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2018-09-29 09:56:44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中原文化-圖片】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李劍晨用過的水彩調色盒與水彩筆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中原文化-圖片】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鄭州二七紀念塔》朱紹新1956年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中原文化-圖片】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龍亭東山》

  王福利1973年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中原文化-圖片】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少林寺》

  馮自強1979年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中原文化-圖片】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嵩山法王寺》馮自強1979年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中原文化-圖片】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鼓樓街一角》張廷相1958年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中原文化-圖片】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沙河大高莊渡口》陳德周1962年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中原文化-圖片】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龐白虹1965年創作的《鐵塔春色》裏的景致,在今天仍能在河南大學北門外尋到。

【豫見國際-圖片】【 移動端-焦點圖】【中原文化-圖片】水彩中的河南記憶

  《瑞雪》高復興1979年

  1

  感動了上萬人的河南水彩畫

  半個世紀前的畫作緣何讓今天的觀眾濕潤了眼眶?這個“和時間賽跑”搶救出來的畫作對河南又意味著什麼?在喜迎新中國成立69週年之際,“披圖可鑒——河南省美術館館藏20世紀50至70年代水彩作品展”吸引上萬市民參觀,一幅幅畫作表現的場景成為人們感知新中國成立之初鏗鏘歲月的窗口。從畫中,美術愛好者找到了水彩藝術的根,普通市民看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初人們的精神風貌。正如一位觀眾觀看後的留言:“我看到了初心。”

  河南記憶的藝術寶庫

  “我小時候的二七塔就是這樣的!”絡繹不絕的觀眾中,當年輕人看到畫家朱韶新創作于1956年的鄭州二七紀念塔時有些疑惑,因為畫面上的不是雙塔建築,而是一幢木塔。此時,觀展的老年人總會主動當起講解員。

  原來,“二七木塔”是1951年建成的,當時塔高只有21米,據説是一個城鄉物資交流大會的臨時性建築。因為木塔建在了當年烈士的鮮血浸染過的地方,普通市民以為那是“二七大罷工”的紀念塔。1971年夏天,一場風雨過後,屹立了20年的木塔轟然倒地。在群眾自發要求建立新塔的呼聲中,鄭州重建了雙塔十四層的“二七塔”。

  跟著老人看展,成為這次展覽的一道獨特風景。7月25日開展,不到一個月現場參觀人數就突破萬人,許多頭髮花白的老人前來追憶似水年華。

  老畫家們用筆觸描繪了有著半個世紀變遷前的河南模樣。如今許多畫作的作者已經離世,健在的也已是耄耋之年。

  和觀眾們近些年看到的畫展內容迥異,這裡很少有標新立異的作品,沒有高原、沙漠等邊遠景觀,而是實實在在的城市風景、身邊風物。比如,表現建設成就的木材廠、鋼鐵廠及建築工地,描寫城市街景的汽車、自行車,以及記錄城市面貌的老建築和河流風景等。作品畫幅不大,但從中能看到那個時代人們的現實生活和社會風貌。

  “這些作品都很積極向上,色彩明麗,心情舒暢,具有新中國成立初期作品的鮮明特徵,畫作透著一派欣欣向榮的氣氛。”看到這些畫作,河南省美術館館長化建國的思緒總被帶到自己的少年時代。當這些畫家創作時,他正在開封上中學,那時人們奮發昂揚,經濟建設如火如荼。

  新中國成立初期,相機還是“奢侈品”,繪畫彌補了圖像資料的缺乏,這些作品堪稱河南記憶的藝術寶庫。展覽的幕後是和時間賽跑的不易。化建國和同事歷經4年多時間,足跡遍佈省內外十幾個城市,拜訪了40余位老一輩藝術家,進行深入細緻的搶救、挖掘和整理,“很多作品是翻箱底翻出來的”。

  “這是在搶救河南的記憶。如果我們不及時做這個工作,再過五年、十年很多都會消失。”化建國説。

  “中國水彩畫之父”是河南人

  梳理20世紀美術史,現代美術教育先驅者的身影中,河南人是其中的一抹亮色。被海內外譽為“中國水彩畫的開山大師”“中國水彩畫之父”的李劍晨就是咱河南內黃縣人。

  在展出的李劍晨四幅水彩畫前,人們總會久久駐足欣賞,更難得一見的展品是李劍晨先生用過的畫筆和調色盒,讓這位水彩大家經歷的時光仿佛可知可感。

  出生於1900年的李劍晨,17歲考上河南第一師範,23歲考入北京國立藝專,畢業後回河南省立第一師範任教,後來又留學英國倫敦大學。他的水彩畫創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造就了一個時代的水彩畫群體,桃李滿天下。

  “那個時候真是求學心切啊!只要聽説李劍晨老師的畫展,都會克服各種困難一飽眼福。”上世紀60年代,現年74歲的王福利老師還是20多歲的小夥,正在開封美術學校讀書的他,聽説鄭州的畫展中有仰慕已久的李劍晨作品,和夥伴冒著大雨去看展,由於買不起開封到鄭州全程的火車票,到鄭州東站便下了車,徒步一兩個小時趕到展館,但當天已閉館,工作人員得知他們從開封辛苦趕來,破例重開了門。當時,李劍晨介紹水彩技法的書,幾乎是水彩畫家的必備,化建國求學時就攢錢買了李劍晨編寫的《水彩畫技法》,視若珍寶。

  儘管李劍晨後來在江蘇高校任教,但他一直關心家鄉美術事業發展,多次回河南舉辦展覽,並將部分畫作捐贈給了家鄉。

  對河南美術人來説,這個展覽重要意義還在於,梳理了20世紀河南現代美術史的發展脈絡,補充了河南現代美術教育的史料。

  中國現代美術教育是從西方借鑒而來,素描、色彩是主要課程,由於油畫的材料、經濟條件的限制,在早期進行油畫的繪畫相對困難,水彩成為許多人學習現代美術的主要方式。河南水彩有影響力的大家如吳法鼎、楊廷寶、李劍晨、李永海、李耘森、崔豫章、白統緒等不僅藝術成就卓著,同時也在美術教育方面發揮了巨大的影響力,不僅為河南也為其他地域的美術人才培養做出了貢獻。這些學子又在教育、出版、工藝美術等行業開枝散葉,對現代美術的發展起到了播種和繁榮的作用。

  1942年,畢業于北京京華美術學院西畫係的龐白虹,定居開封,他創作的《鐵塔春色》裏的景致,在今天仍能在河南大學北門外尋到。當年,龐白虹在相國寺附近的群藝館辦培訓班,化建國等都曾跟著他學習過,受益匪淺。

  讓河南省美術館典藏部主任郭黎蒞感觸最深的是,對早期作品的搶救性發掘,對老一代藝術家的實地採訪,都是當務之急,“在收集過程中,多次都是剛做完收藏工作,或者還沒來得及完成,老先生去世了”。

  好的藝術作品得有生活根據

  畫展的留言簿上,不少人寫下的觀看感受是“感動”。

  化建國的第一印像是“樸素、真誠”。“老藝術家的畫作在技法上很樸素,味道很純正,觸動人們情感上的共鳴。”化建國説,現在的水彩技法有了長足進步,有極為寫實的還有抽象表現的,更為多樣,但也存在一些作品很炫技卻不打動人。

  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水彩畫藝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焦書暉説:“這些水彩畫是畫家們懷著對祖國、對大自然最真誠、最真摯情感創作的,最直觀地表達了對當時時代的感受,在今天看這些畫內心非常感動,雖然環境發生了顛覆性變化,大部分景致都不在了,但老藝術家們創造的有靈魂、有時代精神的作品,對今天年輕藝術家有啟迪、借鑒和學習作用。”

  在參展的老水彩畫家王福利看來,這些舊作之所以打動那麼多觀眾,是因為“不做作”。他説,如今的水彩畫技法上很嚴格,畫得很完整、很深入、很有層次感,色彩學考慮得也比較週全,但是不生動,“好的作品與生活分不開,得有生活根據”。1973年,王福利曾和畫友們沿著黃河寫生,從開封出發,經鄭州花園口,最終到三門峽,來回走了一個多月,大家都收穫良多。

  在9月6日舉行的展覽學術研討會上,參展畫家任有生、劉葆松、高復興、張汝舟、李紹翰出席。許多美術界專家在發言前,會先向前輩們鞠躬表達敬意。一位與會的晚輩説:“這些老先生是河南水彩的開拓者。如果把河南水彩比成一條大河,他們是站在源頭的那一批。”

  在過去的兩個月時間裏,河南省美術館圍繞此次展覽開展近20場公共藝術教育活動,千余名孩子走近藝術家,認識水彩畫藝術,感受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崢嶸歲月。

  “一方面讓孩子們對藝術創造和水彩的審美情趣有更好的理解與表達;同時也想讓孩子們能更好地認知歷史記憶,將視覺經驗交織在一起,實現多維角度的美育和愛國歷史教育。”化建國説。

  2

  畫筆之下的鄭汴往事

  “披圖可鑒——河南省美術館館藏20世紀50至70年代水彩作品展”展出的98件作品,既記錄了新中國成立初期河南發展的一個個真實片段,也隱藏著創作者的一段段鮮活故事。我們從中選擇了描述鄭州、開封具有代表性的兩處景致水彩畫,對老藝術家進行了採訪。雖然時過境遷,但濃縮進畫幅之中的情感記憶宛若昨日。

  ◆鄭州大石橋雪景背後的溫情他惦記了40年

  82歲的水彩畫家高復興很慶倖,因為用畫筆保留了上下班路上最喜歡的一片風景,讓他在退休近20年後並沒有感嘆往事如煙。

  40年前,高復興在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任美術教研員,每天上下班要穿越大石橋。這段道路在兩側行道樹的映襯下,顯得深邃幽靜,他每次上下班總會多看上幾眼。喜歡畫雪景的他,心中一直在等待一場瑞雪,並特意早早地將水彩紙裱在了畫板上,時刻準備著。

  1979年大年初一,鄭州上空飄起了鵝毛大雪,當欣喜的市民們串門遊玩時,高復興披上棉衣,戴上氈帽,騎車來到緊鄰道路的金水河北岸的大石橋路口西南角。撐起畫架,支起馬扎,搓搓手,一邊醞釀一邊動筆。

  由於挨著河道,這裡是一處風口,專注在繪畫中的高復興並不知道,身後已經圍起了裏三層外三層的市民,人群剛好將寒風遮擋,人們自覺地只站在身後,為他留出了整個畫幅視線。人群中有人輕聲讚嘆:“這年輕人真用功啊!大雪天還寫生。”

  天氣寒冷,茶缸裏的溫水很快轉涼結冰,畫筆也凍上了,還沒等高復興發愁,旁邊的小朋友便主動提出幫忙去打水,當時路邊的魚餐廳還開著門,孩子們就這樣來回四五次幫忙到餐廳取溫水,確保了一個多小時創作的持續進行。

  披上銀裝的道路映入高復興的眼簾,繼而落在了畫布上——路口處安置著淡黃色交通崗亭,路中間擺著兩層階梯狀的圓形指揮崗,紅白相間的紅綠燈桿在今天看來極具時代感,影影綽綽的建築物是賣布匹的國營紡織商店,遠處盡頭即將駛來的是一輛從大石橋開往火車站的4路公交車……

  畫作初成,紙面卻結了一層薄冰。這張雪景圖,並沒有使用白色顏料,那樹榦上一道道白色雪痕,是高復興用筆桿刮冰留下的紙痕。這種不得已的創作,反而讓樹榦的雪感更具感染力。

  此時,高復興的雙手也已被凍得僵硬,他不得不收起畫架。半個月之後,飄在畫紙上的雪花浸入畫作,為冬景添了一層天然的斑駁。他又在上面畫上了一個騎著單車的女士,脖間的圍巾隨風起舞著,激活了整幅作品。新春伊始,瑞雪兆豐年,他為畫作起名《瑞雪》。

  高復興從小生活在鄭州,家就在二七塔向西一公里的地方,童年記憶裏,鄭州最寬的馬路解放路還是個半截馬路,如今鄭州的變化讓他恍若隔世,繪畫的大石橋位置,畫作上的風景早已灰飛煙滅,人們更為熟悉的是矗立的立交橋。

  最近,高復興正在籌備自己的畫冊,這個雪景故事被他寫入其中。他覺得,相比畫作裏的城市風景,城市人的溫情同樣讓他更加感到溫暖和懷念。

  ◆開封龍亭水彩小畫裏的大變遷

  上世紀60年代,從開封美術學校畢業的王福利留校任教,他經常利用業餘時間漫步在開封古城創作。

  那是在深秋的五點鐘左右,暮色初顯,光澤溫和又豐富,附近工廠下班的工人們或步行或騎車從緊挨著龍亭的路上經過,湖泊水影中晃動著他們的身影。這個黃昏前的靈動瞬間,打動了背著畫夾路過的王福利,他在湖東岸邊支起畫架,開始寫生。

  這幅王福利1973年創作的《龍亭東山》,畫面雖然是靜止的,但和照片相比似乎有了血肉,能調動了人們的感受,仿佛隱隱約約中聽到自行車鈴的聲音,以及下班工人們三三兩兩的笑聲,盪漾的秋波似乎是畫家情緒的表現。

  近些年,每逢菊花節,王福利都會拿著相機到龍亭拍點照,但時過境遷之後,畫中的感覺再也找不到了。畫幅裏不多的景致,許多都已經走入了王福利的記憶中:緊挨著龍亭的這條馬路現在已經沒有了,當時孤立的龍亭如今早已被碩大的龍亭公園包圍著,周邊樹木鬱鬱蔥蔥,已經掩蔽了大半個龍亭的身軀;紅白色的公共汽車是1路公共汽車,從火車站開往體育場方向,當時的開封的公交線路只有兩三條;湖泊上如今新建了一座橋,下面疏浚的禦河如今直接通往鐵塔公園。如果他不主動説,人們可能不會知道畫中的電線桿其實是木質的。

  和當今許多年輕畫家喜歡自然風光不同,當時的畫家們還鍾情于畫工廠,機器轟隆冒著煙囪的工廠帶給他們的是生機勃勃的感受。光開封化肥廠,王福利就去了五六次,廠裏領導聽説是來創作的都很支持,有工人幫忙搬來凳子,提供茶水。

  “如果生活感動不了你,你畫不成。”王福利堅信繪畫是“有感而發”的藝術,“每每看到心動的情景,真是手忙腳亂光想表現出來,所謂的靈感一過時間就感覺沒有了,有時候繪製時手都會激動地發抖,著實被這個生活中的東西感動了”。

  王福利的畫板上出現過鐵塔、龍亭、相國寺等開封主要景觀。發展讓城市有了新面貌,但在他看來,有些東西不太適合入畫,比如在古建築旁邊出現巨幅廣告牌、不銹鋼欄杆,“這種情景會感覺有些‘假氣’,很難打動人,難以喚起畫家想要表現的衝動”。

  老畫家們希望城市在發展中也能注重和諧的美感,讓一代代畫家將目光投向所生活的城市,將美好的詩情畫意永駐。(策劃體娛文創部執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文 許俊文 攝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