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榮的汽開區。
(圖片由汽開區黨工委宣傳部提供)
導言
2024,逐夢前行!
日影悄移,歲月拂面,人們在時光中款款前行。途經四季更迭,接住年輪的接力棒,抵達2024,逐夢奮鬥、砥礪前行。
再見,2023;你好,2024!
新的一年,汽開人以昂揚精神和奮鬥姿態,投身到各條戰線的火熱工作中去,開啟新征程,迎接新一年新氣象。
新的一年,汽開人鼓足龍騰虎躍的氣勢,為心中的夢想,為更加美好的明天拼搏奮鬥!
在“漢語盤點2023”年度字詞中,“振”當選為年度國內字。在歲末年初之際,這個簡單的“振”字,鋪展到一座城市的全年曆程中,卻有著極其豐富而深遠的涵義。
這是提振。高品質發展讓信心更充足。作為全國唯一以汽車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共和國汽車工業長子——中國一汽在這裡奠基,一汽紅旗、解放、奔騰、大眾、豐越以及奧迪一汽新能源6家主機廠7大汽車品牌座落區內;擁有富奧集團、玲瓏輪胎、麥格納等400余戶零部件配套企業,“動力總成、軸齒、日係、盛世”四大零部件産業園集聚成勢;域內高力北方汽貿城、汽車貿易園區、華港二手車交易中心以及50余家4S店等後市場服務平臺競相發展,形成了整車、零部件、後市場“三線並進”的發展格局和産業體系……城市的活力與動力,在雄厚的産業基礎中有了新的呈現。
這是共振。科技創新讓發展動能更為強勁。擁有超過10萬名汽車産業工人、近千名汽車行業企業家和優秀管理者,20余個汽車商會協會,以及機械九院、汽高專等多家教研機構;引進培育了吉林省工研院、達索、思愛普等一批權威性、前瞻性技術平臺,構建了“産學研”創新聯盟,形成了創新研發、服務應用、人才供給的綜合保障體系;特別是,隨著奧迪一汽新能源、一汽弗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等項目加快建設,重大項目牽引帶動作用持續增強,汽車産業集聚優勢日益凸顯。
這是振奮。高品質生活讓幸福更可感知。這裡産城深度融合,生産、生活、生態“三生相融”發展。東風大街歷史文化街區、“大小屋檐”,印刻著新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痕跡;一汽NBD、紅旗創新大廈等新晉網紅打卡地,見證了中國民族汽車品牌的崛起和輝煌。永春河、新凱河交織呼應,國際汽車公園、西湖公園等各具特色,東北師大附中西湖實驗校、一汽總醫院等優質教育、醫療資源持續聚集,一座宜居宜業宜商之城正在快速崛起……一個個場景,豐富著“汽開式幸福”的質感。
“振”,是一個結果,也是持續不斷的奮進之路——肩負著“支持一汽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的“雙一流”職責使命,汽開區聚焦整車、配套、服務“三個萬億級”産業目標,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奮力攻堅、勇攀高峰,擦亮“中國製造”的亮麗名片。
承前啟後、固本開新,在汽開區,一幅幅生動的實踐圖景,正以工筆細描勾勒出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在一年又一年的交疊中,讀懂時間的重量。時代的注腳,不只是陽光雨露的溫柔撫慰,還有踏浪高歌裏的豪邁堅強。
感知時代律動,一股股生生不息的動能匯聚成向前衝破艱難險阻的力量,一聲聲的“雄起”是義無反顧迎向美好生活的倔強,一張張溫暖的笑臉是汗水浸潤的黑土地上開出的最美最艷的花朵。
2024年,汽開人堅信唯有創新發展才能應對變化。“向前走,看更美的風景”,就是這份對美好的期待,給予汽開人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積極擁抱時代發展的新機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落實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加快推動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全力建設國家先進製造業高地,發展方向已經明確、前進路徑已經明晰,堅持整車帶動、配套拉動、創新驅動、産城互動,以拉長、增寬、加深全産業鏈條為突破,培育新動能、構築新高地、激發新活力,以持續攻堅突破的氣魄,在全面加快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攀高逐新、勇毅前行。
2024年,汽開人堅信唯有拼搏奮鬥才能實現夢想。這份拼搏奮鬥可能是駐(助)企幹部下一線的堅實步伐,是産業工人的辛勤勞動,是建築工人揮灑汗水的裝運壘砌,是科研工作者夜以繼日的攻堅克難,是辦事窗口如沐春風的貼心服務……如水滴投入奔涌的大海,每個微小個體的拼搏奮鬥最終凝聚起向上發展的磅薄力量。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加快培育光電信息、智慧製造、現代文旅、生命健康、新能源等新興産業,持續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每一個奮鬥目標都需要凝聚同心同向、闖關奪隘的強大合力才能實現。在拼搏奮鬥中“謀新局開新路”,在攻堅克難中“變不可能為可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擼起袖子加油幹、腳踏實地埋頭幹、快馬加鞭高效幹、敢闖敢試創新幹,主動逐夢時代大潮,展現時代風貌,在新時代續寫新篇章、創造新業績、幹出新精彩。
2024年,汽開人堅信唯有擔當實幹才會結出碩果。當前,汽開區正處於厚積薄發、動能強勁、大有可為的機遇期、上升期、關鍵期,面對新任務新願景,汽開人勇於擔當,務實功、出實招、求實效,善作善成,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滴水穿石,久久為功。事定一件幹一件、幹一件成一件,靠真抓實幹、擔當作為闖出一片新天地。
閃亮的征程、熾熱的夢想,照見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奮鬥,也必將激勵汽開人在新征程上跋山涉水,譜寫更加嘹亮的發展樂章。
凝心聚力再出發,為了夢想,汽開人砥礪前行。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産業升級。
“新”,正成為老工業基地——長春,奔跑在高品質發展賽道上的主題詞。作為省市汽車工業的主戰場,汽開區更是要在2024年向“新”求變,全面融入全市“3轉、4強、7新”的産業發展格局,構建“一業引領、五新聯動”現代産業體系,聚焦新賽道,挖潛力、蓄新能,全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汽開區將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精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融入全市發展大局,堅持以‘整車帶動、配套拉動、創新驅動、産城互動’,推動整車、零部件、後市場協調發展,全面打響産業升級、項目建設、創新驅動、環境優化‘四大會戰’,更加精準、有效推動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實現經濟總量和品質全面躍升,為長春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提供更大支撐、貢獻更多力量。”汽開區黨工委書記朱光明的話語擲地有聲。
奮鬥目標明確,前進號角吹響,隨後就是落實、落實、再落實!
蓄“新”能 打響産業升級戰,以現代化産業體系支撐新突破
大國之基,實體為本。
曾幾何時,“重、大、沉,缺少未來感”是很多人對製造業的傳統印象。如今,這種印象正在改變。在汽開區,産業結構正不斷優化,不斷煥發新生機的汽車産業在創新驅動中邁向高品質發展。
在一汽紅旗繁榮工廠焊裝車間內,數百台焊接機器人揮舞手臂繁忙工作,它們身上遍佈著3000多個數據採集點,實時判斷焊接的溫度等條件是否達到最佳狀態。
走進一汽-大眾總裝車間,自動運輸線上,一輛輛汽車車架傳送有序,兩旁的各類機械手有條不紊地完成底盤裝配、噴塗、焊接等生産工序。在這裡,每隔57秒就可以下線一輛新車。
一滴水裏觀滄海。
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當前,全力以赴打造良好創新生態的汽開區,正大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主的全面創新,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障礙藩籬,培植更多有利創新的陽光沃土,使每一粒創新的種子都能獲得豐富滋養,最大限度釋放和激發科技作為第一生産力所蘊藏的巨大潛能,讓創新創造的活力充分涌流、競相迸發。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今年,汽開區將充分發揮其産業基礎、資源稟賦、區位條件等比較優勢,打響産業升級戰,強化中國一汽等龍頭企業帶動作用,錨定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奮鬥目標,深度融入全市“3轉、4強、7新”現代化産業體系,紮實推動産業提質升級,構建“一業引領,五新聯動”現代産業體系。堅持以集群培育和産業強鏈為主要抓手,持續提升産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準,努力搶佔新興産業發展新賽道,鍛造新的産業競爭優勢。
“一業引領”就是加倍放大汽車産業基礎優勢,堅定不移做大做強汽車産業,全力推進汽車産業集群“上臺階”工程。圍繞中國一汽“531”戰略,支持奧迪、邁騰等燃油車品牌更換新車型;重點推動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儘早量産,支持紅旗E001等純電新車型以及豐越淩放等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車型上市。
衍生“五新”産業“新動能”。“五新聯動”就是要加快培育光電信息、智慧製造、現代文旅、生命健康、新能源五新産業有序建鏈、精準補鏈,全力打造最具增長性的新賽道,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蓄“新”力 打響創新驅動戰,以高水準創新引領新突破
長春博超汽車零部件公司生産的天然纖維複合材料是一種具有可再生天然纖維增強特性的環保材料,原料為亞麻、秸稈、椰殼、廢舊織物纖維等,經過加工工藝處理,可與表面裝飾材料經一次工藝加熱成型製成汽車零部件。該公司研發的“固相共混熱致聚合物基麻纖維複合材料製備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像長春博超汽車零部件公司這樣的“潛力股”企業正在汽開區飛速成長。長春博明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專注于發動機線束品類生産研發,在“卡脖子”産品上打破了跨國企業的産品壟斷;吉林省百浪汽車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也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是生産汽車高端智慧製造裝備的智慧裝備集成商;長春建勝科技有限公司深耕電控、非標製造領域11年,是同行業中的佼佼者。在汽開區,練就了一項項“獨門絕技”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正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個動力源。
創新驅動,贏得未來。在開展創新賦能行動中,汽開區用好財政科技資金,推動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充分釋放達索創新中心、吉林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平臺創新活力,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化;持續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擴容提質,對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持;全力支持零部件企業與吉林大學、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等高校院所合作,加快形成“握指成拳”的協同效應。
恒者行遠,思者常新。邁步新征程,必須持之以恒向創新要動能,這是全區上下的共識。用創新破題,以産業帶動,用好創新鏈、“暢通”産業鏈,持續推動先進製造業集群建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前瞻佈局未來産業,行駛在“快車道”上的汽開區不斷刷新著發展的“速度表”“里程錶”。創新這個“關鍵變數”已經成為汽開區高品質發展的“最大增量”。
汽開區堅持以平臺賦能。著力構建高能級創新平臺,發揮長春市汽車行業協會、吉林省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作用,整合大校大院大所以及一汽研發資源,開展政産學研用金介“平臺融合行動”,重點推進固態電池産業創新聯合體建設,增強産業核心競爭力。
堅持以人才攻堅。依託汽車産業集群産教聯合體,實施“技能大師”領航計劃、“産業工人”培育計劃。率先探索“事業編制企業用”,為全市儲備“會經營、懂技術、善管理”的汽車産業專業人才。啟動人才生態小鎮及公寓,全方位幫助企業引進人、留住人。
堅持以政策保障。實施“星光計劃”,設立專項科創資金,以真金白銀激發“種子企業”創新動力,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蓄“新”勢 打響項目攻堅戰,以最強勁發展動能拓展新突破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一直以來,汽開區堅持推動大項目、謀求大發展,敢於“勇挑大梁”,招商重點放在整車、研發、關鍵零部件等大項目上。汽開區啟動實施了“産業提級行動”,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全力構建“一業引領、五新聯動”現代化産業體系。麥格納、上海延鋒、寧波繼峰等項目當年簽約當年開工,富賽電子、玲瓏輪胎、一汽中車電驅等項目竣工投産,一汽弗迪動力電池正在進行生産調試,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將於2024年年底量産,持續為高品質發展賦能添力。
2024年,汽開區將堅定“項目為王”理念不動搖,持續擴大項目投資,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一號工程”,招商重點放在整車、研發、零部件等大項目上,以全鏈條招商引資擴數量、提品質、上體量提高招商引資質效,吸引更多鏈上企業佈局汽開區、落位汽開區。
將充分發揮專班抓項目和項目中心作用,強化區級領導包保,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推動項目順利開工建設。
將召開項目集中審批對接會,加快推進項目手續辦理、徵地拆遷等前期工作,促進項目依法合規開工建設。
將組織相關部門做好企業入統入庫指導和服務,幫助企業完善相關資料,確保項目儘快入統入庫。
蓄“新”變 打響環境優化戰,以最優服務保障新突破
實踐證明,新常態下,區域發展競爭加劇,哪的營商環境好,企業投資就往哪走,哪個地方發展就會更快更有活力。
汽開區堅持不懈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最大限度壓減各類窗口辦理、項目審批時限,提升“放”的含金量,減少“管”的覆蓋面,提高“服”的滿意度;紮實推進“萬人駐(助)萬企”行動,全面實行“駐(助)企服務員”模式,服務好“最後一公里”,推動惠企強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
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土質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響經濟發展。2024年,汽開區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更大、精準度更高、節奏更快,將持續推動營商環境迭代升級,擦亮“汽開服務”金字招牌。
加強城市要素保障。全面實施城市三年提升計劃,逐項推進道路建設、功能配套、社會事業等5大類77項重點工程,切實提高空間承載能力和産出效益。加強公共服務保障。圍繞産城融合、職住平衡,推動紅旗、騰飛兩所學校儘快投入使用,新建省疾控中心、興泰醫院,完成東風大街等智慧網聯道路建設,啟動遊客集散中心建設,深度開發工業旅遊,增強城市對人才、資本的服務和保障能力、集聚能力。加強營商環境保障。426名駐企幹部24小時開機、365天在線,做到有訴即接、有訴即應、有訴即辦。同時,全力幫助和支持汽車産業鏈上企業參與主機廠採購,引導企業對接産業落地項目、參與協同發展。
打好打贏“四大會戰”,關鍵在於黨建引領、在於幹部隊伍。汽開區將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更好地把幹部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以黨的建設引領推動項目建設、安全生産、民生保障等各項工作,在全市振興突破大局中,找準定位、展現擔當,實現突破,全力服務汽車産業發展,為長春全面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貢獻汽開力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