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國多地企業陸續復工復産。中信銀行不斷提升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恢復生産金融服務的工作質效,以綜合金融服務“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困”,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産,彰顯了齊心抗擊疫情的金融力量。
多措並舉助力復工復産
自今年2月以來,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部委多次印發相關文件通知,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金融支持方式加大對疫情防控地區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中信銀行第一時間按照央行等五部委《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制定並推出了十一條政策措施,主動擔當作為,為企業緩解資金難題。
早在正月初四,中信銀行便向全行發佈了特殊時期支持重點領域投放的四項基本措施,包括客戶準入審核權限下放、貸款補貼、精準行銷支持、存量貸款延期等,快速響應了抗擊疫情一線企業融資需求。隨後,中信銀行多措並舉,通過實施支持醫藥醫療領域重點客戶的“中信力量-護衛計劃”,精準支持企業一線抗擊疫情﹔同時實施扶助標杆客戶的“中信力量-陽光計劃”,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産。
2月3日,中信銀行進一步出臺了五項具體舉措,迅速聚焦資源、馳援企業抗擊疫情。一是分類施策,主動摸排、主動對接、主動服務抗擊疫情重點企業,足額保障融資需求,並做好受困企業幫扶工作以及新型醫療、線上辦公、智慧城市等前瞻領域支持工作。二是降低貸款利率,給予防疫應急、生活保障等抗擊疫情直接相關的一線重點企業及受疫影響出現暫時性困難的企業專項貸款利率優惠政策。三是設立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優先支持企業戰“疫”,快速響應企業融資需求。四是進一步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減少線下操作,保證合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網銀、郵件、微信等線上線下渠道,提高業務辦理時效性。五是不抽貸、不斷貸,為已有合作、出現暫時性經營困難的企業變更還款計劃、延長貸款期限等。
中信銀行各分行第一時間響應,主動了解客戶生産經營狀況、金融服務需求等,確保各項金融服務保障措施快速有序推進。
並肩戰“疫” 伸出援助之手
隨著疫情的發展,防疫物資貿易量不斷加大,抗擊疫情一線企業資金週轉遇到困難。一方面,中信銀行通過上下聯動,主動向市場抗擊疫情一線及受困企業提供信貸支持,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産﹔另一方面,中信銀行全面摸排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製造業、服務業企業,幫扶存量授信企業紓困。
“這1000萬元授信意向對公司來説太重要了,企業可以安心生産口罩原材料了,我們將加足馬力為口罩供應做貢獻。”浙江某無紡布公司的負責人對復工生産信心十足。在得知該口罩用無紡布生産企業已收到多個口罩生産商訂單,但急需資金支持後,中信銀行杭州分行第一時間聯繫企業並達成1000萬元的授信意向。目前,分行已開展相關授信工作,企業復工後便可進行提款生産。
在福州,中信銀行福州分行為轄內醫用防控物資供應小微企業福建興景貿易有限公司發放貸款500萬元,專項用於向上游企業福建經緯新纖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採購口罩原輔料。“這筆貸款一下子解決了我的下游企業復工生産防疫物資的資金週轉難題。”福建興景貿易有限公司高炎飛董事長説。
因客施策彰顯金融力量
從奮鬥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療物資生産商,到受疫情衝擊較大的餐飲旅遊企業,從資金鏈緊張的汽車經銷商群體,到被疫情打亂陣腳的製造業企業,他們的復工復産背後,都有中信銀行的金融強力支持。
中信銀行上海分行針對汽車經銷商企業制定了“六大救助組合”金融支持專項方案,併為核心汽車經銷商提供信用方式小額貸款支持。截止目前,信用貸款的總額達到億元規模。同時,針對因疫情影響導致逾期和墊款,上海分行還採取了信用保護措施,不記錄徵信、減收罰息,最大程度免除企業的後顧之憂。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餐飲酒店行業受到較大影響,提前準備的原材料無法“消化”,員工工資等仍要支付,經營現金流十分緊張。象山海洋酒店2月20日接到了中信銀行寧波分行將原本次日到期的5409萬元貸款付息日延期的批復消息後,該公司董事長激動地表示:“中信銀行給企業'雪中送炭',讓企業有了喘息之機,真的是感覺心裏暖暖的。”
對於製造業實體企業而言,由於疫情打亂了正常經營計劃和資金安排,同樣需要金融力量的紓困。中信銀行長沙分行在了解到湖南聯創控股集團某重點工程項目面臨延遲開工情況後,迅速制定方案、快速審批,予以企業2000萬元流貸緊急支持,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截止目前,中信銀行已向上海、南京、杭州、濟南、合肥、長沙、青島、福州多地百貨零售、貿易代理、電器製造、餐飲服務企業發放了數百筆貸款,為企業復工復産送去了信貸支持的“及時雨”。
中信銀行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以國企的責任和擔當,為抗擊疫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金融融資支持,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積極作為、貢獻力量。(蔣容)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