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用“親和力”走出“國際范”

2019-09-29 09:41:05  來源:河南日報  責編:劉徵宇

【要聞-文字列表】【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用“親和力”走出“國際范”

覆蓋中部6省的寶馬汽車分撥基地就在經開區

【要聞-文字列表】【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用“親和力”走出“國際范”

中歐班列(新鄉號)與箜篌,成為經開區對外開放“走出去“的兩張名片。圖為青年箜篌演奏家魯璐在高博會上演出的畫面

【要聞-文字列表】【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用“親和力”走出“國際范”

四洲友人到訪經開區

【要聞-文字列表】【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用“親和力”走出“國際范”

平原湖夜景

【要聞-文字列表】【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用“親和力”走出“國際范”

新鄉化纖

【要聞-文字列表】【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用“親和力”走出“國際范”

“2019首屆‘出彩華夏’新鄉信息通信創新創業大賽”在經開區啟幕

  2003年,在新鄉市主城區東部8.5公里處,在黃河故道的一片片沙崗上,新鄉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猶如一株嫩芽,柔弱卻又堅韌地破土而出,成為大片枯黃色中一點亮亮的綠色。

  16年時間過去,當年不起眼的經開區,已于2012年被國務院認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區總面積5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總人口11萬,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全部覆蓋,按照産城融合、集約發展的原則,形成了工業生産、生活居住、商務辦公、職業教育、現代物流五大功能板塊。

  今年上半年,經開區預計完成地區生産總值62.55億元,同比增長11.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5%;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13.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億元,同比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5億元,同比增長10.5%。各項指標增速均呈兩位數增長。

  如今的經開區,在新時代的畫卷上,正快速繪就屬於自己的絢麗篇章。

  弘揚“紅色文化”,高擎黨建旗幟

  9月18日,在新鄉經開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新鄉縣七里營鎮劉莊村村委會副主任劉俊榮、輝縣市冀屯鎮黨委書記趙化錄、輝縣市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先後進行了典型宣講,在經開區廣大黨員幹部中引起強烈反響。

  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劉思江動情地説,我們以典型宣講開場,就是要讓全區黨員認真向新鄉先進群體學習,感悟初心,勇擔使命,確保主題教育紮實有效開展。

  事業興衰,關鍵在黨。多年來,經開區高擎黨的旗幟,以黨建謀發展、以黨建促和諧、以黨建強基固本、以黨建釋放活力。

  經開區緊緊圍繞黨的領導核心,組建機關黨工委、企業黨工委和農村黨工委,佈局覆蓋黨政機關、企業和農村的基層黨支部66個,形成了以點帶面,輻射全域的網狀黨建組織架構脈絡,將黨建“觸角”延伸至最基層,激活所有的“神經末梢”。讓黨支部“唱主角”,通過開展“戴黨徽、亮身份、做標兵、樹形象”等活動,喚醒黨員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和對黨組織的歸屬感,激發“比奉獻”“曬成績”的高度熱情,使黨支部真正成為團結群眾的核心、教育黨員的學校、攻難克艱的堅強戰鬥堡壘。

  自成立以來,入駐企業迅速增加,集聚了大批的新型經濟組織和創新型人才,他們思維活躍,潛能無限,但明顯缺乏組織力、凝聚力。為從根本上解決黨建與經濟“有脫節、兩張皮”的問題,新鄉經開區指導成立了企業聯合黨支部,使流散在民營企業中的黨員全部回歸黨組織。聯合黨支部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黨組織生活,將黨建與創業結合起來,開展“創業跟黨走”等一系列活動,增加了黨組織在新經濟領域凝聚力。

  “工棚黨支部”紮根經開區。在鋼筋水泥、機器轟鳴的角落,聚集著近200名農民工黨員。他們有著“共産黨員”的身份,卻無法過正常的組織生活。經開區本著不讓農民工黨員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再遠離組織的初衷,成立“工棚黨支部”,給這些農民工黨員一個溫暖的“家”。如今,工棚黨支部一共組織集中學習10余次,服務農民工黨員80人次。工棚黨支部好像一塊“吸鐵石”,將農民工黨員緊緊吸附在黨組織周圍。

  發展“綠色産業”,牢記生態環保使命

  9月11日上午,“2019首屆‘出彩華夏’新鄉信息通信創新創業大賽”在經開區啟幕。大賽以“創新鄉産業之新,造信息通信之城”為主題,旨在構建更具活力的信息通信生態系統,打造新鄉市信息通信專業園成為全國信息通信業産業發展示範區。

  信息通信專業園,是經開區“兩園一谷”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園”即綠色纖維專業園區和信息通信專業園區,“一谷”即新鄉創新谷,通過“兩園一谷”建設,突出重點發展綠色産業,持續增強區域活力,

  信息通信産業園是新鄉市在經開區高標準規劃建設的專業園區,是新鄉市先進製造專業園區之一。

  園區總投資12億元,定位高端智慧製造産業園,貫徹“創新、智慧、綠色、共享、宜人”的發展理念,作為新鄉“大東區”高科技産業支撐新節點,具備鐵路、公路立體交會的交通網絡,將重點吸引機器人製造産業、增材製造産業,把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結合起來,實現節約集約發展、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以機器人孵化器園區為平臺,以增材製造園為依託,植入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科技手段,打造新型綠色智慧製造工廠。

  綠色纖維專業園區規劃面積約10.47平方公里。按照新鄉市先進製造業專業園區建設要求,經開區充分發揮白鷺投資集團、中紡院綠色纖維龍頭帶動優勢,通過加強鏈式招商、做大平臺支撐、完善功能配套等措施,推動綠色纖維專業園區持續壯大。

  截至目前,綠色纖維專業園區已建設完成面積3.45平方公里,匯聚各類關聯企業20余家,其中紡織原料類2家,面料生産類1家,印染類3家,服裝加工類14家。2018年,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3.45%,總量位居全市十大先進製造業專業園區首位。

  新鄉創新谷是國家鄭洛新自創區新鄉片區重點項目,是立足新鄉、面向中原地區、承接全國,舉全市之力打造的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的現代化科技新城。該項目的建成,將形成“創業服務、加速孵化、産業集群、人才培育、天使投資、科技成果轉化、創業政策”于一體的創新科技生態系統。

  創新谷計劃建設規模5.6平方公里,分三期開發。主要建設內容為一個核心區、多個拓展區及個性定制預留區,將重點引進和打造“四個一批”,以創新為主導培育創新引領型企業、人才、平臺、機構,引領創新發展,形成創業帶。

  營造“暖色環境”,用真心贏得客商

  7月5日,經開區成功舉辦上半年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活動,共集中簽約14個項目,總投資210.5億元,總投資比上年增長28.4%。其中外資項目2個,總投資70億元。

  經開區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發展的首要任務。

  急企業之所急,幫企業之所需。經開區以群眾和企業滿意為導向,不斷提高服務水準,推動園區發展環境持續優化。進一步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行建設項目“一站式”審批,重大項目和重點産業項目全程代辦服務,讓企業和群眾少跑腿,讓幹部和網絡多跑路,不斷提升服務效能。踐行一線工作法,定期上門為企業提供政策、人才、融資等全方位綜合性服務,及時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無障礙推進。坦蕩真誠地同企業接觸交往,做到靠前服務、積極作為、公私分明、關係清白,以實際行動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在項目推進過程中,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就要抓項目”理念,實行“指揮部+公司+專班”工作推進,“大調研大走訪”上門服務,專項督導考評三項機制,對重點項目做到“一個項目、一位區領導、一套工作班子、一張推進計劃表”,定期到一線現場辦公,督促進度,協調問題,並根據項目階段性目標進行觀摩評比,評優劣排位次,挂黑紅旗,推動項目加快建設。

  幹部敢擔當、轉作風、爭一流,都在工作實效中有了充分體現。園區水、電、氣、熱、路燈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速,形成“兩縱兩橫”路網,園區綜合承載能力持續提升,新盤活9家企業閒置廠房5萬餘平方米、土地650余畝,成功化解晨美電器、中寧鋼材、三金冷軋等長期遺留矛盾,用於提供給新項目入駐,有效拓展園區發展新空間。

  落實好國家減稅降費政策,讓企業享受到更多國家政策紅利;壓實限減環節,依法依規精簡辦理事項前置條件和申請材料,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對企業“有求必應、有訴必理、無事不擾”;帶頭講誠信守契約,及時兌現落實出臺的支持企業及人才引進各項政策,讓一流營商環境成為經開區開放發展的新標識。

  據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王景書介紹,今年上半年,經開區各類市場主體總量突破2500戶,同比增長50.56%;認繳資本137.95億元,同比增長33.42%,企業總量突破1200家;企業年報率99.04%,居全市第一位,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

  堅持對外開放,經開區走向“絢麗未來”

  9月17日-18日,來自四大洲11個國家的24位國際商務代表,以及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和河南省服裝協會的專家齊聚經開區,開展“一帶一路”國際紡織服裝行業交流活動,在經開區“走出去”“請進來”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年來,經開區圍繞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目標定位,堅持“搶抓機遇引領開放”“打造平臺助推開放”“優化服務加速開放”,加快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正在走向越來越絢麗多彩的未來。

  把握髮展大勢,積極謀劃,多方協調,開放對接,努力搭乘“一帶一路”建設快車,找準在“鄭新深度融合”發展中定位,于去年3月28日開通中歐班列(新鄉號),按照河南中歐國際貨運班列副中心節點定位,打通河南豫北及周邊省份區域至中亞各國的鐵路物流通道,成為與鄭州中歐班列一體兩翼、錯位發展的“絲綢之路”大通道。

  自開通以來,已累計開行95列,總貨運量超過10萬噸。隨著海關查驗設施的不斷完善,今年3月份,順利開行回程班列,成功實現“重去重回”。目前,正積極拓展中歐班列“新鄉號”新的貿易線路,打通東向出海新通道,形成東西貫通物流貿易新格局,使經開區、新鄉市擁有更多“國際范兒”。

  積極融入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鄭洛新”自主創新示範區等開放創新戰略大格局,借勢鄭州航空港與中歐班列(新鄉號),著力打造集保稅物流、出口加工和綜合配套于一體的綜合保稅區。啟動綜保區的規劃編制,加快推進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建設和申報工作,保稅倉庫和陸港跨境大廈動工建設,海關監管查驗中心已通過海關總署驗收並開始運行。加快發展以進口商品倉儲、分撥配送、供應鏈管理為代表的現代物流業,覆蓋中部6省的寶馬汽車和覆蓋華中地區的忠旺鋁材大宗商品分撥基地,以及申通快遞豫北中心運營良好。同時,實施本土企業“走出去”戰略,幫助支持新鄉化纖、護神特種織物等域外“拓土合作”,為企業插上騰飛翅膀。(統籌策劃:李虎成 婁真 文字圖片:趙同增 劉鴻濤 林子俊 李政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