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體育:櫛風沐雨四十載

2018-09-20 09:25:47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河南體育:櫛風沐雨四十載

   奧運冠軍朱婷(左)傳承了中國女排精神。本報資料圖片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河南體育:櫛風沐雨四十載

  鄭開馬拉松雲集海內外跑友。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河南體育:櫛風沐雨四十載

   少林武術節是全世界武術愛好者的節日。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河南體育:櫛風沐雨四十載

    俱樂部裏學習跆拳道的少年。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河南體育:櫛風沐雨四十載

     尹笑言(右)劍指東京奧運。新華社發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河南體育:櫛風沐雨四十載

  中原大地全民健身蔚然大觀。

  河南日報訊:2018年,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第四十個年頭。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體育自然也不例外。河南省體育局局長李俊峰對此深有感觸:“四十年改革開放歷程,是中國體育,也是河南體育騰飛的歷程。可以説,河南體育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實現下一步體育強省和健康中原的建設目標,都與改革開放密不可分。”

  四十年櫛風沐雨,河南體育有低谷、有奮鬥、有崛起;四十年波瀾壯闊,河南體育人始終佇立潮頭,砥礪前行,用燃燒的激情,譜寫出一曲曲動人華章——大批運動員在國際國內賽場摘金奪銀、成績優異;群眾體育蓬勃開展,全民健身蔚然大觀;體育場館設施星羅棋佈,串起便民利民的“15分鐘健身圈”;體育産業順勢而起,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百姓福祉提供鼎力支持……讓我們條分縷析,細説河南體育四十年滄桑巨變和新時代中的新征程。

  競技體育

  奧運冠軍含金量高全運會創歷史最佳

  很多人都知道射擊選手許海峰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上,為中國實現了奧運金牌“零的突破”。而在此之前,打響中國體育重返國際舞臺“第一槍”的,是河南射手蘇之渤。1974年的德黑蘭亞運會上,蘇之渤在男子自選手槍慢射比賽中為中國奪得亞運會首金,為中國體育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衝出亞洲、走向世界”拉開了序幕。

  四十多年過去了,加上剛剛在雅加達亞運會上的收穫,河南運動員斬獲的亞運金牌已經達到了87枚,真可謂碩果纍纍。在世界體育的頂級賽場——奧運會的大舞臺上,河南也堪稱星光熠熠,一共産生過7位奧運冠軍。他們分別是:鄧亞萍,第25屆、26屆奧運會乒乓球女單、女雙冠軍;劉國梁,第26屆奧運會乒乓球男單、男雙冠軍;陳中,第27屆、28屆奧運會女子跆拳道67公斤以上級冠軍;賈佔波,第28屆奧運會男子步槍3×40項目冠軍;孫甜甜,第28屆奧運會網球女雙冠軍組合成員;李雪英,第30屆奧運會女子舉重58公斤級冠軍;朱婷,第31屆奧運會女排冠軍。數量雖然不多,但含金量頗高,既有傳承中國女排精神的朱婷,也有中國網球首位奧運冠軍孫甜甜,還有乒壇傳奇鄧亞萍,幾乎個個都是有國際影響的“重量級冠軍”。

  而在最具代表性的國內賽場——全運會上,河南體育健兒的成績在改革開放的四十年裏,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

  1979年的第四屆全運會,河南代表團僅收穫5金4銀3銅。但到了2017年的第十三屆全運會,河南體育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河南省體育局局長李俊峰回憶:“賽前我們對參賽項目進行系統分析,提出鞏固優勢,深入挖潛,力爭突破的戰略思想。並確定了一批‘潛在優勢項目’(即不具備絕對冠軍實力),對潛優項目進行科學研判、精準施策,並施行精細化管理。”最終,精心備戰的河南軍團在競技體育項目和群眾體育項目上共獲得25金18銀20銅,成為河南代表團出征全運會史上獲取金牌最多的一屆。河南省體育局副局長馬宇峰介紹:“這次不僅獎牌豐收,河南體育健兒還憑藉乾乾淨淨的比賽以及良好的道德風尚,以無一例違反賽風賽紀以及反興奮劑規定的完美表現,榮獲本屆全運會體育道德風尚獎。”

  四十年間,河南競技體育的進步之大,堪稱飛躍。

  全民健身

  體育賽事豐富多彩體育健身成為時尚

  1987年,美國《紐約時報》以頭版頭條的形式報道了靈寶縣第二屆農民摩托車大賽,這項賽事不僅開了我省群眾體育賽事的先河,並作為一個標誌性事件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三十多年過去了,上世紀80年代的稀罕事,如今早已見怪不怪,每年眾多的群眾體育賽事,幾乎讓喜愛運動的人們挑花了眼。運動已不再只是鍛鍊方式,更是一種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河南省體育局副局長楊中軍介紹,近年來,我省在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的基礎上,實施一市一品牌、一縣一特色、一鄉一亮點、一村一項目的“四個一”精品工程,開展休閒體育、公園體育、家庭體育和節假日體育活動。針對不同層次、不同人群、不同類型的群眾需求,堅持在全省範圍內組織“六賽兩節兩活動”(六賽是焦作太極拳國際交流大賽、鄭開國際馬拉松賽、萬村千鄉農民籃球賽、環中原自行車公開賽、乒動中原乒乓球大眾公開賽、豫冠足球聯賽,兩節是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安陽航空文化旅遊節,兩活動是三山同登群眾健身登山活動、三門峽橫渡母親河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賽事,吸引了更多的群眾加入全民健身的隊伍。就拿已舉辦了10年的“萬村千鄉農民籃球賽”來説,該項賽事每年都吸引了全省30萬農民參與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農村體育的健康發展,並促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賽事供給的不斷增加,帶動了河南健身人群的擴大。據統計,到2017年,全省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已達到3200萬人,幾乎佔了總人口數的三分之一。針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河南省體育局狠抓群眾的“六個身邊”工程建設,全省設立縣級以上體育社會組織4128個,體育俱樂部914個,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5.6萬人,其中國家級1268人、一級8188人,佔全省總人口的2.4‰,高於國家平均比例(1.5‰)。此外,已於今年4月陸續展開的河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社會組賽事增加到了26個大項、102個小項,共吸引了全省1萬多群眾報名參加。

  我省全民健身工作經過綜合考評進入全國先進行列,在今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召開的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議上作為全國6個示範引領單位之一,由省體育局李俊峰局長代表河南省作了典型發言。

  體育産業

  龍頭帶動産業起舞品牌賽事漸大漸強

  今年3月29日,鄧亞萍回到河南,現身全省體育産業發展會議。作為鄧亞萍體育産業投資基金的創始人,介紹基金在河南的項目運作情況,鄧亞萍表示“想為家鄉河南做點事”。

  投身體育産業的鄧亞萍,又一次站在時代的潮頭。黨的十九大之後,發展體育産業成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

  2015年7月,我省出臺了《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産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豫政〔2015〕44號),力促我省體育産業快速發展,並提出2025年體育産業總規模力爭達到3000億元的目標。河南省體育局局長李俊峰表示,按照國家和我省體育産業發展要求,河南省體育局積極推進體育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産業,大力發展休閒健身産業和體育用品製造業。

  河南省體育局副局長王炳奇介紹,目前我省體育産業已進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體育精品項目建設成效顯著,體育産業實體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鄭州、焦作依託少林、太極兩大武術優勢資源,發展出了領跑全國的武術産業。據介紹,目前登封市有武術館校68所,在校學員近12萬人,是全球最大的武術教育培訓基地,蘊含著50億的産業規模。而且,伴隨著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河南的“武術影響力”也持續增強,不僅省內有45萬常年習武的青少年,河南省體育局還常年組織對外交流活動,目前已經在國外設立培訓機構46個,與俄羅斯、意大利、法國、瑞典、比利時、馬來西亞、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友好合作交流協議,每年來登封、溫縣習武的海外武術愛好者都超過2000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河南省體育局還將以少林武術、太極拳國際推廣為重點,積極探索更多項目、更廣領域、更新方式的國際交流平臺,努力為河南“以更高水準開放促進更高品質發展”貢獻體育力量。

  與此同時,我省的品牌體育賽事活動也精品迭出,以鄭開國際馬拉松比賽、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三山同登等賽事活動為代表的“六賽兩節兩活動”,均已成為集賽事、文化、旅遊于一體的“産業明星”,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目前,我省國家級體育産業精品項目達到7個,省級體育精品項目達到51個。

  體育用品製造也是體育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商丘梁園區等為代表的體育用品製造基地,吸引了安踏、舒華等重量級企業入駐,産業集聚效應初露鋒芒。

  此外,2017年,我省體育彩票銷量達到133.65億元,位居全國第五,創歷史新高,全年共籌集公益金33.8億元,為服務民生、推動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場館建設

  場館建設助力百城提質“15分鐘健身圈”覆蓋中原

  2002年,當投資4.59億元人民幣,佔地970畝的河南省體育中心正式建成的那一刻起,它也取代了老舊的省體育館,成為省會鄭州新的體育坐標。繼省體中心之後,焦作籃球城、洛陽市體育中心等一大批體育場館在全省各地相繼建成。目前,全省各類體育場地總數已達8.3萬個,88%的省轄市、67%的縣(市)建成或在建“兩場三館”(兩場是體育場、室外體育活動廣場,三館是體育館、游泳館、全民健身綜合館),鄉鎮體育健身工程實現全覆蓋,城市社區體育設施覆蓋率達70%,行政村體育設施覆蓋率達93%,較好地解決了群眾健身場地需求。即將於2018年年底建成的鄭州奧林匹克中心,將是2019年舉行的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主會場,其總建築面積為58萬平方米,建成後可容納近8萬人,規模更是全省體育場館之最。

  另外,針對老舊城區體育設施擴建難的問題,河南省體育局抓住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精神文明創建等機遇,通過“六個身邊”工程的建設,爭取到2020年,協助各省轄市和有條件的縣市建成“兩場三館”,實現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的全覆蓋,並讓鄉鎮、行政村的體育設施覆蓋率能達到100%,同時根據各地大型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情況,每年下撥補助經費4000余萬元,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在“家門口”健身的期盼。(本報記者 黃暉 李悅 本報通訊員 李惠)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為本報記者鄧放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