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件樂舞文物見證中西文化交流互鑒

2019-11-25 09:12:15  來源:新華網  責編:石麗敏

  雙手各持一支簧管樂器排成V字形,管上有數個小開孔,管底不封口,兩支管的哨片同時置於口內。一隻中國漢代褐綠釉樂俑,其手持吹奏的卻是古希臘原始樂器、現代管樂始祖——阿夫洛斯管。

  正在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展出的“絲路天籟——漢唐宋元絲路樂舞文物展”上,兩漢、隋唐、宋元等時期的280多件(套)樂舞文物集中亮相,吸引了不少觀眾前來參觀。

  近年來,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兩家非國有博物館用百戲文物梳理出一部完整的戲曲樂舞發展史。這次展覽展出了絲路樂舞相關的部分收藏,分五個單元系統敘述1000多年間中西樂舞文化交流融合的基本態勢。

  展廳內,各式各樣的樂舞俑活靈活現,最為引人注目。他們有的吹奏著古希臘典型樂器阿夫洛斯管,有的在演奏琵琶,有的兩人成對講“快板”,有的則正在表演胡旋舞、胡騰舞、霓裳羽衣舞。

  “胡騰舞因舞姿以跳躍騰踏見長而得名,是一種男子舞。從石國,也就是今天的中亞塔什幹一帶傳入中原。”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館長何飛説,“你看這套樂舞俑裏,在兩位女俑的伴樂下,一名西域胡人男子舞風雄健,急轉如風,中西合璧,表演很是精彩。”

  除了樂俑,在展出的酒尊、瓷枕、香爐等器物上,也有一些樂舞表演場景的裝飾,包括塤、笛、笙、簫、箏、築、琴等樂器的演奏者形象,栩栩如生。“這充分體現了古人對音樂和舞蹈的熱愛無處不在。”何飛説。

  日前,河南師範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與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華夏文化藝術博物館簽署了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教育教學研究基地,加大對這批樂舞文物的研究和推廣。

  “樂舞文物對研究音樂舞蹈文化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河南師範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院長段續表示,通過建立研究基地,對樂舞文物進行學術解讀,在提高學院教育教學水準的同時,也可以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與博物館一起弘揚樂舞文化。(記者 桂娟 李文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