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風”的小劇場戲曲看過嗎

2018-10-29 16:50:32  來源:大河報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小劇場淮劇《畫的畫》劇照

  跳著海草舞的“抖音風”戲曲你看過嗎?正在駐馬店舉行的“天中杯”第八屆黃河戲劇節上,上海淮劇團參演的小劇場淮劇《畫的畫》讓人眼前一亮,不僅收穫年輕觀眾喝彩,連白髮老年觀眾也拍手叫好。近年來,小劇場戲曲正成為北京、上海流行的新戲曲形式,通過貼近時代審美風尚的小劇場,不少青年人也開始迷戀上了戲曲。在小劇場話劇逐漸升溫的鄭州,小劇場的舞臺能否也颳起“戲曲風”?

  小劇場淮劇《畫的畫》讓年輕觀眾驚嘆

  開場時,扮演“生旦淨末丑”五個不同行當的主演們,配合著時尚的電子樂亮相,謝幕時還跳起了“海草舞”和街舞。看完小劇場淮劇《畫的畫》,有年輕觀眾驚嘆:“戲曲原來還可以這樣玩!”

  該劇通過一個小縣官面對新皇下旨尋找《逐鹿中原》古畫,聞風而動,不惜向皇上立下“生死狀”,從而引發了一連串可笑可悲可嘆的故事,詼諧幽默。演員“戲裏戲外”地演繹了性格迥然不同的劇中人物,反差極大,戲裏是身段、唱腔講究的傳統戲曲,戲外則是不時蹦出時髦流行語的時尚表達。

  演出前,上海淮劇團副團長、編劇管燕草還擔心地對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説:“這種探索性的呈現,不知道河南的觀眾能不能接受。”不過80分鐘演出結束之後,看到觀眾朝舞臺豎起大拇指,她長舒了一口氣。

  這部洋溢著青春色彩的淮劇新作,已經是管燕草擔任編劇的第二部小劇場戲曲。“這部劇就是為年輕人量身打造的。”她説,在劇本和舞臺設計上,都偏向年輕人的審美,故事節奏緊湊,情節環環相扣,傳統的大段唱只在高潮部分展現。

  將年輕觀眾吸引到劇場聽戲,是管燕草和同事們做小劇場戲曲的目的,“由於年輕人沒有看戲曲的習慣,而傳統戲曲劇目針對的是成熟觀眾,對零戲曲欣賞基礎的年輕人來説有一定門檻,小劇場戲曲的探索是用年輕人的審美,吸引他們來感受戲曲的魅力”。

  河南也有小劇場豫劇

  新潮的小劇場戲曲,在河南並不算是新鮮事,因為早在十年前河南就已經有了小劇場豫劇的嘗試。

  豫劇名家盛紅林是“吃螃蟹的人”之一,因為對魯迅小説《傷逝》情有獨鍾,他一直希望將其搬上戲曲舞臺,並想借此探索出一條新路子,吸引年輕觀眾看戲。

  2008年,盛紅林找到河南首部小劇場話劇《福兮禍兮》的導演李利宏商量。李利宏看到這個題材,覺得非常適合小劇場來表現。彼時的盛紅林並沒有接觸過小劇場,“戲曲有程式化的東西,小劇場也有自身的風格特點,剛開始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

  小劇場豫劇《傷逝》的確邁出了多個探索的腳步:既有傳統戲曲的核,也融入了其他姊妹藝術,劇中子君的扮演者盧君還是一個戲歌雙棲演員;音樂在傳統戲曲元素的基礎上,引用了南方民歌小調;配器借鑒了音樂劇交響化的手法;唱腔上也做了新的嘗試。

  盛紅林在劇中扮演了涓生,時而又跳齣戲外成了解讀者,將旁白、演員合二為一。這部探索性十足的作品很快在國內多個戲劇節上大放異彩,多次獲獎。

  最讓盛紅林欣慰的是,該劇深受年輕觀眾的歡迎。這部作品曾作為河南“高雅藝術進校園”演齣劇目到多所高校演出,每次演出結束,總會有一些大學生跑到舞臺上和主創們交流。最讓他記憶猶新的是,有一個大學生激動地感慨:“我從沒有聽過戲曲,沒想到豫劇竟這麼好聽!”

  “戲曲是可以緊跟時代的。”《傷逝》的成功讓盛紅林發現了小劇場的獨特魅力,“演員和觀眾是近距離的交流,在題材內容上和年輕人審美接近,容易産生共鳴,讓年輕觀眾感到很親切。”

  青年戲曲演員的實驗場

  事實上,探索小劇場戲曲正成為一些戲曲院團鍛鍊青年演員的重要途徑。

  《畫的畫》的表演團隊全部由80後構成,其中還包括了3位95後的新生代演員。小劇場實驗性的魅力激發著年輕人的熱情。由於團裏排練廳緊張,年輕的《畫的畫》團隊就趁晚上下班後排練。

  “我們作為年輕戲曲演員,也希望通過小劇場,贏得未來的觀眾群。”1996年出生的徐星辰是團隊中最年輕的演員,“希望戲曲的真功夫和時尚酷的元素融合,能吸引年輕觀眾,讓古老的戲曲始終有活力”。

  年輕的主演們還通過微博等社交媒體與觀眾緊密互動。“大家都有自己的一批粉絲,有的粉絲經常會學唱一段淮劇發給他們讓他們點評指導。”管燕草記得,一次在一個大學演出了70分鐘的小劇場淮劇《孔乙己》,結果觀眾熱情的提問就用了90分鐘。

  參加各大戲劇節時,盛紅林常和其他院團交流,他發現,許多院團都有鼓勵青年人探索小劇場戲曲的意識。“在一些大的院團,年輕人機會確實少些,但年輕人有想法,他們熱愛這份事業,願意嘗試自己的創意,所以院團包括各類文化基金也樂於為他們提供幫助。”

  主演少、成本低是小劇場戲曲的優勢,《畫的畫》團隊加上舞美、音響、導演等,到河南參加演出的也只有15個人,這相比一台大戲人少了許多。但小並不意味著簡單,更多情況下需要更精緻。

  盛紅林説:“小劇場除了和觀眾更親近,在藝術創作上要求也不低,凝練度要高,現代意識要強,且形式不失時尚,想做好並不容易,非常鍛鍊人。”

  保證原汁原味的唱念做打

  “做小劇場戲曲,我們是‘戲字當頭’,原汁原味的唱念做打是支點,在唱腔、身段上一點不破格。”《畫的畫》副導演譚昀強調,一方面要堅守戲曲底線,不能毫無顧忌地天馬行空;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小劇場注重探索的特點,因而必須在戲曲的基礎上提煉實驗性,將兩者銜接得恰到好處。

  近年來,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小菊一直關注著小劇場戲曲的發展。她總結説,小劇場戲曲的特點是短小精尖,更符合現代理念,如今也已經涌現出一批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原創精神的戲曲革新領先者。“由於空間需求小、演員少,製作成本相對低,小劇場戲曲吸引了越來越多個人和專業藝術機構投入其中。在審美觀念和趣味方面,也深受年輕群體歡迎,率先在京、滬等地尋求突破,並取得了一定成績。”

  有專家認為,小劇場戲曲自身的年輕受眾群體,具有一定的消費能力,這對於戲曲的商業化演出可起到探索助推作用。尤其是對於尚在培育購票看戲習慣的鄭州來説,小劇場戲曲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看了《畫的畫》演出之後,著名劇作家齊飛感到很新鮮,他説:“藝術就需要多樣化,觀眾審美也需要多樣化,小劇場戲曲從形式到內容都具有實驗性,河南豫劇當然可以去探索。”

  由於演出任務較重,盛紅林在不斷尋找合適的年輕演員,希望將《傷逝》經常性演出,“以後有機會,我還會搞一些小劇場戲曲劇目”。

  河南豫劇院青年團副團長關效宇也坦言,他們也考慮過小劇場戲曲,只是由於團裏有多個大戲項目在推進,所以暫時還沒嘗試,“但如果將來有好的劇本,青年演員都樂於去嘗試”。(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實習生 劉袁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