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首個超低能耗建築引住建部關注 有望四季如春

2018-09-26 09:55:11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要聞-文字列表】【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圖片新聞列表】【房産-文字列表(頁面標題:河南省首個超低能耗建築引住建部關注)】河南省首個超低能耗建築引住建部關注 有望四季如春

  超低能耗建築外墻工藝展示

  大河報訊:擁有一所“舒適健康、四季如春”的好房子,室內保持恒溫、恒潔、恒濕、恒靜、恒氧,溫暖如春,這或許是如今很多人的理想。而隨著超低能耗建築的出現,讓這一理想得以實現。

  近日,我省第一個超低能耗建築亮相新鄉,引起住建部、省政府以及省住建廳的高度關注。這種目前世界上先進成熟的建築節能體系,可以從根本上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浪費,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日益突出矛盾,對實現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通過法規層面積極推廣超低能耗建築

  超低能耗建築基本不需要傳統的採暖和製冷,就可以讓室內溫度常年保持在20℃~26℃,濕度保持在30%~60%,室內空氣潔凈清新,沒有噪聲干擾,實現“恒溫、恒濕、恒氧、低噪”,四季如春。與當前的普通新建建築相比,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採暖和空調一次能耗可減低70%以上,被動式居住建築相當於我國建築節能率90%以上。

  而我省首個超低能耗建築一經亮相,即受到住建部、省政府和省住建廳的關注。

  9月20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在新鄉召開超低能耗建築發展技術交流會暨新鄉市現場交流會。省政府、住房城鄉建設部、省住建廳、新鄉市政府相關領導參加會議,並參觀我省首個超低能耗建築項目。

  在會議中記者了解到,我省高度重視綠色發展和節能減排工作,新修訂的《河南省節約能源條例》提出“鼓勵建設超低能耗建築和近零能耗建築”,是全國第一個從法規層面提出推進超低能耗建築發展的省份。

  截至目前,我省已經推動實施的超低能耗建築項目6個,共計9.5萬平方米。此外,我省還正在對《河南省推動超低能耗建築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徵求意見,提出到2020年完成100萬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築的示範目標。

  冬暖夏涼每天只需開1~2小時空調

  “住在普通的建築裏,夏天整天都得開著空調,而在超低能耗建築裏,每天開1~2個小時就可以了。”在現場交流會上,技術人員小李稱。

  超低能耗建築到底是通過什麼途徑實現節能的呢?小李稱,“通俗來講,超低能耗建築就像一個保溫瓶,在密閉環境下,冬天保暖,夏天隔熱。”

  保溫隔熱的秘密就在門窗和外墻材料。超低能耗建築的窗戶往往會有真空玻璃,玻璃間充入惰性氣體。同時,在門窗的結構和施工工藝上採用無熱橋技術;而墻體採用多層新技術材料覆蓋,比普通墻面厚300mm,目的是把冷熱傳遞降到最低;新一代的新風系統不僅僅能凈化空氣、去除PM2.5,還能進行冷(熱)能量的傳遞。

  每平方米成本增加700元五六年可回本

  “超低能耗建築建造成本算下來大約每平方米增加700元左右,但是平時節約的能耗也是巨大的,經過測算,大約5~6年即可把成本省過來。”省建築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欒景陽介紹稱。

  據悉,我省多市還通過獎勵、補貼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超低能耗示範項目建設和運營。目前,鄭州、開封、新鄉、鶴壁4個試點城市均出臺了超低能耗示範項目的獎勵標準,鄭州、新鄉按照示範項目確認年度,給予500、400、300元每平方米的獎補資金;鶴壁給予500元每平方米的獎補資金;開封給予1000元每平方米的獎補資金。

  省住建廳科技處處長張瑛表示,“今後,我省將通過健全標準體系、完善激勵政策、鼓勵優質優價、加強技術集成、培育産業基地、開展試點示範等有效措施,加快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的發展,讓這種新生事物在我省大面積開花結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