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信陽更美好。劉宏冰 攝
2022年4月1日,信陽市政府率先公佈實施《關於推進中心城區房屋徵收補償房票安置的實施意見》,文件明確指出,加快徵收安置速度,保障被徵收人合法權益,建立房屋徵收補償房票安置制度,推進以市場為主提供安置房源的建設模式改革,改善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和住房條件,促進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此後,鄭州、許昌、溫州、紹興等20多個城市,也先後推行房票安置相關措施。
4個月來,信陽房票安置政策穩步推進:5月5日,配套修訂的《信陽市中心城區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辦法》公佈實施,為全面推行房票新政奠定了基礎;5月19日,信陽市住建局公佈首批入選“房源超市”的樓盤和入選房源“一房一價”表;5月27日,第一張房票順利開出;5月28日,首家房票購房成功簽約;6月24日,信陽市中心城區房票安置工作全面啟動,首批簽訂合同並完成備案的購房款如期兌付……
據信陽市住建局統計,截至7月底,信陽中心城區累計開出房票325張,票面金額近2.4億元,折合安置住房面積約4萬平方米,其中已簽訂購房合同209份,依規兌付房款3705萬元。
化解徵拆安置矛盾獲讚譽
“拿到房票的當天,我就去平橋區恒源翰林苑售樓部,選了兩套心儀的房子,房票票面金額外,又補了11萬多元。”7月27日,説起使用房票的過程,信陽市浉河區三里店片區房屋被徵拆戶王萌閱快人快語。
“與其漫長地等待原址安置,還不如早簽協議早購房,也能早住新房早受益。”王萌閱坦言,自己選的房子緊鄰信陽市二高,自住、出租兩相宜。
6月9日當天,與王萌閱一起簽訂協議拿到房票的十多戶鄰居,有七八戶像他一樣,第一時間在“房源超市”選了房。
“信陽出臺房票安置政策,主要是為了維護拆遷群眾利益、化解徵拆安置難題、滿足群眾改善住房的需求,這是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信陽市中心城區房屋徵收補償房票安置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主任、信陽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立英説。
毋庸諱言,因為種種原因,信陽同國內很多城市一樣,存在著棚戶區改造不徹底、不少房屋被徵拆群眾待安置等諸多難題。
6月29日,早在2007年就被徵拆待安置的平橋區振茂花園住戶周老先生、張女士,在拿到房票成功選購新房後,將一面繡著“房票安置心繫群眾、不辭辛苦為民解憂”的錦旗送到相關部門。
“這十幾年來我們一直在外租房居住,多次搬家,居無定所,如今終於盼到新房了。”鬚髮全白的周老先生激動地説。包括他在內的振茂花園33戶徵拆未安置群眾,都如願拿到了房票。
“站穩人民立場,紮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現代化城市,打造群眾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是責任所繫、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我們必須自我加壓、只爭朝夕、奮發作為,為‘美好生活看信陽’提供支撐、樹立樣板。”3月28日,在信陽市城市建設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蔡松濤表示。
消解樓市庫存壓力受歡迎
“陳主任,我們一期申報的房源,賣了40多套,餘下的10多套也都有了意向。第二期想增加10套門面房、100套公寓,你看行不行?”一走進信陽市住建局房票辦公室,羊山新區和諧廣場相關負責人鄭盼就急切地説。
房票安置政策出臺之初,距信陽百花園不遠的和諧廣場,一期只申報了65套房子,短短2個月就銷售告罄。公司一研究,決定二期申請加量。
為把好事辦好,信陽把規範房源準入作為實施房票安置政策的關鍵,堅持將企業信譽良好,無信訪、偷稅漏稅及涉法涉訴問題作為入選的“硬杠杠”,並通過企業申報、部門審核等公開透明的流程,確定現房或6個月內交房的準現房為安置房源,並通過政府議價合理確定房源價格,保證低於樓盤銷售平均價格且6個月內不得調整,真正做到讓利於民。
像鄭盼一樣,來申請增加房源的,還有平橋區恒源翰林苑副總經理張訓平,作為國資公司商業樓盤,憑著良好的區位優勢,一期申報的100套房已售出90多套,均已及時依規兌付了房款。
“之所以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商業樓盤參與房票新政,除了拿到房票的群眾選房熱情高漲、房屋銷售形勢喜人外,市級房票核發結算系統平臺依規及時結算撥付房票資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信陽市住建局房票辦公室主任陳浩坦言。
如今,經審核納入的商品房房源已增加到1400余套,另有4000余套安置房,信陽中心城區“房源超市”總量累計超過5500余套。考慮到部分高端需求,他們還特意增加了一些門面房。
破解城市更新制約創美好
5月31日,抱著“聽聽看”的態度,羊山新區前進辦事處龍江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劉宏,參加完戴廟居委會的房票安置政策説明會,毫不猶豫簽下了安置協議,成為羊山新區率先拿到房票的“試水者”。
劉宏的老家,在規劃的羊山新區兩大綠環的西綠環範圍內。在居委會摸爬滾打多年的他,深知基層徵拆的酸甜苦辣和推動城市更新的重要性。
據羊山新區房票辦公室工作人員曹溥斌介紹,圍繞加快建設未來人居科創城和城市綜合生態廊道,他們徵拆任務繁重。房票新政好比炎夏清風,吹進了被徵遷群眾和基層黨員幹部的心裏。
2022年以來,信陽圍繞“1335”工作佈局,統籌實施了一批事關城市長遠發展的重大基礎性、結構性工程,包括加快打造浉河景觀帶、未來人居科創城、高鐵新城和職教新城片區等城市示範片區,通過完善交通路網體系、加快生態綠網建設、推進河湖水網聯通等構築山水城市生態格局。此外,還面臨著完善城市功能品質、加強城市管理運營、推進城市綠色發展、加快建設韌性城市等諸多任務,其中僅打通中心城區斷頭路項目就達50個,總投資近60億元。
7月22日,信陽市市長陳志偉在中心城區調研時指出,要以花園城市建造為引領,集中解決一批群眾高度關注的堵點痛點問題,全力打通“斷頭路”,為打造美好生活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撐。
而據信陽市住建局初步統計,當前加緊推進改造的9條斷頭路,需徵收民房近1100余戶,搬遷企業16家,壓力可見一斑。
張立英錶示,實施房票安置政策,信陽依託華信、申信等國資平臺公司,與轄區政府簽訂《房票安置工作資金保障合作框架協議》,由平臺公司根據轄區政府匹配的資源進行融資,成立城市有機更新基金,吸引央企參與城市開發,不僅使房票兌付有了資金保障,而且很好地緩解了財政壓力,實現了城市資源整合和整體開發。
蔡松濤表示,讓“美好生活看信陽”在城市建設中充分彰顯,就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創新工作模式,善用市場邏輯謀事、資本力量幹事、平臺思維成事,推動城市建設由開髮型向運營型轉變,實現城市高品質發展。(河南日報記者 胡巨成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