郟縣:讓紅牛産業帶動群眾“牛”起來

2018-11-14 10:18:16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河南好項目-圖片(頁面標題:紅牛産業帶動致富)】郟縣:讓紅牛産業帶動群眾“牛”起來

  平頂山瑞寶紅牛肉業有限公司現代化的牛肉分割車間

【河南好項目-圖片(頁面標題:紅牛産業帶動致富)】郟縣:讓紅牛産業帶動群眾“牛”起來

  郟縣紅牛在運動場上“曬暖兒”

【河南好項目-圖片(頁面標題:紅牛産業帶動致富)】郟縣:讓紅牛産業帶動群眾“牛”起來

   郟縣紅牛節,體格選拔獲獎紅牛

  11月7日,位於郟縣堂街鎮上李村雲前山上的紅牛養殖基地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再過幾天,千頭紅牛將“落戶”這裡,輻射帶動周邊村落進行有機糧食、蔬菜及林果種植,形成集紅牛養殖、綠色農産品種植和銷售于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産業鏈條。

  與此同時,位於姚莊鄉解莊村、堂街鎮小謝莊村、安良鎮安西村,3個總出欄量4000頭的紅牛養殖場也在緊鑼密鼓推進,為郟縣紅牛的擴群增量打下堅實的基礎。

  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因原産于郟縣、且毛色呈紅色而得名的郟縣紅牛,是全國八大優良黃牛品種之一,被農業部列入《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近年來,郟縣充分利用郟縣紅牛這一資源優勢,打造郟縣紅牛特色産業,通過政策引導、龍頭帶動、金融支持,推動傳統低端的紅牛産業向綠色健康的高端優勢産業發展,使其成為鄉村振興重要著力點。

  1

  昨天的農耕文明

  “頭如罐,眼如蛋,耳如扇,龍門角真好看,叫喚一聲二里半。前胸放下鬥,後檔放下手。老虎脖子石磙腰,木偶蹄子白尾梢。”這是群眾對郟縣紅牛形象的描述。

  作為我國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地方優良黃牛品種,郟縣紅牛在襄城、禹州等地均有分佈,但核心主産區郟縣的紅牛優勢尤為突出。中國畜牧業協會牛業分會會長許尚忠説,郟縣紅牛是老祖宗培育出來的珍貴品種。體質結實、結構勻稱、肌肉豐滿,耐粗飼、易餵養、抗病力強、繁殖率高,肉質紅潤且大理石花紋明顯,肉用性能好、皮革柔韌,遺傳性能穩定。

  本是同根生,緣何郟縣的紅牛獨勝一籌?郟縣畜牧局黨組書記、局長祁增芳介紹,郟縣地處南暖溫帶南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天然牧草種類繁多,加之農業生産較發達,作物種類多,飼料來源廣,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飼養方式,使牛只長期得到豐富的營養與良好的鍛鍊。

  作為古老的良牛品種,郟縣紅牛的養殖可追溯到上古時期。《詩經·信南山》曰:“祭以清酒,從以骍牡,享于祖考。”(“骍牡”即指紅公牛)《禮記·檀弓上》亦有記載:“周人尚赤,大事斂用日出,戎事乘騵,牲用骍。”

  一直致力於郟縣紅牛品種保護和開發的平頂山瑞寶紅牛肉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書岐告訴記者,西周時期,紅牛是國家物質與精神文化的象徵,作為國家祭天祈福的媒介,必須要精選優質紅牛,由此,經過千年的品種選優、體型選優、毛色選優,郟縣紅牛無形中也得到了發展和品種優化。

  在郟縣,養殖紅牛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傳統。“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當地百姓以耕作為主,作為役肉兼用的黃牛品種,郟縣紅牛存欄高峰時達26萬頭。”縣畜牧局副局長雷曉廷説。

  然而,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郟縣紅牛役用性能的退出,郟縣紅牛肉用性能的開發利用未能及時跟上,致使養牛比較效益降低、郟縣紅牛的飼養量持續下降。據統計,到2017年年底,郟縣紅牛的存欄量不足5萬頭。郟縣紅牛産業面臨生存危機,郟縣紅牛經濟紅燈頻閃。

  2

  今天的産業開發

  11月12日,平頂山瑞寶紅牛肉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場內,數百頭紅牛悠然自得地在活動場上聽音樂、做運動、曬暖兒。“它們的飼料可非同一般,吃的是澳洲大麥、東北玉米,配以大棗、中草藥增強免疫力,輔以花椒調味。”該公司總經理白剛鋒説。

  作為平頂山肉牛産業化集群的龍頭企業,平頂山瑞寶紅牛肉業有限公司經過8年時間的反復試驗,2016年成功培育出優質雪花型郟縣紅牛“瑞寶紅牛”,其肉質被行業內普遍公認可達國際公認的A4、A5最高級別。

  “普通牛肉一公斤50多元,而我們A3級別以上的雪花牛肉一公斤可以賣到700元以上,到餐飲環節每公斤銷售價格達到3000元以上。”李書岐告訴記者,好東西從來不缺市場,訂單紛至遝來,但礙于眼前養殖規模的局限而不敢接。

  必須改變傳統役用的飼喂方式,採用科學飼養,擴群增量,推動紅牛産業由傳統低端向綠色健康的高端優勢産業發展,打破日本和牛神話,開創中國本土黃牛品種的高端品牌,這不僅是李書岐的心聲,也是郟縣眾多紅牛養殖戶的迫切願望。

  今年以來,郟縣吹響發展紅牛産業“衝鋒號”,成立了以縣長任指揮長的郟縣紅牛産業指揮部,制訂了《郟縣紅牛産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以綠色發展為主線,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以特色優質高檔牛肉開發為抓手,圍繞建設一個園區(郟縣紅牛産品深加工産業園)、三個産業帶(東南部紫雲山、西部蓮花山、西北部大劉山)、100個養殖小區及紅牛文化建設,建立飼草飼料、母牛繁育、肉牛育肥、紅牛交易、屠宰加工、文化宣傳等全産業鏈條,打造郟縣紅牛技術支撐、融資擔保、冷鏈物流銷售、互聯網銷售等系列化産業體系。

  由此,一場振興紅牛産業的生動實踐在郟縣迅速展開:

  以保種築牢根基,成立郟縣紅牛基因庫,完成郟縣紅牛活體保種任務,建立完整的譜係檔案資料。

  以擴群增大規模,擴建郟縣紅牛良種繁育中心,建立以分戶繁育為主的郟縣紅牛基礎母牛群,充分利用原有肉牛養殖項目,新建大規模標準化育肥場。

  以龍頭打造品牌。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建立企業産品標準體系,支持加工企業建立銷售渠道,開拓銷售市場,打響優質高檔牛肉産品品牌。

  以機制保障發展。縣政府定期召開聯席會議,解難題,破瓶頸,把各鄉鎮發展紅牛産業作為政府考核目標;建立融資平臺,增加信貸投入,探索發展郟縣紅牛政、銀、擔、保、投五位一體的支農機制和投資模式;由政府出資,對群眾養牛、品種改良給予適度補貼。

  以文化鑄造靈魂。挖掘郟縣紅牛歷史文化、品牌文化、工藝製品文化,發展郟縣紅牛節日經濟,打造集旅遊、觀光、餐飲于一體的郟縣紅牛旅遊文化。

  一系列産業措施的出臺,形成由上而下的發展合力。目前,郟縣已建成國家級保種場1個,年出欄300頭以上育肥場83個,有養殖專業村36個,養殖專業戶97戶。

  3

  明天的支柱産業

  每天來到自家牛棚察看50多頭紅牛,是郟縣安良鎮峰劉村養殖大戶李自壘最快樂的事情。10年間,從育肥為主到自繁自育,李自壘3萬元投資起步,如今凈賺250多萬元。

  和李自壘一樣,嘗到養殖紅牛甜頭的還有安良鎮段溝村貧困戶張偉斌。去年,靠貸款他買了7頭育肥紅牛,年底賣了2頭,凈賺萬把元。“今年村裏又成立了紅牛合作社,可以提供技術指導、飼養管理、統一收購等服務。這樣幹下去,明年一定能脫貧。”張偉斌説。

  按照“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場+村委會+農戶”的模式,郟縣搭建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以發展紅牛産業帶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讓更多當地群眾牛起來、富起來。同時,結合脫貧攻堅工作,又推出了務工、認領、自養、代養等4種扶貧模式,用雪花型郟縣紅牛的超額收益,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據了解,龍頭企業平頂山瑞寶紅牛肉業有限公司已實現帶貧115戶。

  “我們將把郟縣紅牛作為特色農産品優勢産業、縣域經濟重點産業、脫貧攻堅主導産業、鄉村振興支柱産業。”縣長丁國浩説,“未來3至5年,我們將實現郟縣紅牛存欄量10萬頭,産值50億元,建立起郟縣紅牛現代化的全産業鏈條,打造出中國本土的、民族的、高端的肉牛品牌。”(平頂山觀察記者 張建新 張宏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