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盾構TBM大數據中心工作場景。尹江勇 攝
河南日報訊:10月15日,汕頭,一台國産盾構正在蘇埃通道工程的地下深處全力掘進;1600余公里外,鄭州,在盾構TBM大數據中心的監控大螢幕上,這臺盾構的工作狀態、工作數據正通過一個個介面巨細無遺地顯示出來。
“國內生産的每一台盾構,都安裝了上千個感測器,可以即時將設備狀態、施工環境等重要數據,發送到我們自主研發的盾構TBM工程大數據平臺上,從而實現數據採集分析、遠程監控等重要功能。”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總工程師李鳳遠告訴記者,這一成果標誌著我國盾構行業信息化、智慧化建設實現了一次重大突破。
盾構TBM是用於隧道、地鐵等工程施工的高端裝備,近年來在國內迅猛發展,産量已達到1800余臺。“為了解決多廠家、多類型盾構TBM數據採集難題,我們必須儘快提升盾構TBM行業領域的信息化、智慧化水準。”李鳳遠説,為此,盾構及掘進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投資上千萬元硬體成本,打造了這一集施工生産、裝備檢測、數據挖掘及科研應用於一體的大數據應用平臺。
“該平臺試運行一年來,已經接入了國內外各企業、各類型的盾構160余臺,其中20余臺分佈於以色列、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李鳳遠介紹,來自各施工現場盾構設備的大數據,通過平臺的各類功能模組,解決了諸多難題。
比如工程管理。過去,施工管理人員必須經常到隧道內檢查工程進度,下一次現場至少兩個小時。現在,施工管理人員打開手機APP,就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工程進度和工程狀態。
比如風險預警。地下施工環境極其複雜,以前工人只能靠經驗避免隱患。現在,盾構施工中遇到高風險狀況,工作人員馬上就會收到預警提示。
比如設備選型。每一台盾構都要根據施工環境“量體裁衣”,因此設備選型一直是工程中的一道難題。現在,海量歷史數據可以為專家提供決策輔助,很快選出合適的裝備並指導生産。
據了解,目前該平臺已獲得了30余項知識産權,並先後榮獲工信部2017年百家大數據優秀案例、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2017年互聯網發展最佳案例。李鳳遠表示,隨著平臺功能的不斷增強、大數據採集的日益豐富,盾構大數據平臺將會越來越“聰明”,為未來最終實現“智慧盾構”及“智慧掘進”目標奠定堅實基礎。(記者 尹江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