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兩大投資集團攜手打響産業投資升級“第一槍”

2018-08-09 13:22:31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大河報訊:這是河南産業投資升級的一座“里程碑”——近日,專投高科技産業的“鄭洛新雙創基金”拆分設立的主要支持鄭州的基金落地,規模3億元。

  據悉,該基金由中原豫資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豫資)代表省財政注入資金;與此同時,作為基金管理機構的鄭州市國投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資管),則誕生於鄭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控股)。

  這標誌著省市兩大投資集團組成“超強戰隊”,進一步加碼全省産業經濟,推動河南高新技術企業孵化進入省市聯動的“2.0時代”。

  鄭洛新雙創基金啟動鄭州3億基金“牛刀小試”

  7月27日,鄭州市産業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公司(鄭州控股子公司,以下簡稱:引導基金公司)旗下的國投資管取得河南省鄭洛新國投雙創發展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工商營業執照。

  河南省鄭洛新國投雙創發展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由中原豫資作為有限合夥人,受託認購0.9億元人民幣即30%的基金份額,其他有限合夥人認購2.07億元人民幣即69%的基金份額,普通合夥人認購300萬元人民幣即1%基金份額。

  據了解,這是高達10億的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創業發展基金(即鄭洛新雙創基金)拆分設立主要支持鄭州的基金,規模為3億元人民幣,這筆資金由中原豫資作為受託管理機構代行省財政出資人職責。

  根據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科學技術廳發佈的《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創業發展基金實施方案》:省財政廳、省科技廳(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社會資本共同發起設立鄭洛新雙創基金。

  設立鄭洛新雙創基金的目的,是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和自創區建設,促進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助推打贏轉型發展攻堅戰,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

  據規劃,具體資金組成是:鄭洛新雙創基金首期規模10億元,其中省財政出資3億元,合作基金管理機構出資不低於1000萬元,並負責募集剩餘資金。

  方案中特別表明,鄭洛新雙創基金主要投資于河南省境內未上市企業,投向河省的投資額度不低於基金總授資額的80%,其中投向鄭州、洛陽、新鄉三市的授資額度不低於投資河南省總額度的80%。

  河南省産業投資格局進入“省市聯動”新階段

  3億規模基金僅為“牛刀小試”。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未來,鄭洛新雙創基金還將根據實際産業投資情況進行不斷延展、調整,爭取在全省範圍打造高新技術産業高地。

  對中原豫資而言,選擇與國投資管合作是一種“強強聯合”。2018年5月18日公示,國投資管通過公開遴選成為基金管理機構,源於其強大後盾:鄭州控股肩負著鄭州市産業升級的歷史使命,以“科技”和“産業”為兩大抓手,一直以來深耕實體經濟,掌握著鄭州市大量的項目資源。而鄭州的優質項目數量佔據全省的一半以上。

  簡單來説,兩大集團的深度攜手,意在聯動、互補,推動全省産業升級進入新階段。

  根據相關文件要求,鄭洛新雙創基金將重點圍繞自創區戰略性新興産業和重點領域,支持重大軍民融合産業化、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重大科研平臺、領軍人才創業等項目在自創區落地,支持創新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等科技型企業發展壯大。

  另外,據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了解,借助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産業基礎,該基金的投資範圍將更為縱深,未來將深度關注早期、前端項目,這對整個基金的管理水準提出更高要求。

  兩大集團早有“聯姻”探索深層次合作

  據悉,中原豫資、鄭州控股的各種深層次合作早已在其他金融領域展開。

  去年年底,河南省中豫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被批復設立,註冊資本金30億元,並納入省政府金融辦直接監管。

  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河南省豫資城鄉一體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和第二大股東鄭州市國開鄭投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是中原豫資、鄭州控股旗下公司。

  除此之外,兩大投資集團麾下若干項目也有互相參股的動作,為本次鄭洛新雙創基金的聯手打下牢固的合作基礎。

  從另一個角度看,國投資管此次拔得頭籌也並非偶然。在此之前,其母公司引導基金公司就已成熟操盤一隻規模為50億的産業投資基金。

  2015年6月,鄭州市人民政府與光大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由鄭州市産業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公司與光大實業集團合作成立鄭州市首只規模50億元新産業投資基金,它同鄭洛新雙創基金有諸多相似之處:不投資二級市場,不投資房地産,不投基礎設施,並絕大部分投向鄭州區域內。這樣的安排保證基金髮揮“撬動社會資本,支持本地經濟”的作用,扶持實體經濟做大做強。據悉,該基金將再增加100億元,最終實現總規模150億元的目標。(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周世龍 見習記者 劉赟 通訊員 李偉 王風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