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特色 河南打造開放創新“靚麗名片”

2019-10-28 09:13:23  來源:大河網  責編:石麗敏

【要聞-文字列表+摘要】【河南在線-文字列表】【移動端-文字列表】彰顯特色 河南打造開放創新“靚麗名片”

大院大所大企業重大科技成果對接洛陽專場合作項目簽約。洛陽市科技局提供

  【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洛陽專場】

  對接産業技術需求引領經濟轉型發展

  大院大所大企業重大科技成果對接專場舉行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田宜龍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雪娜通訊員張煒姚同偉)對接産業技術需求,引領經濟轉型發展。10月26日,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十大專場活動之一——大院大所大企業重大科技成果對接專場(以下簡稱“洛陽專場”)在鄭州舉行。

  來自海內外的40余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國際宇航科學院魯宇院士、中國工程院樊會濤院士分別圍繞航空製造業、航空産業作主題報告。19個項目現場簽約,涉及創新平臺、技術開發、創投基金、産業化合作等領域,簽約總金額近27億元。

  在洛陽專場活動上,“中科寒武紀人工智能産業創新基地”項目成功簽約,合作三方將圍繞洛陽市現代創新體系構建和現代産業體系發展,在洛陽建設人工智能計算平臺、人工智能産業技術研發中心等,大力發展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中部地區人工智能人才與技術創新高地,助推洛陽新興産業蓬勃發展。

  與此同時,在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開幕式上,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瑞士ABB(中國)有限公司簽署“2300mm單機架冷軋機電氣控制系統”揭榜攻關項目,集成創新研製適合國內客戶需求的高端鋁合金連續退火生産線。洛陽市政府同大連理工大學簽署“大連理工大學(洛陽)先進材料與裝備産業創新研究院”項目,深入續寫“院士洛陽行”後半篇文章。

  此外,在重大關鍵技術需求國內外揭榜攻關專場、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成果展示推介專場上,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柴油機重工有限責任公司、洛陽現代生物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洛陽建龍微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發佈的4項重大技術需求分別被英國、德國、美國公司和吉林大學成功揭榜,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黎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分別與東北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簽署重大科技成果合作項目。洛陽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洛陽市將持續推進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精心籌備、高品質舉辦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先進製造行業總決賽、2019中國(河南)直通矽谷創新創業大賽、中歐(洛陽)工業設計大賽等品牌賽事,讓開放創新的大門越開越大,吸引更多的高端創新資源向洛陽集聚,以科技創新引領産業轉型,走穩走實從科技強到産業強、經濟強的路子。

  【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新鄉專場】

  緊盯高校院所催化科技成果

  第二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搭建産學研交流展示平臺

  本報訊(記者李虎成通訊員孫大龍)10月27日晚,記者從新鄉市科技局獲悉,新鄉市在本次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期間共徵集各類科技成果448項,企業技術需求308項,科技成果及技術需求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展現出了新鄉市蓬勃的科技實力和創新活力。

  10月25日,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系列專場第二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在新鄉舉行。通過“展、會、賽、獎、演”五大板塊,搭建高校、科研院所産學研交流展示平臺,與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海內外高校院所專家學者以及投融資機構廣泛接洽,簽約科技合作項目141項,總投資額403億元。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生物産業、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等多個産業領域。

  新鄉市高度重視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籌備工作,深入企業調研技術需求,全面梳理近年來該市的科技創新成果,主動外出對接、拜訪專家學者,引導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開展務實合作,積極推動新鄉市重點企業在大會上向全國展示。

  新鄉市依託該市科技型企業及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共推薦參會嘉賓33人,成功邀請了丹麥、烏克蘭、白俄羅斯、澳大利亞的5位外籍院士及2位外籍專家參加了大會開幕式。

  大會開幕式上共簽署合作項目18項,其中新鄉市成功推薦上臺簽約3項,分別為:新鄉市農業科學院與瀋陽農業大學陳溫福院士團隊的“水稻研究領域人才合作”項目、河南生物育種中心有限公司與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的“花生主要病害抗性挖掘及重要農藝性狀分子設計育種技術研發”項目及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與恒大新能源集團的“輪轂電機研發中心建設及高效、節能、輕量化輪轂電機産業化”項目。該市還成功在“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成果展示推介專場”簽約科技合作項目1項——河南熔金高溫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北京科技大學的“高性能金屬鋁—莫來石—剛玉系列滑板的綠色製造技術”項目。

  本次大會,新鄉市共推薦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二研究所、河南科技學院、新鄉市百合光電有限公司等8家科技型企事業單位參展,展出了“百農207”小麥、新型電池正極材料、輪轂電機等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引來大量觀眾駐足。企業通過大量文字、圖片,展示了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新鄉片區建設的階段性成果,也向全國人民展示了新鄉“創新之城”的嶄新風貌。

  【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焦作專場】

  汽車零部件産業先進技術成果發佈及對接專場舉行

  簽約項目17個合同金額52.05億元

  本報訊(記者陳學樺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成安林)10月26日下午,由省科技廳、焦作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汽車零部件産業先進技術成果發佈及對接焦作專場在鄭州舉行,海內外高校院所專家學者和投融資機構、技術轉移機構及企業負責人參加活動。現場共發佈科技成果320項、發佈技術需求222項,簽訂科技合作項目17個,合同金額52.05億元。

  會上,俄羅斯阿斯綽公司、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等20余家高校、科研機構發佈了非充氣輪胎和智慧車輪、新能源汽車與節能熱利用、子午線輪胎關鍵生産技術數字化分析與應用等320項成果。中原內配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吉凱恩氣缸套有限公司等焦作汽車零部件企業發佈技術需求222項。

  會議促成了中內凱思汽車新動力系統有限公司與福建三明學院簽約高效發動機鋼制活塞研發及産業化項目、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簽約氟硅酸鈉流態化製備氟鹽新技術研究、焦作科瑞森重裝股份有限公司與東北大學簽約智慧化散料輸送成套設備等17個科技合作項目。

  據了解,焦作市委、市政府積極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臺,建立科技開放合作和成果轉移轉化長效機制,構建國內外高水準技術成果庫、高層次專家庫和重大技術需求庫“三個核心數據庫”,建設大會雲服務平臺。

  焦作曾是全國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業基地。近年來,該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現已形成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等十大産業,連續六次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是國家知識産權試點城市。焦作市市長徐衣顯説,該市致力推進汽車零部件産業創新發展,積極引進和轉化科技成果,打造了風神輪胎、中原內配等一批行業龍頭,現有汽車零部件企業116家,工程胎、氣缸套、凸輪軸、汽車鍛件等産品在全國處於領先水準,現已形成輪胎、發動機總成製造、發動機關鍵零部件等五大品係5000多個規格品種,是國家火炬計劃汽車零部件特色産業基地。

  【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許昌專場】

  裝備製造先進技術成果發佈及對接專場舉行

  簽約項目14個達成合作意向19個

  本報訊(記者董學彥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烜)許昌中鋒智慧裝備有限公司與韓國現代重工業控股株式會社簽訂年産1000台套工業機器人項目合作協議,總投資2億元;許昌市政府與北京理工大學簽約,共建北京理工大學河南阻燃材料研究中心……10月26日下午,由省科技廳、許昌市政府承辦的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裝備製造先進技術成果發佈及對接專場(許昌專場)在鄭州舉行,現場共簽約項目14個、簽約金額20.11億元,達成産學研合作意向19個。

  會議現場,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發佈了20多項先進製造技術成果,中科院常州先進製造技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容川等嘉賓圍繞“智慧製造的技術趨勢”這一主題進行了交流分享,與會人員圍繞電力裝備、先進製造、新能源等領域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進行了洽談對接。

  “開放帶來進步,我相信通過多領域、多層次的合作交流,河南將進一步拓寬對德合作的通道,取得更豐碩的發展成果。”多次來到河南的魯道夫沙爾平戰略諮詢交流股份公司董事長魯道夫·沙爾平表示,雙方合作以來,他深深感受到河南上下目標明確、態度開放、執行力強,雙方合作具有堅實基礎和良好前景。

  許昌市裝備製造業具有雄厚實力,2018年産業規模突破1200億元。特別是近年來,許昌市開放帶動與創新驅動“兩翼並舉”,為製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廣闊空間。

  許昌市市長史根治在介紹市情時説,許昌市規劃了總面積37平方公里的中德(許昌)産業園,獲批建設全國第8個、全省首個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區,用“許昌速度”對接“德國品質”。目前,全市已累計簽約對德合作協議85個,其中31個項目已落地。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許昌市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全市企業已與國內外30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大公司建立了産學研合作關係,每年轉移轉化先進技術成果500多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