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縣馬村鄉張王莊村集體經濟托起“寶盆鄉”

2019-05-30 10:31:07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劉徵宇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打造更多‘顏值高’的特色村莊,讓群眾在奔小康的路上越過越舒心。”

  5月28日一大早,舞陽縣馬村鄉張王莊村村民王瑞玲就在村口的蔬菜大棚基地裏忙碌起來:“一天60元,除去休息日,一個月下來有1500元收入,不出遠門就能掙到錢,還不耽誤照顧家裏,挺好的。”

  家裏有個病號的王瑞玲生活一度艱難。去年,村裏安置夫婦倆到蔬菜大棚基地務工,再加上土地流轉收益等,全家收入3萬多元,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鄉親們得了實惠,我這個書記腰板也硬多了。”張王莊村黨支部書記黃俊旗説。去年通過發展蔬菜大棚,該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0多萬元,是2016年的10倍還多。利用這些錢,張王莊添了綠植、建了遊園,還購買了健身器材,村民們的笑容越來越多。

  記者走訪時發現,像張王莊村這樣走上“發家”路的村子,在馬村鄉不是“孤例”。集體經濟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比比皆是,任橋等3個村,更是突破了30萬元;截至目前,全鄉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全覆蓋,年收入均在5萬元以上。各村集體經濟壯大,加上招商引資成績突出,馬村鄉得了個“寶盆鄉”的美譽。

  但在前兩年,這裡還是全縣的“洼地”。2018年,舞陽縣在我省省定貧困縣中率先摘帽的時候,馬村鄉29個行政村有22個“家底”基本為零。産業薄弱,脫貧成效就難以穩固,鄉村振興更難有支點,這讓當地黨委政府壓力很大。經過多方考察論證,馬村鄉把大棚蔬菜種植作為“突破口”。

  2018年年初,馬村鄉政府統籌整合扶持資金300多萬元,引導各村集中流轉土地近2000畝,成立産業示範園、建設標準化大棚96座,採取返租倒包的形式,由鄉里引來的專業化種植合作社和管理團隊統一經營。“每畝土地租金800元/年,每座大棚租金4000元/年,收益通過折股量化分給各村。”園區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的目標是擴大到3000畝。”

  針對各村不同的實際,馬村鄉因地制宜,推動産業全覆蓋:村集體經濟零收入的行政村,以土地入股,參與經營;剛摘帽的貧困村,用扶持資金搭建蔬菜大棚,出租給合作社使用;基礎條件好、班子凝聚力強的村,與合作社攜手共同發展。

  “鄉政府組織協調,村‘兩委’整合閒散土地,我們就能集中精力把菜種好,讓更多群眾受益。”舞陽縣新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師新周告訴記者,他們已經與山東壽光一家公司建立合作關係,在園區實現了“訂單種植”,把市場風險降到最低。

  “‘種菜’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下一步,我們將重點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打造更多‘顏值高’的特色村莊,讓群眾在奔小康的路上越過越舒心。”馬村鄉黨委書記王二星説。(記者 歸欣 通訊員 彭亞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