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飽不足到即將全面小康——河南扎紮實實向更加出彩的目標邁進

2019-08-27 08:55:49  來源:新華網  責編:劉徵宇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河南生産總值從1949年的21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4.8萬億元,人均生産總值從50元增加到5萬元,城鎮化率從6.3%提高到51.7%,實現了從溫飽不足到即將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轉變。

  國務院新聞辦26日舉行新中國成立70週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國生,中共河南省委副書記、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陳潤兒圍繞“開放的河南更出彩”作介紹。

  持續打好“四張牌” 推動經濟大省邁向高品質發展

  “河南持續打好‘四張牌’,推動經濟大省邁向高品質發展,挺起更加出彩的脊梁。”王國生説。

  河南注重打好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牌,堅持發展先進製造業和壯大現代服務業並舉、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産業並行,著力招大引強、承接産業轉移,裝備製造、食品製造躍向萬億級産業,智慧手機、新能源客車、盾構機、光電子晶片等成為河南製造新名片。

  陳潤兒説,河南把製造業的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全省形成“要我轉”向“我要轉”、“被動轉”向“主動轉”、“點上轉”向“面上轉”的良好氛圍,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呈現出勃勃生機和嶄新局面。

  打好創新驅動發展牌,以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龍頭,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打好基礎能力建設牌,鄭州機場二期建成投運、三期工程啟動建設,率先實現米字形高鐵網實質性落地。

  打好新型城鎮化牌,中原城市群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的城市群,鄭州躋身國家中心城市行列,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11個、居全國第4位。

  王國生表示,河南踐行新發展理念,以黨的建設高品質推動經濟發展高品質,找準支撐點、突破點、發力點,扎紮實實向更加出彩的目標邁進。

  穩固“三農”基本盤 加快鄉村全面振興

  “全國第一糧食加工大省”“第一肉製品大省”,農産品出口遍及137個國家和地區……河南正從“國人糧倉”邁向“國人廚房”、豐富著“世人餐桌”。

  王國生説,河南把提高糧食生産能力與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在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上不斷取得新成效。

  數據顯示,2018年,糧食産量達到1330億斤,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産了全國1/10的糧食、1/4的小麥,每年外調原糧及製成品超過400億斤。

  河南努力推動農業強起來,持續提升糧食生産能力。王國生説,河南堅持藏糧于地,加快中低産田改造,建成高標準農田6163萬畝,變“望天田”為“噸糧田”。堅持藏糧于技,農業科技貢獻率居全國第一方陣,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7%以上,綜合機械化水準達到82%。

  河南持續實施鄉村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加快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8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越來越多的村民成為廁所革命的受益者,絕大部分的村民可以在家門口上公交車。”王國生説。

  堅持精準扶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扶貧工作要務實、脫貧過程要紮實、脫貧結果要真實。”王國生説,當前脫貧攻堅正處於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河南將主要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實施攻堅,注重抓好任務較重的非貧困縣(市、區)脫貧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4年至2018年,河南年均脫貧近120萬人,貧困發生率下降了7.58個百分點。目前,河南還有14個國定貧困縣、1221個貧困村、104.3萬貧困人口。

  貧困人口“拔窮根”,關鍵是要有産業支撐。王國生説,河南把産業扶貧作為穩定脫貧和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與開放招商、發展縣域經濟、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建設扶貧基地、扶貧車間,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畜牧養殖業、鄉村旅遊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群眾融入産業鏈,分享到更多的收益。

  他説,脫貧的標準是“兩不愁、三保障”。河南現有貧困人口中,因病致貧的超過了一半。河南聚焦難點,在“三保障”上持續發力。

  在醫療保障方面,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制度,貧困人口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提高到今年7月底的92.72%。在教育扶貧方面,實施全面覆蓋貧困家庭學生的保障和資助政策,加快改善貧困地區學校辦學條件,貧困縣小學、初中凈入學率基本達到全省平均水準。在住房保障方面,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等4類重點對象開展拉網式排查,實施危房改造清零行動,2016年至2018年,完成危房改造45萬多戶。(新華社記者 王優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