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經濟催動商業紅利 鄭州地鐵網絡化商圈多元化

2019-05-22 10:42:01  來源:鄭州日報  責編:劉徵宇

  隨著地鐵5號線“環線”的到來,鄭州地鐵網絡逐漸形成,地鐵經濟帶來的商業紅利也將持續釋放。

  近年來,鄭州城市發展進程加快,商場、購物中心不斷涌現。如今,地鐵5號線與地鐵1號線、2號線串聯起鄭州多個商業體,為周邊商業的發展帶來諸多機遇,促使新商圈快速崛起。專家認為,“地鐵+商業”時代,鄭州商圈正在重塑,區域多元化商業格局加速呈現。

  商家:多業態佈局加速

  目前,鄭州三條地鐵線路的交叉運行,激活了地鐵沿線的商業氛圍,為商業帶來新一輪發展機遇。當然,隨之而來的還有挑戰與競爭。

  “之前我們面對的主要是周邊三公里左右的客戶群,考慮的主要是這類客群的消費習慣、消費需求等。而地鐵帶來了更多區域的市民,也拉近了我們與其他商場的距離,在此情況下,競爭加劇。” 殷亮説,這對從業者的專業度和商場挖掘客戶的敏銳度是一個考驗,地鐵沿線商場的業態和品牌或許將迎來一波升級。

  毫無疑問,在地鐵時代,提升客戶粘合度、滿足客群需求是各個商場面臨的主要課題。“在吸引更多人來的同時,也需要打磨好內功,積累更多穩定客戶。” 熙地港相關負責人介紹,將繼續深耕周邊穩定用戶,開拓更多潛在的用戶,同時,在購物環境、購物服務等體驗環節發力,提升細節感受。並將爭取引入更多獨有品牌、業態,開展獨特、有趣的活動,不斷為顧客創造驚喜。

  此外,圍繞地鐵5號線帶來的巨大客流聚集效應,新田360綠地新都會店也將加快項目佈局。目前,新田360綠地新都會店項目呈現出來的體量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按照規劃,新田360綠地新都會店三期將於明年開業,屆時會引進一系列輕奢品類以及差異化品牌,逐步形成具備輕奢、美粧、快時尚、餐飲、兒童、家庭、運動等多品類多業態的完整商業體。增強客戶粘性,吸引更多潛在客戶。

  市場:多點多元格局漸顯

  地鐵拉近了城市距離,擴大了各個商圈的輻射半徑。正如廣大商業人士所言,地鐵5號線串聯了鄭州主城區及沿線的大學路商圈、航海路商圈、花園路商圈等,讓消費者前往商場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化,為商場發展帶來機遇,與此同時,也將助推鄭州單一集中的商業格局加速裂變,向周邊多點分散。

  “説起鄭州商圈,目前,主要還是二七商圈和花園路商圈,商圈較少,這與鄭州城市發展速度很不對稱。”鄭州瀚海璞麗中心項目總監殷亮説,如今,地鐵線路的增加,有望促進形成新的商業圈,城市商業將加速外擴,多點分散化商業格局逐步凸顯。

  “隨著地鐵線路的豐富,商圈本身的位置優勢將被縮小,一些商場將因為地鐵的到來煥發出新的活力。”熙地港鄭州購物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地鐵+商業時代,消費者會更加注重商場本身的‘硬實力’和‘軟服務’。更能滿足顧客消費需求的品牌及業態組合、更具吸引力的活動、更優質的服務,將成為顧客選擇商場的標準。”

  據了解,地鐵沿線一直是商家必爭之地。地鐵線路增多將使地鐵周邊商業價值逐漸凸顯,城市串通串聯增強了市民尤其是年輕人的流動性,從而帶動商業價值。

  司曉偉説,從北京、上海、香港等其他城市來看,地鐵站帶動周邊商業發展是必然。此次三條地鐵線路的串聯,將讓城市各個區域變得更近,進一步改變大家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不再因為距離而選擇商場,將更加看重商場業態、價值。同時,商業也會圍繞地鐵線路向外分散、延伸。

  現狀:地鐵客流紅利釋放

  “之前逛街一般都是去家附近的的商場,自從有了地鐵 1號線、2號線,緊鄰地鐵站點的商場成了自己的日常‘打卡’地。”市民小劉告訴記者,一些地鐵和商場還實現了無縫連接,有商場和地鐵站點的通道,在地鐵站裏就可以直接進入商場購物,非常方便。在小劉看來,鄭州地鐵5號線的運營,讓她購物消費有了更多新選擇。

  地鐵給商場帶來的最直觀的利好就是客流增長。記者走訪發現,在地鐵人民路站、會展中心站、二七廣場站、關虎屯站、東風路站,巨大的人流量為周邊商場帶來了可觀的客流,丹尼斯人民路店、正弘城、360國貿店等成為切切實實的受益者。而地鐵5號線開通後,緊鄰站點的熙地港、新田360綠地新都會店、二七萬達客流量也增長明顯。

  熙地港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地鐵5號線圈起鄭州多個人口密集的區域,並且與現有1號線、2號線交叉換乘,豐富且拓展了消費者到達熙地港的交通方式,客流有望持續增加。據介紹,5號線開通當天,熙地港同步上線眾意西路地鐵站免費接駁巴士,解決消費者從地鐵站到熙地港的最後一公里,挖掘地鐵+商業紅利。

  “自地鐵2號線開通之後,新田360國貿店大概每天增加了幾千人的客流量,據此預估,360綠地新都會店每天客流增長量至少千人。”新田集團副總裁河南鄭州國貿商業有限公司總裁司曉偉認為,地鐵線路的豐富將拉動周邊商場營業額,助推鄭州商業發展。(記者 蘇立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