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出現這種情況就根據網頁提示點擊允許。”“好,稍等一下,我馬上過去。”近日,退役軍人、工商銀行鶴壁分行金融科技部工程師秦鎖柱連著接了兩個電話,指導銀行網點工作人員排除工作系統故障。而該行大面積重裝系統時,秦鎖柱每天要接二三十個電話,處理各種問題。
秦鎖柱是內蒙古人,1987年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在國家某兵器試驗基地工作了將近9年,1995年轉業到工行鶴壁分行工作。
“大學賦予我技能,軍旅生活則教會了我擔當,30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明白什麼是‘工匠精神’。”今年55歲的秦鎖柱説。
敢打硬仗的技術能手:從門外漢到領域專家
秦鎖柱大學學的是應用物理學,跟銀行工作幾乎不搭邊。從個人儲蓄到對公會計,再到現在的金融科技業務,秦鎖柱在不同的業務部門工作,他是如何從一個門外漢變成銀行科技領域專家的呢?這與他超強的自學能力分不開。
“這可能與我的性格相關,我本身比較喜歡計算機,也喜歡探索新鮮事物。”秦鎖柱説,1998年他參加了工行河南省分行舉辦的計算機高級培訓班,經過一年的計算機專業強化學習,他已具備工商銀行計算機專業崗位的履職能力;1999年,他進入工行鶴壁分行信息科技部,主要從事二級分行各類計算機業務系統的推廣維護和主要業務的技術支持。
工商銀行網上教育、銀行內部資料、金融科技等相關書籍,他都反復揣摩和實踐……秦鎖柱從未停止過學習和實踐,從一個門外漢,他逐漸成為工行鶴壁分行金融科技領域的專家。
“很多時候,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秦工琢磨幾個小時,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秦鎖柱的同事張華軍説。
無論身處哪個工作崗位,秦鎖柱始終不忘自己的初心:“我是一名共産黨員,還是一名退役軍人,履職盡責、勇於擔當,時刻做一名敢打硬仗的技術員,就是我的使命。”
2000年,中國工商銀行開始大規模進行計算機信息系統升級和數據集中改造工作,旨在實現異地實時存取款、匯款等業務。工行鶴壁分行在上級的統一安排部署下,全面展開這項工作。“從機房環境、網絡、計算機設備和各類軟體的安裝調試到測試投産,再到正常運行維護。2000年到2003年,我們幾乎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下班。”秦鎖柱説。
“2002年5月,由於長時間熬夜加班,秦工病倒了。但在住院期間,他依然操心項目建設情況。那時候手機還沒有普及,我們基本靠傳呼機、小靈通等進行聯繫,就這,他在醫院還想方設法打電話安排工作,指導大家解決項目建設難題。”張華軍説,秦鎖柱身上敢打硬仗、嚴謹細緻的優良軍人作風讓他很敬佩,“他就是我們的榜樣。”
“能讓咱鶴壁人早日享受實時異地存取款、匯款等業務,一切都值得。”説起當年的經歷,秦鎖柱靦腆地笑了笑。
他帶領團隊加班加點進行項目建設、親自下一線網點解決故障、長期在中心機房維護計算機系統安全……由於工作出色,2001年,秦鎖柱獲得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科技工作突出貢獻獎。
追求卓越的大行工匠:及時排除故障,為客戶提供便利
技能高超、認真細緻、為人謙虛是很多同事對秦鎖柱的評價,“他精心維護生産伺服器設備,總能預先考慮到各種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並準備充分的應急解決方案,確保了信息系統的穩定性和較高的可用率。”張華軍説。20多年來,秦鎖柱精心維護全行的生産伺服器,從未發生任何生産責任事故,有力地保障了業務的正常開展。
2015年開始,工行鶴壁分行全行短時間內向各網點投産了智慧櫃員機設備。
“智慧櫃員機可以將非現金業務從人工櫃檯分流出來,有效解決人工櫃檯客戶排隊等候時間長、辦理業務時間長的難題。”秦鎖柱解釋,但由於部分大堂經理掌握的技術有限、系統不穩定等,智慧櫃員機在投産初期遇到了很多問題。
“許多業務種類需要大堂經理用平板電腦進行授權,但在授權過程中,出現了網絡中斷、因錯誤操作導致系統無法使用等故障,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秦鎖柱説,他和同事向上級、其他地區的同行請教都未能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於是,他開始自己打平板電腦的主意。“我從系統著手,研究系統的特點,在各種場景下進行網絡連接觀察、試驗,最終找到了問題産生的原因,隨後成功解決了這些問題。”
解決問題很關鍵,讓各網點的工作人員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樣重要。針對這些問題,秦鎖柱連夜整理了12條相關問題的注意事項,並和同事為各網點工作人員進行了講解。“很快,平板電腦授權的故障率大幅度下降,我們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客戶滿意度也持續提升。”工行鶴壁淇濱支行大堂經理高繼紅介紹。
秉承著用戶至上的原則,秦鎖柱對發生的業務故障總能及時趕到現場解決或遠程解決,保障工行鶴壁分行生産和辦公系統的正常運作。
因工作能力突出,2017年11月,中國工商銀行河南省分行召開首屆“大行工匠”表彰大會,40名同志受到表彰,秦鎖柱名列其中,是工行鶴壁分行唯一的科技專業員工。
“成績只能説明我過去做了什麼,我看重的是我以後能再做些什麼。希望能用自己的一技之長,不斷為工商銀行、為群眾提供更多保障和便利。”秦鎖柱謙虛地説。(文 魏利華 編輯 萬慶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