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紅,1992年12月入伍,2012年11月退役。2024年,被評為“第一屆全國和諧勞動關係創建工作先進個人”。2023年,被評為“金牌勞動關係協調員”。現任吉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關係處副處長。一位把軍營裏的赤誠,變成民生服務中“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美退役軍人”。

在部隊時期的劉澤紅(右一)
青春赴戎旅 雪地裏站出的“硬骨頭”
1992年寒冬,一列綠皮火車載著19歲的劉澤紅駛出河南固始,終點是一個位於東北的軍營,這裡成了他“淬火成鋼”的起點。
初到東北,南方少年第一次見識“零下30多度”的凜冽:訓練時呼出的白氣凝在眉梢,棉帽檐結著厚厚的霜;夜裏站崗,寒風像刀子似的往衣領裏鑽,腸胃本就不適應的他,常常凍得拉肚子。可每次攥緊冰冷的槍桿,他都在心裏較勁:“既然來了,就不能當逃兵!”
20年軍營生涯,從戰士到戰勤科長,他把“服從命令、精益求精”刻進了骨子裏。當排長組織訓練時,他會趴在雪地裏示範戰術動作,直到每個戰士都達標;做指導員時,他深夜找戰士談心,把思想工作做到心坎上;任戰勤科長時,他做的後勤保障方案精益求精,確保後勤能拉得出、供得上、保得好。

劉澤紅(左)進行相關政策講解
崗位挑大梁 政策裏藏著的“真功夫”
2012年,劉澤紅轉業到吉林省人社廳,面對“企業工資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這個全新領域,他又拿出了軍營裏的“衝鋒”勁頭:“不懂就學,不熟就練,必須打贏這場戰鬥!”
最初幾個月,劉澤紅把辦公室當成了“新哨位”。為了搞懂“國企負責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他多次到相關部門找專家請教,直到把改革精神吃透。同事們都説:“他身上那股軍人的韌勁讓人肅然起敬,再難的事到他手裏,都能一點點啃下來。”
2015年,為落實中央國企薪酬改革要求,劉澤紅牽頭起草《吉林省薪酬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那段時間,他白天跑部門、找企業徵求意見,晚上在辦公室改材料,常常忙到後半夜。
2024年,劉澤紅參與起草了國有企業薪酬管理實施意見,為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薪酬管理立起“新標準”。為了讓政策落地,他多次組織培訓班,從省直部門到地市人社系統,再到省屬國企,他拿著課件一遍遍講解,把“書面語”變成“家常話”,讓每個人都能懂政策、用政策。有一次在延邊州培訓,有位企業負責人説:“聽完您的講解,讓我們心裏更透亮,更有底了。”
工作中,劉澤紅堅持“限高、擴中、提低”的思路,讓國企負責人薪酬和職工工資“掛鉤”,績效年薪跟著考核走,既避免“大鍋飯”,也防止“收入差距過大”;他還推動企業落實《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引導企業把工資向一線崗位、高技能人才傾斜——某家汽車廠的老技工,因為技能突出,工資漲了近20%,他專門給人社廳打電話致謝:“我們技術工人更有奔頭了!”
民生守初心 細節裏透著的“暖人心”
“勞動關係工作連著企業的‘發展線’,更牽著職工的‘錢袋子’,容不得半點馬虎。”這是劉澤紅常挂在嘴邊的話。退役13年,他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記在心裏,用一項項務實舉措,把“民生溫度”送到職工身邊。
從2012年至今,他11次參與制定發佈企業工資指導線,每次都要摸清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工資水準——在長春的汽車配件廠,他和一線工人聊“每月能攢多少錢”;在通化某藥廠,他問車間主任“工資增長能不能跟上物價”。正是通過對企業的實際調研和深入了解,在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時,他根據有關數據反復測算,力爭讓標準“漲得合理、漲得實在”。
“高溫有津貼,低溫作業也該有保障。”劉澤紅收集了全國20多個省份的政策,結合吉林氣候特點,反復論證津貼標準和發放範圍,在他參與出臺的政策裏,不僅明確了低溫津貼的金額,還要求企業給職工改善必要的工作條件。
為了讓政策真正走進企業、惠及職工,劉澤紅把“送法進企業”當成重要任務。他牽頭舉辦全省企業用工管理培訓班,採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讓各市(州)、縣(市、區)的企業同步參與學習。他邀請專家以真實案例解析勞動關係風險,將勞動合同法彙編、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手冊等資料送到企業負責人手中。有一次在長春的培訓現場,一家餐飲企業老闆拿著手冊感慨:“以前總怕用工出問題,現在有了政策指導,心裏踏實多了。”
從軍營到地方,從保家衛國到守護民生,劉澤紅用20年軍旅生涯鑄就忠誠,用13年民生工作踐行初心。他常説:“我永遠是個兵,不管在哪個崗位,都要站好每一班崗,幹好每一件事。”這份“軍人本色”,也讓他成為一道溫暖而堅定的“民生風景線”。(文/圖 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