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吉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特色産業    |    市州新聞    

第四屆吉林省“最美退役軍人”孫鐵綱:一腔熱血保“軍供” 滿腔赤誠“暖兵心”
2025-11-12 16:09:46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楊薇責編:蔣碩

  孫鐵綱,2003年12月入伍,2005年12月退伍。服役期間多次獲得嘉獎、榮獲“優秀士兵”稱號。被授予全國“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先進個人”光榮稱號。“軍供保障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沒有做得好不好,只有一直努力地去做。”這是退役軍人、白城市軍供站黨支部書記、站長孫鐵綱經常挂在嘴邊的話。

第四屆吉林省“最美退役軍人”孫鐵綱:一腔熱血保“軍供” 滿腔赤誠“暖兵心”_fororder_吉林孫鐵綱1

剛入伍的孫鐵綱

  當兵就要當合格兵

  “好男兒就是要當兵!”父親的話,是孫鐵綱童年最深刻的印記,父輩的教導讓他從小就立志參軍報國。2003年深秋,19歲的他背起行囊踏上從軍之路。經過努力他踏入了國旗護衛隊的營區——承載著國家形象的“特殊軍營”。

  剛出校園的他,面對鐵一般的紀律、精準到分鐘的作息,還有國旗護衛隊特有的“高標準訓練”,瞬間慌了陣腳,內務評比總拖後腿,隊列動作總差“一口氣”,體能測試更是落在戰友後面。夜裏躺在床上,訓練時的失誤像電影片段反復閃現,他暗下決心:“當兵就要當合格兵!”

  經過三個月的堅持終見成效,他的軍姿挺拔如松,隊列步伐和戰友們整齊劃一,體能成績躍居優秀,他不僅獲評“優秀士兵”,還得到部隊嘉獎。可就在他盼著下連去天安門廣場升旗時,排長的話卻讓他愣了神:“國旗班代表國家形象,你們得再集訓兩個月。”他把鋪蓋卷搬到集訓場,又開啟了“加碼模式”——這兩個月的強化訓練,不僅練硬了他的軍事技能,更把“零差錯、高標準”的軍人底色深深烙進了骨血裏。

第四屆吉林省“最美退役軍人”孫鐵綱:一腔熱血保“軍供” 滿腔赤誠“暖兵心”_fororder_吉林孫鐵綱2

孫鐵綱(左二)為戰友打餐食

  必須讓官兵吃上熱乎的

  2005年,退役後的孫鐵綱來到白城市軍供站工作。“軍裝脫了,為兵服務的初心不能丟。”他從保安員做起,不管是登記來訪人員還是錄入數據、核對賬目,每一件事都透著軍人的認真和擔當,逐漸從新人成長為多崗位能挑大梁的骨幹。

  白城軍供任務繁重。2022年,多批軍事任務疊加,軍供站卻遭遇“用人荒”:老職工階梯式退休,設施設備也顯老舊。“官兵在前線保家衛國,咱在後方不能掉鏈子。”孫鐵綱把鋪蓋卷搬到了軍供站,淩晨的廚房裏總能看到他係著圍裙忙碌的身影——淘米、生火、顛勺,汗水順著衣領往下淌,他卻顧不上擦,只盯著鍋裏的飯菜:“必須讓官兵吃上熱乎的!”

  一次,軍供站接到部隊臨時加訂200份早餐要求,要在6點前送達野外訓練點。淩晨三點接到電話,孫鐵綱一邊往軍供站趕,一邊電話通知全員到崗:“主食做包子,配牛奶、粥和雞蛋,5點前必須出餐,檢驗員記得留樣!”5點30分,餐食打包完畢,他扛起重重的餐箱往車上運,肩頭被勒出一道道紅印。當部隊首長打來感謝電話時,他只笑著説:“這是我們的職責。”

  2021年白城普降暴雪,道路被積雪封死,車輛無法行駛。看著待送的餐食,孫鐵綱急得直跺腳:“官兵還等著吃飯呢!”他找來推貨車,帶頭鏟開一條小路,帶領同事們推著餐車繞了2公里,走了整整1小時,終於把熱乎飯送到保障點。當官兵看到他結霜的眼眉、凍紅的臉龐,紛紛敬禮——那一幕,成了他心裏最珍貴的“軍功章”。

第四屆吉林省“最美退役軍人”孫鐵綱:一腔熱血保“軍供” 滿腔赤誠“暖兵心”_fororder_吉林孫鐵綱3

孫鐵綱(左五)為官兵送餐

  創新服務保障官兵精武強能

  “要讓官兵吃得滿意,得先懂他們的口味。”在軍供站待的時間越長,孫鐵綱越明白:軍供保障不只是“送頓飯”,更要“合心意”。他利用保障間隙,帶著問卷到部隊營區跟官兵聊天,記錄下不同地域官兵的飲食偏好。“南米北面”“東鹽西辣”的飲食適配模式成型,他還推出“套餐+單點”機制,讓官兵能“按需選餐”。2023年,他代表吉林省在“北部戰區軍用飲食業務經驗交流會”上發言,這套“接地氣”的保障方法贏得了認可。

  光有好方法還不夠,硬體跟不上,效率就上不來。看著老舊的廚房設備,孫鐵綱又有了好主意。他一次次跑部門、爭資金,終於爭取到500余萬元,給軍供站來了次“大升級”——硬化集結場地,改造廚房、餐廳和供水系統,添置電磁大鍋灶、自動切菜機、包子機等20余臺自動化設備。如今,廚房設備機械化率超90%,單日熱食製作量大幅提升,軍供服務實現了“質的飛躍”。

  在孫鐵綱心裏,軍供站不只是保障點,更是紅色教育的“活課堂”。他整理出軍供站的歷史資料——從戰爭年代到和平年代,那些為國防事業默默奉獻的故事,做成展板挂在榮譽室,讓更多人了解軍供人的紅色傳承。2024年,他帶領團隊參加全省“向戰而行”野外軍供保障業務大比武,憑藉過硬的技能和默契的配合,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優質服務保障讓我們心裏既溫暖又感動,這更加激勵我們為祖國和人民站好崗,練就過硬本領,矢志強軍打贏。”官兵們説。

  從國旗護衛隊的“標兵”,到軍供站的“帶頭人”,20年時光裏,孫鐵綱換了崗位,沒換的是軍人的初心。他常説:“只要官兵需要,我就永遠是那個‘隨叫隨到’的軍供人。”(文/圖 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