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延吉:讓非遺在新時代“活下去”“火起來”
2024-06-13 17:33:0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趙瀅溪

  近年來,延吉始終貫徹落實“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方針,秉持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傳承理念,全面推動非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非遺在新時代“活下去”“火起來”。

非遺物品展示 攝影 劉鑫君_fororder_圖片8

非遺物品展示 攝影 劉鑫君

  “非遺+”激發文化傳承新活力

  不起眼兒的玉米皮,經過編織達人的一雙巧手,就變成了吉祥物、坐墊、笤帚、枕頭等工藝品;傳統食品糯米,在匠人的手中捏制雕刻出一個個可愛的朝鮮族糯米人擺件;利用植物纖維的天然韌性,使用朝鮮族傳統紙工藝製作精美的燈籠、果盤、米罐等生活用品……在延吉“美麗工坊”,店內陳列著上百件非遺文創産品,生動展現著延邊非遺的傳承與創新。

非遺手工製作 攝影 劉鑫君_fororder_圖片9

非遺手工製作 攝影 劉鑫君

  “美麗工坊”試點項目由延吉市宥茗職業培訓學校承接。該項目負責人宋春濤介紹,目前店內的非遺技藝産品共有六大品類,通過“非遺+文創+美麗工坊”的模式,研發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旅遊文創産品,培育手工製作技能人才,在有效傳承非遺技藝的同時,幫助困難群體實現就業增收。截至目前,項目已安置20余名殘疾婦女實現就業,與全社會近200人簽訂了産品回收協議。

  近年來,“美麗工坊”開放了朝鮮族民俗文化和非遺傳統手工製作的體驗和參觀項目,遊客可以動手製作具有朝鮮族傳統特色的工藝品及生活用品,切身感受民族優秀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精神內涵。

  非遺之美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每週三、週五,延吉市公園街道洞簫之聲協會會長白英俊都會帶著平均年齡71歲的會員們,在公園街道園吉社區的排練廳排練。近日,他們又創作了新節目《豐收的喜悅》和《黃昏人生》,正不斷加緊練習,計劃在下次活動上為觀眾帶去精彩表演。

非遺表演 攝影 劉鑫君_fororder_圖片10

非遺表演 攝影 劉鑫君

  朝鮮族洞簫音樂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僅能表達含蓄哀婉之意,也能表現慷慨激昂之情。2019年7月,白英俊組織成立了公園街道洞簫之聲協會,以洞簫、長鼓為主,相容伽倻琴、平鼓等民族樂器,並結合象帽舞進行藝術表演。2023年,園吉社區為該協會提供排練場地,為朝鮮族洞簫音樂的弘揚和傳承提供良好的環境。

  園吉社區通過新媒體視頻剪輯、公眾號推送的方式不斷擴大洞簫之聲協會的影響力,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重視、愛上朝鮮族傳統樂器,將民族音樂更好地傳承下去,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非遺在校園中薪火相傳

  “我從三年級就開始學習跳板,這項運動讓我比以前更加勇敢、快樂,而且還自信了許多。”近日,在延邊大學師範分院附屬小學校的操場上,六年三班學生崔河娜與同學們正進行日常的基本功訓練,雖然訓練很辛苦,但她從中找到了樂趣,逐漸愛上朝鮮族傳統的體育項目。

非遺體育運動 攝影 劉鑫君_fororder_圖片11

非遺體育運動 攝影 劉鑫君

  後繼有人是實現非遺活態傳承的前提條件。2001年,延邊大學師範分院附屬小學校成立民族體育項目訓練基地,以跳板和鞦韆作為重點開展項目。20多年來,該校為這兩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傳承培養了200余名優秀的後備人才,並輸送到上級學校。2014年,該校聘請專職朝鮮族民謠教師太靈,為學生講授以州級非遺“阿裏郎”項目為主的系列民謠。2022年,學校又外聘了朝鮮族揚琴藝術非遺項目傳承人樸海燕,無償為學生進行指導。

  延邊大學師範分院附屬小學校黨建辦主任樸愛羅表示,非遺進校園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還加強了學生學習非遺、傳承非遺、保護非遺的意識,對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樹立文化自信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目前,學校共有4個非遺項目一直在傳承,學生們經常應邀參加各種大型節日慶典活動及比賽,讓延邊州的非遺項目得以在更大的舞臺上綻放光彩。(文 劉鑫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