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召開“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新聞通氣會”。貨幣信貸管理處副處長武松會通報了今年以來人行鄭州中心支行在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金融服務工作方面,所做的各項舉措及最新成果。截至2018年8月末,河南省小微企業貸款餘額9311.6億元,較年初增加476億元。小微企業貸款戶數101.14萬戶,同比增加11.95萬戶。
當天,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河南省農信社、中原銀行、鄭州銀行等金融機構代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介紹了他們在發展普惠金融業務及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情況。
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 全線上操作貸款資金 實時到賬
據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資深副經理張一均介紹,近年來,建設銀行依託雄厚的科技實力,創新推出信用快貸、抵押快貸、雲稅貸、賬戶雲貸、結算雲貸、採購雲貸等小微企業信貸産品30余個,有效對接各類企業需求。
例如,“小微快貸”為小微企業提供無抵押、無擔保全流程線上融資服務。實現從貸款申請、審批、簽約到貸款支用的全流程線上操作,做到資金實時到賬。截至6月底,已累計為超過1.4萬戶小微企業提供117億元貸款;“雲稅貸”專為誠信納稅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全流程線上自助信用貸款,“納稅信用”換“銀行信用”。截至6月底,已為全省3400戶誠信納稅小微企業提供純信用貸款37億元。
“建行惠懂你”APP則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生物識別等技術,創新推出“互聯網獲客+全線上信貸業務流程”業務新模式,集成額度試算、預約開戶、貸款申請、支用還款、指數調查問卷等功能,打破時空限制,讓銀行服務觸手可及。9月5日,建行河南省分行舉行“建行惠懂你”APP上線發佈會。目前,“惠懂你”APP註冊量達12000戶,位居全國建行系統第二位。
河南省農信社
結合實際推出300多個特色産品
截至2018年8月末,全省農信社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927億元,同比上升792億元,小微企業貸款戶數40.22萬戶,同比增加3.25萬戶。當年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2453億元。
河南省農信社信貸指導部副總經理魏鋼説,針對小微企業融資“短、頻、快、急”的特點,全省農信社結合各地實際推出了300多個特色信貸産品,包含倉單質押、活體抵押、林權抵押、土地經營承包權抵押、企業聯保、協會聯保、存貨抵押等多樣化的融資服務方式。
例如,開展活體畜禽抵押貸款業務的新野聯社、泌陽農商銀行等4家行社已投放1.08億元活體畜禽抵押貸款;開展林權抵押貸款業務的許都農商銀行和襄城縣農信聯社已投放3.54億元林權抵押貸款等。在積極開展業務創新的同時,全省農信社零售信貸系統、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已經上線運行,實現線上辦貸,為進一步提高辦貸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目前,省農信社正與河南省信用中心對接,下步,將運用政府部門掌握的客戶信用信息,更加高效地開展貸款投放工作。
中原銀行
全力打造小微企業專屬産品
中原銀行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貼近市民、服務小微,支持三農,採取多項措施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發展普惠金融,切實改進和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據中原銀行行長助理劉清奮介紹,圍繞小微企業不同成長階段的融資需求和融資方式,中原銀行構建了涵蓋投資銀行、交易銀行、特色産品全方位的小微金融産品服務體系,為小微企業量身打造覆蓋全生命週期的綜合金融服務方案。
目前,中原銀行還開發了“稅單貸、科技貸、政採貸、永續貸、續貸寶、小額擔保貸款”等多款差異化産品,有效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面臨的“抵押難、擔保難、融資難”問題。
同時,中原銀行不斷規範服務,積極開展減費讓利,2018年上半年該行累計為小微企業減免收費項目14項,減免金額760萬元,與去年全年減免金額基本持平。
鄭州銀行
覆蓋不同類型的小微群體
早在2006年,鄭州銀行開始探索小微金融專營架構體系,逐步推進標準事業部制改革。目前已構建小企業金融事業部、小企業金融服務中心、小微支行、社區支行,組成總分支小微金融專營架構體系。
鄭州銀行副行長張文建説,針對小微企業小額高頻、抵押物少等痛點難點問題,該行創新推出以“簡單”為核心的“簡單派”小微金融服務品牌。“簡單派”包括“派生意”“派生活”“派信用”三大産品體系的28支産品,覆蓋不同類型的小微群體。其中,該行借助人行徵信系統推出“中徵應收賬款貸款”,與第三方金融服務機構合作推出“小額寶”産品,與河南省科技廳合作的“科技貸”産品、與河南省財政廳合作的政府採購貸款、對批發市場小企業主推出的小額循環信用貸款、“1+N”供應鏈融資貸款以及經營性房抵貸、商用房貸款、接著貸等産品,較好滿足小微企業差異化、多樣化融資需求。
截至2018年8月末,該行小微企業貸款餘額701億元,較年初增加16億元,增幅2.37%,較好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貴”現狀。(記者 倪子)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