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聚焦黃河生態帶】探訪大國工程——“萬里黃河第一壩”

2019-06-15 16:46:00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陳夢楠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萬慶麗 實習生 張俊洋):6月14日,“聚焦黃河生態帶 見證出彩河南”網絡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了“天鵝之城”三門峽市,參觀了三門峽水利樞紐。三門峽水利樞紐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黃河上興建的第一座以防洪為主、綜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為“萬里黃河第一壩”。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哺育了華夏文明,同時也因善淤、善決、善徙成為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新中國成立後,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國家首先考慮的就是根治黃河水患,於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在黃河中游興建了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管理運用59年來,通過兩次改建和三次運用方式的調整,探索出“蓄清排渾”的成功運用方式,為多泥沙河流水庫管理運用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經驗。

【壯麗70年·聚焦黃河生態帶】探訪大國工程——“萬里黃河第一壩”

三門峽黃河大壩 攝影 張俊洋

【壯麗70年·聚焦黃河生態帶】探訪大國工程——“萬里黃河第一壩”

採訪團在壩下合影留念 攝影 張俊洋

  三門峽水利樞紐建成以來,始終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助力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併為下游兩岸人民提供灌溉供水。黃河中下游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主産區,三門峽水利樞紐每年利用淩汛和桃汛蓄水,為下游春灌保持了約10億立方米的蓄水量,對黃河中下游農業灌溉、確保農業穩産高産發揮了積極作用。

摘要:

  除了防洪和灌溉的功能之外,提供清潔的水電能源也是三門峽水利樞紐的主要功能。1973到1978年,三門峽水電站安裝了5台單機容量為5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大大緩解了豫西地區乃至河南全省電力供應緊張的局面。到1997年末,三門峽水電站共裝機7台,總容量達到45萬千瓦,跨入國家大型水電站行列。

  作為新中國治水史上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這座寄託黃河變清夢想、肩負黃河防洪減淤重任的大國工程,將在黃河防洪、防淩、供水、灌溉、調水調沙等社會公益性任務中繼續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繼續為新中國水利建設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