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零售發展模式 光大銀行零售客戶突破1億戶

2019-09-25 15:59:56  來源:人民網  責編:劉徵宇

  據悉,光大銀行零售客戶目前已突破1億戶大關。

  在建設“一流財富管理銀行”的戰略引領下,光大銀行積極探索新零售發展模式,以客戶為中心,重塑渠道、産品和服務,加快“敏捷、科技、生態”轉型。光大銀行積極搭建互聯網合作渠道,構建數字化、線上化獲客新模式;推動重點項目和業務落地,為客戶提供多元化、專業化的金融服務;專注業務流程優化和服務效率提升,加快營業網點的智慧化、輕型化轉型。

  破億動能:深入互聯網渠道獲客,推動重點項目落地,加大科技賦能

  近年來,光大銀行通過與百度、阿裏、騰訊、京東、新浪等互聯網頭部平臺合作,將互聯網的流量優勢與銀行的專業金融服務能力相結合,積極拓展線上化業務,提升線上行銷能力。目前,光大銀行通過線上渠道獲客1198萬戶。

  依託重點項目和業務,光大銀行充分發揮薪資代發、三方存管、資金託管、出國金融等項目的客戶導入作用。“薪悅管家”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為薪資代發客戶提供專屬化的一站式綜合服務;以出境場景為依託,光大銀行的“出國雲”業務模式為個人客戶和合作商戶提供出境前中後、出國上下游産業鏈的全流程出國金融服務。

  此外,光大銀行還加大科技賦能,應用金融科技新技術,升級智慧服務渠道,推進智慧櫃檯、移動外拓PAD、客戶經理工作臺、光大超市等重點項目建設。2018年12月,光大銀行首傢具有超市形態的銀行網點——“伴客易”光大超市開業,光大超市除了能辦理商業銀行業務外,還集成了光大集團旗下其他企業的産品和服務。

  深化轉型:“名品”工程、數字化建設、客戶挖掘和場景金融齊發力

  受宏觀經濟調整、利率市場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利潤空間不斷降低,存貸利差持續收窄。為應對市場環境變化,多家商業銀行加大零售業務投入,推動零售業務轉型。自去年開始,光大銀行明顯加快了業務轉型步伐,並取得較好成績。

  2019年中報數據顯示,光大銀行零售客戶存款6,945.6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995.34億元,增長16.73%。零售業務貢獻營業收入270.3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4.28億元。私行客戶資産總量3,547.6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346.09億元,增長10.81%。

  2019年上半年,光大銀行借記卡累計發卡6,713.44萬張,當年新增205.44萬張;信用卡累計發卡6,686.33萬張,當年新增發卡633.60萬張;手機銀行APP客戶突破3,430萬戶。

  順應監管要求和市場變化,光大銀行合理調整理財産品結構,搭建凈值型産品體系,圍繞“七彩陽光”系列産品,持續拓展直銷業務,同時佈局代銷業務。作為中國最大的開放式繳費平臺,光大銀行“雲繳費”今年以來持續打造生活圈、經營圈、政務圈三大場景,項目接入保持快速增長,非稅雲、交通雲實現重點突破,繼續保持市場領先優勢。“陽光個貸”加快業務線上化、集約化和智慧化建設,新E貸業務流程實現手機移動端的客戶“一站式”貸款服務,提升線上行銷與風控效率。

  在金融科技不斷重塑銀行業態的當下,光大銀行也在持續推進數字化建設。目前,光大銀行智慧櫃檯已遷移九成櫃檯業務功能,有效提升了網點的服務效率;外拓PAD系統支持外拓主動行銷,擴大了業務辦理範圍;手機銀行上線智慧搜索、語音識別、千人千面、視頻客服等功能,改善了客戶智慧服務體驗。此外,光大銀行還加強了大數據、雲計算、生物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拓展新客戶群,挖掘潛力客戶,提升客戶品質,也是光大銀行零售轉型的重要方面。為此,光大銀行在五個方面持續發力,包括持續推動項目導入客戶,保持高價值客戶平穩增長;發揮雲繳費名品行銷作用,提升用戶向客戶的轉化率;完善零售客戶評分模型,實現客戶全生命週期管理;推進零售系統平臺建設,實現客戶畫像和智慧行銷;加強集團內企業聯動,共享資源,促進業務協同發展。

  此外,光大銀行在零售轉型中還聚焦E-SBU生態鏈建設,做實場景金融。通過整合光大集團內各類資源,豐富客戶服務手段,從綜合金融、場景金融兩條路徑推動財富E-SBU個人客戶生態鏈建設,即圍繞高凈值客戶打造私行生態鏈;圍繞長尾客戶打造移動金融生態鏈;圍繞出國場景打造出國雲生態鏈;圍繞旅遊場景打造旅遊生態鏈;圍繞生活繳費場景打造雲生活生態鏈。

  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光大銀行還將積極搭建客戶分層管理服務體系,實施客戶生命週期管理計劃,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智慧行銷中臺,持續增強客戶服務能力,優化業務受理流程和渠道,提高客戶對金融服務的可得性和滿意度,提升金融服務的便利度和覆蓋率,讓光大銀行的金融産品和服務惠及更多的客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