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譜寫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在“中國共産黨的故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專題宣介會上的致辭
(2019年6月28日上午,蘭考焦裕祿幹部學院)
王國生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中國有句古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幾天,看到這麼多國家的政黨、政治組織領導人和代表遠道而來,一同分享中國共産黨的故事,一同感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我們感到由衷的高興。首先,我代表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和1億河南人民,向各位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宋濤部長,向中聯部和兄弟省市給予河南工作的關心支持,表示誠摯的謝意!
昨天下午,各位朋友參觀了有關鄉村振興的展覽;昨天晚上,部分嘉賓參加了中聯部舉辦的“中國共産黨的初心和使命”主題宣講會;今天,大家來到蘭考考察,這裡孕育了焦裕祿精神這一中國共産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來過、親切關心指導的地方。2014年,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把蘭考作為他的聯繫點。總書記指出,我聯繫蘭考,就是希望通過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正能量。大家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就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夠領導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不斷走向輝煌?為什麼能得到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首先,我們黨有毛澤東、鄧小平、習近平這樣的偉大領袖;在黨的領導下,我們還培養了一大批像焦裕祿同志這樣的優秀共産黨員和黨的幹部。在焦裕祿同志身上有“三股勁”,即對群眾的親勁、抓工作的韌勁、幹事業的拼勁。我理解,所謂“親勁”,就是要站穩人民立場,心中始終裝著老百姓,像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那樣,“什麼是共産黨?共産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黨在群眾中的根扎得有多深,我們的執政基礎就有多牢。所謂“韌勁”,就是要堅守初心,一輩子為老百姓辦好事,為老百姓服好務。所謂“拼勁”,就是拼上命幹工作、拼上命幹事業,像老一輩革命家陳雲同志解釋什麼叫做“奮鬥到底”時説的那樣,就是奮鬥到死。今天,通過這些活動,各位朋友對中國共産黨的故事、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實踐,都已經有了現實的感受。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國各項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從根本上説,都源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笑臉一天比一天更加燦爛,正滿懷信心地向著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邁進。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中國共産黨思考並致力於解決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共産黨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積極推進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努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河南是中國農業大省,將近5000萬人生活在鄉村。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河南視察指導,強調要著力做好農業農村農民工作;今年中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河南代表團審議,強調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三農”工作。河南省委牢記總書記囑託,充分發揮我們黨的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在推動鄉村振興中,優先考慮幹部配備,優先滿足要素配置,優先保障資金投入,優先安排公共服務,推動現代農業蓬勃興起,農村面貌不斷改善,農民生活顯著提升。這裡,我也講幾個故事,與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個是一位種糧大戶的故事。河南省郟縣有一個農民叫郭亞培,在黨的惠農政策激勵下,依靠科學種田,成為全國300名種糧大戶之一。他從租種土地、規模化種植小麥和玉米起步,逐步探索把土地改良為富硒田,引進種植黑小麥、黑小米、黑花生等高效作物,又建起現代化農業莊園,吸引人們來這裡休閒、採摘、觀光。像郭亞培這樣黃土地上成長起來的新型職業農民,我們河南還有很多。
這個故事反映的是,如何讓農業強起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糧食生産是河南的一大優勢,也是河南的一張王牌,這張王牌什麼時候都不能丟;要求我們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方面有新擔當新作為。這些年,我們持續推進國家糧食生産核心區建設,去年糧食産量達到1330億斤,今年夏糧再獲豐收,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産了全國1/10的糧食、1/4的小麥,每年輸出原糧及製成品400億斤。前些天我們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參會企業超過2200家。現在,河南已建成高標準糧田5400萬畝,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澆、澇能排,一年兩季糧食畝産超過2000斤。我們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佈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産標準化、發展産業化,形成多彩農業新格局,優質專用小麥、優質花生種植面積和食用菌、蔬菜、中藥材産值居全國前列,像三門峽的蘋果、焦作的山藥、信陽的毛尖、西峽的香菇、正陽的花生、鄢陵的花卉等聞名全國。我們著力延伸農業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農産品加工業成為第一大支柱産業,河南成為全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第一肉製品大省,生産了全國1/2的火腿腸、1/3的速食麵、3/5的湯圓、7/10的水餃,雙匯躋身世界500強,三全、思念、好想你等品牌享譽海內外。如今的河南,已由“國人糧倉”變成“國人廚房”,並正在豐富著“世人餐桌”。
第二個是重渡溝的故事。河南省欒川縣深山裏有個叫重渡溝的小山村,百瀑千泉、萬畝竹海,過去卻是有名的窮山溝,重渡溝人窮則思變,搞起了“山水風光+農家生活體驗”旅遊開發,去年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被譽為“中國農家賓館第一村”。人們在這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真切感受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統一。在重渡溝旅遊開發帶動下,欒川縣依靠生態優勢發展全域旅遊,建設特色村落,讓鳥兒回來、讓遊客過來,一個個美麗鄉村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實現了由“賣礦石”向“賣風景”的華麗轉身。
這個故事反映的是,如何讓農村美起來。在中國,大家都能記住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村振興,最直觀的變化,就是要讓農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我們持續實施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推進“廁所革命”,創建“美麗小鎮”“四美鄉村”“五美庭院”,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讓農村由“一處美”向“處處美”、“一時美”向“持久美”、“外在美”向“內在美”轉變,讓農村人過上和城裏人一樣的幸福生活。像平橋郝堂村、孟州莫溝村、陜州北營村等,依託自然風光,保留傳統風貌,讓人們看到了夢裏老家的樣子,看到了美麗鄉村的未來。
像西華縣、中牟縣等,依託特色種植業,開展“賞花遊”、組織“採摘節”,把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勞作變體驗,把自然風光變成了“聚寶盆”,把美麗轉化成了生産力。
第三個是“中國提琴之鄉”的故事。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河南省確山縣一批農民丟下鋤頭到北京的提琴廠打工,從學徒幹到制琴師。2015年,確山縣“歡迎闖天下的確山人回老家”,規劃建設了提琴産業園,現在已有60多位制琴師回鄉創業,帶動了2000多人就業,其中不少都是貧困戶。確山農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造出了中國80%的手工製作中高檔提琴,讓世界聽到了“中國好聲音”,也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更加幸福。
這個故事反映的是,如何讓農民富起來。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大量農民走出土地,走進工廠、走到城市。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看好農村發展機遇、發展前景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順應這一趨勢,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堅持政策推動、鄉情感動、項目帶動,把走出去的“打工潮”變為引回來的“創業潮”,讓留在鄉村的人更添信心,讓返鄉創業的人幹得舒心。全省返鄉創業累計已達130萬人,帶動就業814萬人。輸出打工者、引回創業者、帶動就業者,成為新時代河南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不僅使農村經濟發展了、農村活力增強了,還加速了脫貧攻堅的進程,促進了農村家庭空巢化問題的解決,農民的收入增加了,致富門路更廣了。推進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我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傳承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被譽為中國畫虎第一村的民權縣王公莊村,是鄉村也是畫院,全村1300多人一多半以繪畫為生,傳承了文化,也紅火了自己的日子。
像這樣的故事,我們還可以講出很多;像這樣的路子,我們還在不斷探索。實踐充分證明,農村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當今世界,鄉村衰退導致的“鄉村病”、城市貧民窟,是一個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也是各國政黨要破解的一個難題。中國共産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中國貧困問題的解決,已經創造了世界減貧史上的奇跡;鄉村振興的推進,必將讓中國共産黨的故事更加豐富精彩。當然,推進鄉村振興是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前進方向,扛穩糧食安全重任,為中國人的飯碗裝上更多優質河南糧,讓世界品嘗到更多的河南美食美味;我們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農業更具特色、更有競爭力;我們將堅持生産生活生態協調發展,讓越來越多的鄉村變得美麗;我們將深化農村改革,讓資源要素活力加速釋放;我們將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讓農村更加和諧有序,在希望的田野上譜寫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百聞不如一見。誠邀大家在中原大地多走走、多看看,進一步感受歷史悠久的農耕文明,進一步領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河南的生動實踐。
最後,再次對各位嘉賓的出席表示感謝,祝大家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