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收信快樂》劇照
小朋友們參加“兒童戲劇美育”活動
從上世紀初至今,中國話劇已經走過了百餘年的歷程。《黑奴吁天錄》《雷雨》《上海屋檐下》《茶館》《關漢卿》《暗戀桃花源》乃至《戀愛的犀牛》《寶島一村》《夏洛特煩惱》……一代代話劇人奉獻出的優秀作品,成為無數人的經典記憶。而在中原大地上,《迷失的雛鷹》《宣和畫院》《紅旗渠》《焦裕祿》《老街》等一系列話劇作品,也在溫暖著觀眾的心靈,傳播著優秀文化,謳歌著時代精神。
在話劇藝術的大家庭裏,小劇場話劇也在悄然成長。從戲劇先鋒的試驗田到成為話劇藝術重要的表達方式,小劇場話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在很多熟悉這種藝術形式的人看來,小劇場話劇的品質和規模,關乎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蘊。近日,記者走訪省內小劇場話劇的一些主創人員和觀眾,聽他們暢談感受,吐露心聲,感受這片土地的文化脈動。
本土的,文化的
“高高興興上學去,還去不去了?!”9月1日下午,鄭州市儉學街上一幢大廈的6樓,六七十平方米的場地上,青年演員宋小春和王夢瑤正在綵排小劇場話劇《碧沙崗往事》。場下指導不時喊停,與他們探討表演細節。清晰洪亮、富有激情的唸白聲,飄蕩在房間裏的角角落落。
《碧沙崗往事》是“開心簡史”團隊推出的“鄭州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取材于“鄭漂”奮鬥史的本土小劇場話劇《關虎屯的艷俗生活》,自去年上演以來口碑不錯,截至目前已經商演34場,上座率也不低。這樣的成績放在省內民間話劇市場中來看,可謂亮眼。同樣取材于本地人日常生活的《碧沙崗往事》,算是《關虎屯的艷俗生活》的續作。
顧名思義,相較于大型話劇,小劇場話劇的特點是舞臺空間小,演員與觀眾距離更近。除了本土原創話劇比較少見之外,讓不少觀眾感到新鮮的是,時長兩個小時、分為12幕的《關虎屯的艷俗生活》從頭到尾只有一個演員。對主演宋小春來説,這無疑是個艱巨的任務。“最難的不在於一個人背下來幾萬字的臺詞,而在於讓那麼多觀眾盯著同一張面孔看兩個小時不跑神、不枯燥甚至一直充滿好奇,這就需要使出渾身解數,用專業技巧撐滿每一個瞬間。對我來説,這是個很大的挑戰。我能做的,只有在持續摸索中向著完美一步步努力。”宋小春介紹。
談到“本土話劇”的概念,宋小春認為,“本土”和“主流”其實不應該分開聊,雖説是講述家鄉故事、帶有地方特色,但多數本土話劇的呈現形式會採用最新、最主流的方式來製作,對表演和技術的要求與主流話劇並無二致。“如果一部話劇到外地參演不受歡迎,是不能拿‘本土話劇’當藉口的。好的話劇在哪都會受歡迎,小劇場話劇也應該在主流話劇界有一席之地。”
“對於一座城市來説,劇場就像是一所開放的藝術大學。看一座城市的文藝氛圍強不強,就看它的劇場有多少。”這兩部劇的導演和編劇劉保利介紹,在歐洲一些國家,平均每兩萬人就有一個劇場,而且天天上演,很多年輕人願意花幾十歐元去看戲,對很多當地人來説,“電影是快餐,而話劇才是正兒八經的一頓飯。”
從2007年開始在河南做話劇《奔馳!奔馳!》至今,劉保利一直在做“比較純粹”的戲劇。在他看來,雖然目前河南的話劇觀眾群體並不龐大,但本土話劇仍然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這需要更多的創作團隊互相合作和競爭,形成良好的行業生態。《關虎屯的艷俗生活》某場演出之後,一位觀眾表示,之前第一次走進劇場看到的作品讓他很不滿意,甚至發誓這輩子不再看話劇,但看了《關虎屯的艷俗生活》之後,又重新燃起了看話劇的興趣。這件事,讓劉保利印象深刻。
“河南的老百姓不會買票看戲的説法,無疑是錯誤的。做話劇就像做餐館,菜做得不好,總不能埋怨顧客不想掏錢。”劉保利説。
年輕的,蓬勃的
1907年,李叔同、歐陽予倩等中國留日學生組成的“春柳社”在日本演出《黑奴吁天錄》,被認為是中國話劇史的開端。一百多年來,無論是作為主創還是觀眾,年輕的學生群體也一直都是中國話劇發展的重要力量。近年來,我國校園劇團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我國大概有200多個大學劇團。我省高校自然也不缺少自己的話劇社團。
9月2日,在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東校區,記者見到了該校春雷話劇社的社長王雨哲。成立於1999年的春雷話劇社,在學校100多個社團中規模最大,目前持證社員近千人。王雨哲介紹,從當年演出《雷雨》開始到後來的《如果·愛》《收信快樂》等等,話劇社基本上每個學期都會推出一部話劇甚至歌舞劇。
“我們的導演一般是從之前的演員中挑選,有時也會邀請省話劇院的老師過來輔導。”王雨哲介紹,“劇本以改編文學或電影作品居多。”上學期推出的《風聲》,劇本就是從電影版中提煉出來的。為此,擔任導演的韓子威不知把電影看了多少遍。從面向全校海選演員到每天排練溝通再到一兩個月後上演,話劇社相關人員不可謂不辛苦。效果也是明顯的:上演之前,幾百張門票一個小時就在網上被一搶而空,演出之後也受到很多好評。
原本性格有點兒內向的大三學生張曉輝,也通過參演《風聲》而開朗了不少,並因此結識了不少朋友。對他來説,站在舞臺上展示自己所帶來的自豪感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通過參演這樣一部紅色題材作品,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當年那些民族英雄奮勇抗日的精神力量,內心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張曉輝説。
雖然大多數學生劇團還難以與專業劇團相提並論,但在這些年輕人身上,無疑可以看到蓬勃的力量。正如一位大學生曾寫的那樣:“拒絕放棄擁有夢和理想的權利……以自己的方式,以最為原始、最為質樸的語言,以令人敬佩的勇氣,表達著自己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在這群人身上,你可以看到一種強大的、活潑的生命力。這大概就是戲劇的真諦。”
發展的,未來的
小劇場是具有高度變通能力的、相容並蓄的開放空間,這也讓觀眾走上舞臺親身體驗有了更大的可能。比如,鄭州的異彩魔方話劇團隊每週舉辦“戲劇體驗日”,吸引人們在專業導演和演員的指導下,零距離體驗戲劇表演的魅力。
而鄭州仟勳話劇正在推出的“兒童戲劇美育”,也吸引了不少家長和孩子參與進去。仟勳話劇創始人閆玉靜介紹,參與這種“教育戲劇”的孩子不會領到任何劇本,也不需要表演技巧,卻可以在老師的引領下,通過即興表演、角色扮演、模倣遊戲等方式釋放出本真的天性,講出自己內心的故事。“這種方式不將技巧性的東西作為重點,而首先考慮人格教育,激發孩子們對自身和身邊事物的認知。”閆玉靜説。
在閆玉靜看來,要想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小劇場,除了要保證作品本身的品質,培養觀眾看話劇的習慣也很重要。從2015年與青年作家寇洵合作推出改編話劇《開放夫妻》開始,仟勳話劇陸續推出了《第二性》《喜劇是這樣煉成的》等7部作品。除了在固定的劇場進行商業演出、定期舉辦劇本朗讀會和戲劇沙龍,他們還走進高校組織了十余場公益演出,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真切感受到了話劇的巨大魅力。
對此,經常欣賞話劇的“老觀眾”章金輝表示認可:“一批批優秀作品帶動和加速了藝術本土化的時代節奏,也帶給我們更多的文化大餐和精神享受。感謝為此付出辛勤努力的人們,也希望有更多的本土話劇團隊形成品牌和特色,打造出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
不過,記者也進一步了解到,目前,河南的小劇場話劇發展還存在不少制約因素。北京等地對小劇場話劇進行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扶持,陸續開展“場租補貼”等舉措,對我們來説或有借鑒意義。
“開心簡史”團隊的運營負責人楊曉瑜表示,目前,相比于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河南小劇場話劇的創作團隊還很少,諸多演出項目也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文化生活需求會越來越多樣化,藝術形式也將越來越多元化,因此本土小劇場話劇的上升空間也很大。“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相信總有一天,看話劇會像看電影一樣成為人們的日常消費習慣。”楊曉瑜説。
“你是不同的、惟一的、柔軟的、乾淨的、天空一樣的。你是我溫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帶著陽光味道的襯衫,日復一日的夢想。你是純潔的,天真的,玻璃一樣的。你是純潔的,天真的,什麼也污染不了。你是純潔的,天真的,什麼也改變不了。陽光穿過你,卻改變了自己的方向。”
這是話劇《戀愛的犀牛》一首插曲中的歌詞,純凈、動人而富有詩意。它曾深深地打動很多人,但又讓他們説不出什麼具體的理由。
如果你也想覓到這樣迷人的詩意,不妨也在閒暇時走進話劇的世界。或許,你的人生將更加豐盈,你的城市也會因此而更加趣味盎然。(記者 趙大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