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立體化要求 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

2019-02-25 17:07:12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趙瀅溪

  隨著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我國農業逐漸由“平面化農業”向“立體化農業”轉變。上世紀90年代之前,我國農業基本上屬於“平面化農業”,農産品品質市場需求層次、農業經營主體類型、農業經營方式單一,農業産業鏈條較短,農業功能和增值途徑也相對單一。90年代之後,隨著國民經濟快速提升,國民收入和消費層次拉開,農産品市場需求呈現層次化、多樣化特點,農業經營主體也呈多元化,由小農戶為主體向以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合作社和小農戶等多种經營主體共存轉變,農業經營方式由全國大一統的小規模家庭經營向多種方式的規模化和産業化經營發展,農業産業鏈條不斷拉長延伸,農業一二三産融合也在深化拓展。當前,農業發展由數量供給向品質供給轉變,由物質生産向服務增值拓展,農業發展外延不斷拓展,內涵更加豐富,已完全由過去“平面化農業”向多維度“立體化農業”轉變。

  加快推動“立體化農業”發展,迫切需要所有涉農工作者摒棄“平面化農業”發展理念和思路,全面認識“立體化農業”的發展特點、規律和要求,按照“立體化農業”的視角和思維重新審視、研究和評判農業發展的優劣勢,明確發展方向和發展定位,確定發展重點,科學探索適宜的發展策略。

  一要切實轉變發展理念。“平面化農業”是相對簡單的農業,解決好“發展什麼”和“在哪兒發展”基本解決了農業發展的主要問題。而“立體化農業”除了解決好這兩大問題外,還要解決好“為誰發展”“依託誰發展”和“怎麼發展”等問題。要按照“立體化農業”發展的特點和要求,找準發展定位,明確産業發展重點,統籌推進農業産業體系建設,推動農業發展各産業、各部門、各環節、各功能協同,實現高效率和高品質發展。

  二要紮實做好研究和規劃。“立體化農業”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規律和特殊性,為順應“立體化農業”發展要求,必須組織力量加強對我省農業發展問題的研究,研究清楚今後我省各個主導和特色農業産業如何應對市場層次化、多樣化需求問題,如何構建符合社會需求的産業結構、空間佈局、産業體系和增值途徑,如何提供政策保障。以小麥産業為例,我省高、中、低品質層次的小麥適宜區域、發展規模、發展主體、産業體系、發展策略、保障政策等都應研究清楚,並在研究的基礎上做好産業發展規劃,從而指導我省農業提升對市場的適應性,提高産業發展品質和效率。但是,當前農業研究和規劃多是建立在“平面化農業”研究和規劃的基礎上,對産業體系化研究不夠,從立體化視角對農業研究得更少,對“立體化農業”時代的現代農業發展的指導作用不強。

  三要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立體化農業”發展,要求政策目標更加明確,重點更加突出,體系更加完善,施策更加精準,必須明確政策支持市場定位、區域重點、依託主體、發展路徑、支持方式等內容。但是,當前推進農業發展的政策協同不夠,部門分割、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問題較多,政策目標不夠清晰,支持範圍和內容過於寬泛。“立體化農業”一方面要求政策的針對性更強,另一方面要求政策體系構建更加完整,要求各部門的政策措施協同配套、緊密銜接,形成目標一致的完整的産業發展政策體系。要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按照需求導向、品質導向和綠色導向,完善政策體系。

  四要加快構建産業體系。立體化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是指適應不同層次、多樣化市場需求的生産體系、産業體系和經營體系。只有將生産高品質的生産主體與加工、行銷高品質的加工主體溝通銜接,形成一體化生産經營體系,構建高品質農業發展産業體系,才能推動高品質農業發展。同樣,高品質農業是整個農業發展的風向標,對整個農業發展形成示範帶動作用,引領中、低檔農業生産根據市場需求變化。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消費轉型,中低端農業向高品質農業發展轉型是大勢所趨。高品質農業佔整個農業的比例高低是評判農業發展品質的重要標準,也是農業競爭力強弱的重要標誌。建立立體化的現代農業體系,就是要加快提升自身應對中高端市場需求的能力,由中低端産品農業向中高端産品農業推進和發展。

  五要建設好人才和技術支撐保障體系。在“立體化農業”背景下,由於市場需求的層次化和多元化,農業發展呈現差異化、多元化和多樣化的特點,對産業技術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生産大眾農産品的技術要求不高,但是生産有機、綠色專用優質農産品的生産技術要求就比較高;大規模農業生産基地要求的農業技術主要是以生産為主的單項技術,但具有生態循環和休閒觀光功能的農業産業園要求的技術體系就比較複雜。因此,必須加快培養適應不同發展要求的技術人才、規劃創意人才和經營管理人才群體,加快研究適應不同層次、不同類型農業發展需求的技術,加快技術儲備,形成完善的技術體系,支持“立體化農業”全面發展。(河南省農科院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研究員 張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