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商水縣高效節水灌溉區內,農戶通過智慧灌溉系統遙控噴灌、滴灌設施澆田。
9月7日,全國農田建設工作現場會在週口市召開,這是機構改革後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性農田建設會議,來自全國的代表觀摩了商水縣和鄲城縣高標準農田“升級版”——高效節水灌溉示範項目。
作為糧食主産區,河南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6320萬畝,佔全省耕地總面積的51.6%,糧食産量連續3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每年外調糧食和糧食製品超過600億斤,糧食生産能力與綜合效益穩步提升,並不斷探索農田發展新模式,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科技加持田野裏充滿“智慧”
一個人頂幾十個人幹活兒還一點也不累,可能嗎?
談到高標準農田項目帶來的改變,商水縣種糧大戶邱守先現場演示:“在手機上點點就能澆水施肥,一年下來能省幾十萬元。”
邱守先所説的是商水縣高效節水灌溉區內的智慧灌溉系統,它讓農民的種糧生涯和以前大不一樣。“今年夏天我流轉的2100畝地裏的小麥能夠挺過旱情,畝産超過1300斤,靠的可全都是它。”
商水縣委書記孔陽補充道:“通過這套系統,農戶能直接在手機上操控田間的現代農業設施。只需打開APP輕輕一點,智慧終端系統就會自動分析生態氣象監測數據,可根據作物生長規律、土壤墑情等因素實現自動灌溉。”
科技賦能,讓農田成為充滿“智慧”的沃土。“信息化、智慧化操作,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産效率,提高了農民收益,河南高標準農田建設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天津市農委副主任王志林説,天津農業是大城市小農業,但農業作為基礎産業,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其基礎性、戰略性地位和作用,“回去以後,我們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要在精準、智慧等方面加大投入。”
接二連三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在第二個觀摩點——鄲城縣高標準農田示範區,地埋式智慧伸縮噴灌器,可以升出地面1.8米,適應高低稈作物噴灌,灌溉結束,自動縮回地下40釐米,不影響機械化耕作,還可以通過手機、電腦控制,節水節電節省人力。
“我流轉了1700多畝地種紅薯,看這長勢,今年每畝地起碼能收6000斤。”豫丹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雷笑著説,得益於高標準農田裏完善的配套設施,紅薯高産豐收在望。
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鄲城縣將農業生産、産品加工銷售、美麗鄉村建設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結合起來,通過企業全産業鏈對高標準農田提質增效,促進農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高標準農田實現旱能澆、澇能排,不僅旱澇保收,紅薯的品質也更好。銷售方面,除了和福建一家薯片廠簽了合約,我還自己開了家電商公司,每次紅薯剛收穫就賣完了,供不應求。”對種紅薯,王雷越幹信心越足。
當地的龍頭企業河南天豫薯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土地流轉,形成“良種組培—育苗擴繁—田間種植—加工銷售”全産業鏈,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在全縣發展紅薯種植10萬畝,1.5萬多戶農民從中受益,每年帶動農民增收7500多萬元。
“鄲城縣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引導農村三産融合發展,既提高了糧食産量,又拓展了農民增收渠道,糧食生産綜合效益明顯提升,值得學習推廣。”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處負責人王昭感慨。
“高標準農田是農業生産的物質基礎,也是我們服務‘三農’的重要載體。”河南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申延平表示,今後將持續加強能力建設,加大政策資金支持,以高標準農田建設助推農業高品質發展,促進河南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轉變。(河南日報記者李昊劉紅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