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召鈞窯:一個時代的背影

2018-09-04 09:00:21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壽星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壽山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羅漢爐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4

五龍尊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5

益壽瓶

  提起紅色鈞官窯,很多藏家都知道“三大廠”——禹縣地方國營瓷廠、禹縣鈞瓷美術一廠、禹縣鈞瓷美術二廠。它們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中後期,消隱于上世紀80年代末,在這30年的特殊歲月裏,為鈞瓷的研製、復燒、創新、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留下了一段不老的神話。

  在國營鈞瓷廠倒閉後,以鄭召鈞窯為代表的首批民營窯口仿佛落日的絢爛余暉、香爐的嫋嫋余煙,把它們的輝煌延續了十幾年,在鈞瓷史上留下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一筆……

  承上啟下開民營窯口之先河

  上世紀80年代,三大國營廠逐漸式微,廠裏的一些技術骨幹也陸續到了退休年齡。恰逢國家鼓勵民營經濟,天時地利人和,鄭召鈞窯、劉瓷輝鈞窯等第一批民營鈞窯出現了。

  鄭召是神垕人,小時候與共和國第一代鈞瓷大師盧廣東是門對門的鄰居,這讓他自小就有一個關於鈞瓷的夢想,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燒出好鈞瓷來。早年從事煤炭行業積累了第一桶金後,鄭召開始籌劃建鈞瓷廠。1984年的某一天,鄭召和朋友閒聊時獲悉三大鈞瓷廠有一批鈞瓷老藝人即將退休,説者無意聽者有心,他知道自己一直等待的某個時機出現了,當天晚上就開始逐家拜訪老藝人,不久之後便建了鄭召鈞窯。

  鈞瓷資深藏家、鑒定專家陳濤的父親那時在許昌工作,結交了很多鈞瓷藝人,陳濤也通過父親認識了鄭召。“鄭召是個很大方的人,那時候三大廠瀕臨倒閉,工資待遇不高,他出重金聘請三大廠的技術人員,吸引了很多高手。”陳濤回憶道,“上世紀80年代,鄭召鈞窯就有帶空調的休息室,夏天拉成車的西瓜供大家防暑降溫,各方面都很人性化,大家也都很感動,更加用心地做鈞瓷。”

  鄭召鈞窯匯集了三大廠造型、配釉、燒制方面的技術骨幹,鈞瓷名家劉富安、晉佩章、一廠手拉坯高手王廣振等都曾在這裡工作過。來自不同國營廠的大師們在這裡撇開門戶之見,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華,新的造型、釉色開始出現。鄭召的産品大都是手拉坯、傳統工藝,得益於老藝人高超的技術,鄭召的很多精品達到甚至超過了三大廠的藝術水準,大件産品尤其出色,備受人們追捧。

  隨著時代的發展,鄭召鈞窯存在的問題也漸漸浮現——傳統煤燒成本高,尤其大件鈞瓷成品率極低,“十窯九不成”;上世紀90年代,氣窯燒造鈞瓷已悄然興起,成品率高,成本低,逐漸佔據了鈞瓷市場;更有新工藝鈞瓷以十分低廉的價格衝擊著市場……在三大國營鈞瓷廠相繼倒閉後,鄭召鈞窯也在1996年下半年停止燒造。

  在陳濤看來,鄭召鈞窯“不是官窯,勝似官窯”,“就像宋代鈞官窯倒閉後,窯工南下製作鈞瓷,把窯火延續了一段時間。鄭召鈞窯就是紅色鈞官窯的延續,讓我們有幸看到了三大國營鈞瓷廠技藝相互融合的精品,看到了紅色鈞官窯時代最後的背影”。

  在鈞瓷發展史上,以鄭召鈞窯為代表的首批民營鈞窯雖然延續時間短暫,卻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在鄭召之後,孔家、苗家、榮昌鈞窯等民營窯口開始涌現,曾在鄭召鈞窯工作的鈞瓷高手們也紛紛自立門戶創作自己的作品,逐漸成長為一代鈞瓷大師。

  市場洼地值得關注

  鄭召鈞窯燒造歷史僅有短短十幾年,生産了十幾萬件産品,完好流傳至今的大約幾萬件。對於剛入門藏家來説,它是一個很小眾的窯口,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而在資深藏家眼中,它有著無可替代的價值,許多專業藏家做鈞瓷系列收藏時,鄭召鈞窯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了鈞瓷史上一個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不僅有文化藝術價值,更有學術歷史價值。

  在資深藏家郭志強家中,記者見到了數十件鄭召鈞窯的精品,都是手拉坯煤燒,造型優美,釉面靈動,窯變綺麗,藝術水準相當高。“鄭召鈞窯東西精,數量少,不是大批量工業化生産那種,老藏家們都喜歡收藏一些。這些年來,鄭召鈞窯的價格一直在穩步上漲,但因為圈子小,沒有任何宣傳炒作,知名度不高,漲幅遠遠不如鈞瓷一廠、二廠的産品,還有很大的空間。”郭志強説。

  近年來,紅色鈞官窯市場很火熱,價格水漲船高,屢次在拍賣會上拍出高價。大河鑒寶陶瓷鑒定專家李衛國告訴記者:“鈞瓷三大國營廠的傳統鈞瓷産品,10年前大概幾百元就能買到,貴的也不過上千元,現在已經沒有低於一萬元的了,價格相當於10年前的十幾倍,而且數量有限,市面上很難找到。”

  如今,紅色鈞官窯産品已經上漲到了一定的高度,而鄭召鈞窯的價格不過是它的三分之一左右。“這是個價值洼地,現在很多人還沒認識到,是個撿漏的機會,遇到了可以下手。”李衛國説,“相比三大廠的産品,鄭召鈞窯不僅性價比高,還有個好處就是基本沒假貨,因為價格不高、煤燒仿製難度大,沒有人去倣它;而三大廠的産品在市場上有不少倣貨,需要認真鑒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王惟一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