在家門口工作,既不耽誤贍養婆婆,還不耽誤種地,可方便了。”汪行軍一行剛走進扶貧車間,53歲的貧困戶徐青枝就熱情的和其打起招呼。

  梁劉莊村的這個扶貧車間共有600平方米,是2018年5月份,經鎮、村幹部多方努力,從浙江常熟招商引資而來,老闆是高辛本地人,在常熟從事服裝行業多年。目前,扶貧車間內吸收勞動力12人,其中8人是貧困戶。

  近兩年來,睢陽區高辛鎮抓住扶貧精髓,通過發展特色農業、轉移勞動力、打造扶貧車間等多種途徑形成了合力,有效推動了扶貧攻堅。並通過開展活動、實行貧困戶積分制等方式,來激發群眾脫貧內在動力,讓群眾從“要我脫貧”變成“我要脫貧”,贏得了群眾信賴和點讚。

 發揮産業優勢 助力群眾致富

  高辛鎮鎮長朱思君介紹説,高辛鎮主要有兩大産業:板材加工業和服裝鞋帽加工業。主要經濟作物則是大蒜、土豆、西瓜、辣椒。鎮黨委、政府積極發揮産業優勢,幫助楊行村、北街村、梁劉莊村等整合板材加工優勢,成立和發展了10個板材加工專業合作社,帶動貧困戶135戶人家。 

  同時,該鎮還積極扶持了4個辣椒種植專業合作社、2個西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2個藥材專業合作社,帶動30多個貧困戶發展。另外,他們還發揮人力資源優勢,除在梁劉莊引入扶貧車間、幫助貧困戶就業外,還分別在楊老家村、丘口村和陳平樓村引入3個扶貧車間,成功帶動85名村民就業,其中有26人是貧困戶,有效地提高了貧困群眾的經濟收入和生活水準。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商丘睢陽:脫貧攻堅“兩手抓” 富了群眾 美了鄉村

粱劉莊村民的柿樹上碩果纍纍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商丘睢陽:脫貧攻堅“兩手抓” 富了群眾 美了鄉村

粱劉莊村田地的玉米長勢喜人

  改善人居環境 鞏固扶貧成果

  在梁劉莊村室旁邊的文化公園裏,亭閣相映成趣,垂柳隨風輕拂,體育器材一一矗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雕塑美觀大方。每到傍晚,路燈亮起後,就有許多村民來這裡乘涼、健身,村裏的秧歌隊和鑼鼓隊也經常過來操練。花園北側的池塘整修一新靜等注水。

  “下一步池塘注水後,放些魚苗,再種上蓮藕,就更有生機了。”汪行軍和梁劉莊村黨支部書記江行付商量著,怎樣才能讓人居環境更加和諧。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商丘睢陽:脫貧攻堅“兩手抓” 富了群眾 美了鄉村

粱劉莊村的文化廣場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商丘睢陽:脫貧攻堅“兩手抓” 富了群眾 美了鄉村

兩層半的樓房和小花園融為一體顯得更加俊美

  村文化公園的變化,只是高辛鎮改善村容村貌、戶容戶貌的一個方面。近年來,該鎮不斷加大投入,把每條村主幹道都修成了水泥路,大力推進亮化工程,讓路燈照亮村民回家路。同時,他們還先後組織1200多人次,出動300余臺機械,清理鄉村垃圾1500余方。在完成基礎設施後,鎮裏還給各村配備了保潔員,投放了垃圾箱,設置垃圾臨時堆放點240處,每村配備打草機一台,致力於保持各村莊的乾淨整潔。村容村貌美了,群眾心氣順了。

  提升內在動力 群眾爭著脫貧

  江其印今年71歲,曾是梁劉莊村的貧困戶,在2016年實現成功脫貧。推開他家的大門,讓人眼前一亮:蓮藕池、葡萄架、小菜園,整潔舒適的環境讓人耳目一新。其實,整潔並不只是在江其印家,而是戶戶如此。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商丘睢陽:脫貧攻堅“兩手抓” 富了群眾 美了鄉村

村民江其印家的庭院

  為鼓勵貧困戶脫貧,樹立脫貧光榮的社會風氣,高辛鎮黨委、政府對206戶脫貧戶進行了評先,凡是人均純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且能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的,都給予頒發脫貧勵志獎,獎勵價值200元物品一件。同時,他們還積極與超市和理髮店協調,建立了愛心超市和愛心理髮店,按照貧困戶對扶貧政策知曉率、幫扶責任人滿意度、家庭衛生情況等進行打分,積分達到五分的在超市消費優惠10%,積分十分在超市消費優惠20%,還能免費理髮一次。

【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商丘睢陽:脫貧攻堅“兩手抓” 富了群眾 美了鄉村

鎮村幹部走訪已脫貧的江其印(左三)

  高辛鎮還組織25個行政村開展了不同形式的“好媳婦、好婆婆”和村賢能手的評選活動,全鎮共評選出好媳婦130人、好婆婆150人、村賢能人50人。

  “錢雖然不多,榮譽規格也不大,可大夥兒的積極性高了。”汪行軍説,村民們都不想落後於他人,在脫貧致富、院容整潔、鄰裡和睦等方面,形成了“爭、趕、超”的大好局面。(文/圖 李德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