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煤城”向“綠城”的生態嬗變

2018-09-14 13:56:17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過去,因為採煤會産生黑色粉塵,我們一年四季都不敢開窗戶。如今,環境越來越好,天更藍、水也更清了!”9月13日,正在公園健身的鶴壁市民徐宏大媽向記者感慨,環境的改善,使老百姓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地處豫北的鶴壁市因煤而興,曾是我國主要煤炭生産基地之一。長達數十年的煤炭開採,在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也使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千瘡百孔”的採煤沉陷區,“黑、臟、亂”的老城區環境,一度曾是鶴壁的寫照,也成為人民群眾的心頭之痛。

  如何擺脫髮展困境,尋求一條蝶變之路?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鶴壁市通過生態轉型、産業轉型積極破解資源型城市“轉身之困”,告別煤炭工業“一柱擎天”的産業格局,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城市生態轉型之路。

  “原鶴煤集團4對主力礦井分佈在山城區周圍,經過數十年開採,全區197平方公里範圍內採空區面積就達20平方公里。”山城區區長白樹民表示,該區以老工業基地搬遷改造、採煤沉陷區治理等工程為抓手,在沉陷區之上建成6平方公里的中小企業創業園,通過土地換投資等形式,吸引23家企業入駐,推動轉型發展“換擋提速”。

  靠山吃山,鶴壁飛鶴股份有限公司以生産煤礦勞保用品起家,其工礦膠靴銷量曾佔據逾七成國內市場份額。2013年以來,因煤礦減産和環保等原因,企業市場規模不斷萎縮。為了生存和發展,飛鶴公司下決心轉戰安全鞋領域,于2016年入駐山城區中小企業創業園,投入3億元對設備升級改造。該公司的産品全部採用環保材料,還改良了市場上普通安全鞋的諸多缺陷,雖然價格相較競品高出近三成,卻依然供不應求。

  山城區的“逆襲”故事,是鶴壁市積極謀求生態轉型的生動縮影。

  2014年以來,充分利用建設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市的契機,鶴壁市高標準實施節能減排項目155個,完成投資74.68億元,生態環境顯著改善——2017年,該市PM2.5平均濃度65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225天,空氣品質在全省7個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中排名首位;淇河水質常年保持在二類標準以上,在全省60條城市河流中連年排名居首;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5.5%,高於全國平均水準25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該市還實施了産業低碳化、污染物減量化、建築綠色化、交通清潔化、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等一系列舉措,全力推動生態轉型再上新臺階。

  如今的鶴壁市,一座嶄新的“綠城”拔地而起——累計造林48萬畝,森林蓄積量達29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32.6%、高於全省8.5個百分點,並於2014年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只有轉變發展理念,守住生態紅線,持續做好‘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三篇文章,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優,才能建設更高品質的生態文明之城、活力特色之城、幸福和諧之城。”鶴壁市委書記范修芳表示。③4

  記者手記

  提起鶴壁,也許很多人仍會想起那座曾“千瘡百孔”的“煤城”。

  但隨著採訪的深入,記者越發感受到這座城市謀求生態轉型、實現高品質發展的鏗鏘足音——正在高標準推進的“綠色城市、低碳城市、循環城市、海綿城市、節約城市”建設,正在系統實施的“五林共育、五邊共美、五水共治、五氣共管、五節共推”工程,讓“煤城”的老印象加速褪去,“綠城”鶴壁已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沒有良好的生態環境,高品質發展無從談起,美好生活更難以實現。(記者 郭戈 通訊員 竇志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