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留住了鄉愁 迎來了幸福

2018-08-21 10:04:42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禹州:留住了鄉愁 迎來了幸福

    風景如畫的禹州市鳩山鎮下泉村 朱清攝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禹州:留住了鄉愁 迎來了幸福

  禹州市淺井鎮扒村上演一場旗袍時裝秀牛原攝

  建設美麗鄉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落實中央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場硬仗,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要。

  王宏武禹州市委書記

  盛夏的禹州鄉村,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中,一幅美麗畫卷漸次展開:一條條道路乾淨整潔,一行行樹木碧綠青翠,一排排房屋整齊劃一,一個個庭院潔凈有序,一張張笑臉洋溢幸福,處處洋溢著人居環境改善帶來的勃勃生機。

  近年來,禹州市堅持規劃引領、生態優先、內外兼修、共建共享,實施全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鄉村面貌,建設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6月下旬,在禹州市召開的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上,與會代表盛讚禹州提供了“可學習借鑒、可複製推廣”的經驗。

  禹州何以成為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的排頭兵?他們怎樣讓青山綠水留住美麗鄉愁?

  1

  水清潺潺清流繞山坳

  提起“豆腐村”,人們的刻板印象就是污水橫流、臭氣撲鼻。可禹州市火龍鎮劉溝村卻不見了“舊面孔”,展現出“新容顏”:河底水草招搖、水體清澈,兩岸綠帶環繞,空氣裏也聞不到一點兒異味。

  劉溝村是一個擁有百年豆腐製作歷史的小村莊。“原來劉溝村有兩個‘有名’,一個是豆腐有名,一個是臟亂臭有名,村民在製作出鮮美豆腐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問題,影響了生活品質,更制約了豆腐産業的發展。”火龍鎮黨委書記朱國賢介紹。

  為徹底扭轉這一局面,2013年10月以來,劉溝村啟動了“三治理一提升”工程,即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散煤燃燒治理和産業提升。尤其是在治水方面,他們爭取上級項目資金180多萬元,建起了一座污水處理站和微型濕地公園,日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50噸。覆蓋全村的污水管網,讓各家各戶、各豆腐作坊流出的污水匯聚一地,經過凈化後實現達標排放。

  同樣的場景發生在禹州市鴻暢鎮李金寨村。在連通污水處理系統的小型人工濕地旁,村委會主任李孝偉介紹:“濕地的規劃建設,依託于這裡地形的自然落差,通過植物吸附、滯留、過濾進行污水再凈化,實現了運營零成本。”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劉溝村、李金寨村是禹州市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凈起來”“綠起來”“美起來”的縮影。

  在改革大潮中,禹州經濟高速發展,逐步富裕的農村居民對良好環境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建設美麗鄉村、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不是花架子,而是落實中央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場硬仗,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迫切需要。”禹州市委書記王宏武説。

  自2013年以來,禹州市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聚焦群眾所思所盼,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抓手,強化擔當,精準發力,久久為功,致力把農村建設成為“農民的家園、市民的公園、遊客的樂園”。

  從“一處美”到“一片美”,如今禹州市679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實施社區“硬化”“綠化”“亮化”工程,半數以上村莊實現“村莊美、環境美、生態美、庭院美”的目標。2014年以來,禹州市蟬聯“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先進縣”稱號,成為“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縣”。

  2

  景美田園風光美如畫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行走在禹州市夏都街道辦事處華莊社區平坦整潔的水泥路上,道路兩側隨處可見栽植花卉、林木、瓜果、蔬菜的花園、樹園、菜園、遊園,與點綴其中的石磨、石桌、石凳等“老物件”,共同構成了令人回味無窮的民俗風貌。

  這“四園”均由荒蕪宅基地整治而成。目前,華莊社區共整理荒蕪宅基地127處,新增土地38畝,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多贏。

  華莊社區的美麗整潔,還離不開“廁所革命”。今年以來,全社區939戶旱廁全部改造成無害化衛生廁所,大大提升了社區環境。居民張彩霞家的簡易旱廁改造成雙甕式化糞池廁所,還配備了消殺設施。她説:“改造後,可以防止糞液泄漏、控制蚊蠅滋生,院子裏也沒了臭味,實現一舉多得。”

  目前,禹州市已完成6個鄉(鎮、街道辦)8個行政村的改廁試點工作,兩年內將全面完成全市28.4萬戶農家的廁所改造。

  8月14日,不到早上五點半,禹州市順店鎮柳林村的村民保潔員李桂枝就上崗了。她穿著環衛黃馬夾、揮舞著大掃帚,讓村間馬路變得乾淨整潔。早晚清掃,日間保潔,李桂枝“一點兒不覺得累”,“村子乾乾淨淨,我在家門口掙到工資,幹得可開心!”

  像柳林村一樣,禹州市按照每1000人配備2名保潔員的標準,配齊配強農村保潔隊伍,形成了覆蓋全市的“戶投放、村收集、鄉轉運、市處理”垃圾處理模式,有效解決了垃圾處理難題,實現了從“靠風刮”到“有人拉”的轉變,使禹州成為全國首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

  無論是“廁所革命”還是環衛保潔,都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保障。2013年以來,禹州市通過安排財政資金、整合涉農資金、爭取獎補資金等途徑,累計整合資金12.2億元,其中,引入社會投資2.4億元——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機制,有效解決了“錢從哪來”的難題。

  如今,在禹州廣闊鄉村,人們行走在花木婆娑、乾淨整潔的村中街道,吹拂著鄉野間的陣陣清風,感受到的是新時代新農村生態文明、和諧宜居的喜人風貌。

  3

  業興産業為基強支撐

  産業興,百業興。鄉村振興,離不開産業帶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也必須與推動産業振興緊密結合。

  在神垕古鎮,雖然不是假期,但是天南海北的遊客絡繹不絕,在小巷裏流連,在老宅前駐足,遊古鎮、看開窯、買鈞瓷,品味“活著的千年古鎮”的魅力;在國家級傳統村落扒村,來自鄭州、洛陽、開封的遊客同樣不少,人們帶著好奇心,穿梭在清代民居建築群,行走在青苔石板路,鑒寶賞瓷看古玩,收穫頗豐,興致滿滿。

  禹州市結合鄉村實際和傳統特色,對確定的扒村、大澗村、山底吳村等特色文化鄉村和文旅景點進行重點包裝,逐村設計制訂特色主題、發展規劃和提升方案,在保持村莊整潔和傳統原貌的基礎上引入社會資本和成熟模式,重點發展集餐飲美食、古玩鑒賞、文化體驗于一體的農家遊、休閒遊、體驗遊等,使美麗鄉村建設“有特色、有文化、有依託”。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讓“産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生活好起來”,讓禹州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邁進。

  借助“退耕還林”東風,文殊鎮陳南村將種植核桃、發展核桃産業作為經濟轉型的突圍之道,建成了許昌市最大的核桃種植基地和集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産業化之路,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民增效,並獲得“全國生態文化村”的殊榮;立足傳統特色産業,劉溝村讓環保與發展比翼齊飛,豆腐作坊由10多家增加到40多家,産銷量增至每天2萬多公斤,“進美麗鄉村、品劉溝豆腐”的品牌越叫越響。

  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禹州市成功打造人居環境先進村558個、美麗鄉村235個、美麗鄉村群23個,36個村被列入省級傳統村落名錄,4個村進入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神垕鎮躋身全國首批特色小鎮。

  禹州市市長范曉東説:“要想把農村真正建設成美好家園,離不開産業發展作為基礎和支撐,産業發展又離不開優美環境的打造。可以説,只有讓農村美起來、産業強起來,才能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4

  人和笑聲朗朗幸福長

  美麗鄉村從哪來?離不開優美的環境、發達的經濟,更離不開人的素質的不斷提升、優化。

  大門口墻壁上,懸挂著“共産黨員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的牌匾;客廳門前,是書寫有家風家訓的木質楹聯……在鴻暢鎮李金寨村村民谷紅霞家,窗明几淨,各個角落都收拾得乾淨利落。拿出“五美示範庭院”的榮譽證書,女主人的笑聲飛出了客廳。

  按照“擺放有序整齊美、衛生清潔環境美、花木茂盛綠化美、身心健康生活美、文明風尚和諧美”的“五美”標準,禹州市開展“五美示範庭院”評比表彰活動,動員全市婦女爭做衛生整治的帶頭人、主力軍,做到戶戶參與、婦女爭優、全家上陣。

  像谷紅霞一樣,如今,禹州市創建鄉鎮級“五美示範庭院”6.5萬餘戶,創建市級“五美示範庭院”2000戶,把文明風尚、家風建設、健康文化有機融入美麗家園建設。

  在禹州市方崗鎮呂溝村,每到夜幕降臨,文化廣場上熱鬧非凡,吃過晚飯後,村民總是習慣到外邊散散步、跳跳舞。“以前村裏沒有文化廣場,晚飯後大夥兒不是在家裏看電視,就是聚在一起打牌,現在有了文化廣場,就多了鍛鍊身體、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村民李水堂告訴記者。

  禹州市郭連鎮黃臺村結合當地歷史文化特色,在主要街道兩側精心打造粉墨飄香的文化長廊,將古代孝子黃香“扇枕溫衾”的本土“孝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通過手繪墻畫展現出來,讓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深入人心。

  鄉風文明,內外兼修。結合環境整治,禹州村村“種”文化:農家戲唱起來、農家書屋建起來、農民畫家多起來……文化氛圍形成了,村民便在潛移默化中文明起來。

  同時,禹州市把美麗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全市53個省級貧困村中,鳩山鎮張家莊村、磨街鄉劉門村等33個貧困村成為美麗鄉村,磨街鄉常門村、鳩山鎮南寨村等13個貧困村成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先進村。

  綠樹濃蔭正怡人,滿架薔薇一院香。堅持不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讓禹州的鄉村美了,家庭美了,人心更美了。“水清”“景美”“業興”“人和”,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全省廣大鄉村定能變成農民“身有所棲”的美麗家園、“心有所依”的精神樂園。⸈꼈㬈7

  28.4萬

  目前已完成6個鄉(鎮、街道辦)8個行政村的改廁試點工作,兩年內將全面完成全市28.4萬戶農家的廁所改造

  558個

  成功打造人居環境先進村558個、美麗鄉村235個、美麗鄉村群23個,36個村被列入省級傳統村落名錄

  6.5萬

  目前全市已創建鄉鎮級“五美示範庭院”6.5萬餘戶,創建市級“五美示範庭院”2000戶(許昌觀察記者 董學彥 王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