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汝州:夫妻返鄉創業 助力脫貧攻堅

2020-07-21 16:44:38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石麗敏

【B有修改】河南汝州:夫妻返鄉創業 助力脫貧攻堅

汝州市夏店鎮陳莊村蔬菜種植扶貧基地負責人陳清現、楊麗霞夫妻倆採摘間作的蔬菜 供圖 汝州市委宣傳部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楊姐,這幾天蔬菜基地有啥活沒有,我想帶領學生們過去實訓。”“來吧,這幾天咱的優質絲瓜開始採摘上市了,目前正在採摘和挂袋。”近日,在河南省汝州市夏店鎮陳莊村蔬菜種植扶貧基地,基地負責人陳清現、楊麗霞夫妻倆接到了汝州市職業中專農學專業老師的聯繫電話,並爽快地答應讓學生們來基地上實訓課,向該校學生傳授優質絲瓜種植技術。

  7月12日,該基地的100余畝優質絲瓜陸續到了成熟期,陳清現、楊麗霞夫婦上午帶領工人採摘了1000多公斤油嫩小絲瓜並通過物流發往平頂山市場,下午又帶領十余名工人在絲瓜架下為小絲瓜挂重拉直、整形品相,基地裏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B有修改】河南汝州:夫妻返鄉創業 助力脫貧攻堅

工人們在採摘間作的蔬菜 供圖 汝州市委宣傳部

  陳清現今年49歲、妻子楊麗霞47歲,兩人都是夏店鎮陳莊村人。夫妻倆最早在平頂山市區一家菜市場從事蔬菜批發生意,憑藉著講誠信、不怕吃苦的精神,他們從早市賣菜小販變成了規模蔬菜市場批發老闆,生意越來越紅火。

  2016年,陳清現夫妻倆響應當地政府政策返鄉創業,在鎮村和汝州市水利局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在陳莊村流轉土地70多畝,成立了汝州市清現農業發展公司,開始發展蔬菜種植。為提高市場競爭力,夫妻倆和河南省蔬菜研究所合作,研製出“清鮮一號”優質絲瓜品種。因為使用特種有機肥,他們種植的絲瓜通過了河南省農業廳無公害蔬菜認證,且因口感好、無公害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遠銷鄭州、平頂山、漯河等地市,畝均收入2萬元以上。

  2019年秋,夫妻倆又開始嘗試絲瓜下架後在地裏進行越冬芹菜大棚種植,並獲得了成功,純收入達50萬元以上。夏秋絲瓜冬春芹菜,絲瓜架下搞間作,7年來夫妻倆靠摸打滾爬摸索出了一套科學種植絲瓜和其他蔬菜的方法。

【B有修改】河南汝州:夫妻返鄉創業 助力脫貧攻堅

絲瓜基地一角 供圖 汝州市委宣傳部

  “家裏有老人孩子需要照顧,所以我出不了遠門。在麗霞家的蔬菜種植基地打工,我照樣也能掙工資。這活幹著輕鬆不累,每天8小時,工資也可觀。”談起務工收入,今年42歲的陳莊村一組村民魯愛很是滿足。她是蔬菜基地裏的固定工人,年收入2萬元左右。

  為鼓勵群眾靠種植蔬菜走上脫貧致富路,陳清現夫妻倆和村中10戶(其中3戶貧困戶)群眾簽訂了絲瓜種植協議,統一提供種子、統一管理技術、統一回收産品,保底收購價每斤8毛,發展絲瓜種植30畝,畝均收入2萬元左右,陳莊村形成了百畝絲瓜種植基地。為進一步幫扶貧困群眾,夫妻倆利用本村25戶貧困群眾到戶增收資金,每年為每戶分紅700元;同時,為本村及周圍村的50多人提供就近就業務工崗位,務工年總收入達到60萬元以上。

  2018年,陳清現夫妻倆的絲瓜基地被評為汝州市優秀扶貧基地,2019年獲評“河南省返鄉下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優秀項目”,目前該基地已成為陳莊村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 (文 崔高陽 平黨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