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債券通”喜迎上線五週年,並正式啟動了“互換通”的機制安排。中信銀行作為“債券通”業務全方位的參與者,見證了五年來我國債券市場開放所取得的矚目成就,也將繼續為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中信銀行積極參與我國債券市場改革開放與高品質發展,傾力打造“跨境機構投資者服務體系”,以金融市場交易做市、結算代理、外匯及衍生品等服務為拳頭産品,配套債券託管服務,借助國際業務跨境資金服務優勢形成跨境債券投資綜合化金融産品;並在中信集團層面協同信銀國際、信銀投資等在港子公司,在境外資産供給,交易流轉、託管服務網絡等方面配合支持,提升銀行境內外一體化經營服務能力。
中信銀行副行長謝志斌表示,商業銀行未來將在我國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中承擔更多職責,中信銀行在參與債券市場的改革實踐中,堅持做大做強交易做市、利率衍生品、外匯等金牌業務,形成自身特色和行業口碑。雙向跨境託管服務能力也實現跨越式提升,發揮了聯動金融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紐帶作用,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內地與香港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即“債券通”)是我國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面對金融市場開放的新形勢,中信銀行堅定國家戰略導向,充分把握歷史性發展機遇,積極佈局雙向對外開放的市場。中信銀行依託債券市場核心交易商地位與託管服務能力,首批成為“北向通”債券市場做市機構、“南向通”市場參與機構和託管清算銀行;境外子行成為首批“南向通”香港做市機構,積極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服務。
五年來,中信銀行債券“北向通”業務保持快速、良好的發展態勢,境外機構服務對象拓展至外資銀行、中資金融機構海外分支、港澳臺、日本、新加坡、澳洲以及歐美國家的資産管理公司,交易綜合、報價品質和交易對手關係建立方面均位居股份制銀行前列,連年獲得銀行間市場“對外開放貢獻獎”,並榮獲債券通公司“優秀做市商”獎項。
2021年,債券“南向通”順利開啟,中信銀行穩健推動,把握交易、託管的首發優勢,展現了本外幣債券投資管理領先水準和跨境託管服務的專業水準。中信銀行自主研發建設的金融資産託管系統,成功地應用在“南向通”業務中,在支持為市場機構提供高效便捷服務的同時,也探索出了商業銀行債券託管服務的新模式與新道路。該系統也于當年獲得了人民銀行金融科技發展二等獎。
在中國債券市場全面對外開放的背景下,監管機構也推出了多項政策措施鼓勵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市場。2022年5月,人民銀行、證監會與外匯管理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有關事宜的聯合公告》〔2022〕第4號,在“一套制度規則、一個債券市場”原則下,推進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所債券市場的聯通,進一步簡化了境外機構投資者入市的程式,同時豐富了債券託管結算模式供境外機構選擇。中信銀行此前在行業內已率先完成了CIBM結算代理服務模式的優化,由託管團隊有效串聯前臺代理交易與後臺結算流程,提升整體服務效率。支持境外機構投資者“T+0”高頻交易流轉的需求,併為下一步託管行模式服務做好了準備。目前,中信銀行結算代理客戶數排名股份制銀行第一,專業能力獲得監管機構及境外投資者的高度認可,樹立了良好的跨境業務品牌與口碑。
中信銀行還積極參與利率市場化改革與創新,在利率衍生品交易服務與風險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作為核心交易商,中信銀行2020年與境外機構投資者落地跨境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為客戶債券投資對衝利率風險提供支持。在持續助力衍生品市場的對外開放中,中信銀行已與超過40家境外機構簽署了國際掉期與衍生品總協議(ISDA),為服務境外機構投資者深度參與中國債券市場做出了積極的實踐。
在外匯業務方面,中信銀行作為境內外匯業務第一梯隊做市商,多年來堅持不懈緊跟國家戰略、追求卓越、爭做行業領先,同時秉承“專業、快捷、靈活”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外匯管家”式專業服務。5月20日,外匯局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外匯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有關措施的通知》後,中信銀行當天即落地境內首筆人民幣外匯美式期權和亞式期權,成為境內首傢具備外匯全譜係産品資質的銀行,可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最專業、完備、便利的外匯資金交易服務。
未來,中信銀行將繼續貫徹執行“堅定推進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支持構建高水準金融開放格局”的監管導向,緊抓市場契機,積極佈局跨境機構投資者服務領域,持續整合集團資源,發揮中信聯合艦隊優勢,通過專為跨境機構投資者設計的“境內+境外”“客戶+産品”的全面行銷服務體系,為跨境客戶提供一體化、全流程的綜合金融服務。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