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直觀中國       |         原創        |        視頻               融播報              房産        
居民收入水準翻番 南京舉辦“奮進新南京 建功新時代”系列新聞發佈會人民生活專場
2022-09-08 22:52:3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韓小強責編:蔣碩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京市委、市政府用心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民生領域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9月8日上午,“奮進新南京 建功新時代”系列新聞發佈會人民生活專場在南京舉辦。

  南京市發改委黨組成員許小衛,南京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江濤,南京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施冬咏,南京市醫保局副局長王善坤,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長、市委教育工委委員戴興海,南京市民政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南京市衛健委二級巡視員丁小平出席新聞發佈會,並就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養老、社保、就業、教育等領域的重點工作進行介紹。

  居民收入水準實現翻番。近十年來,南京市在城市常住人口總量快速增長的同時(從2012年的816.1萬人增長至2021年的942.34萬人),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翻番,從2012年的31089元增長到2021年的66140元,同比增長112.7%;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6322元增長到73593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4786元增長到32701元,分別增長了102.6%.121.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12年高於城鎮常住居民,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公共服務水準位居前列。南京市出臺《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務實施標準(2022年版)》,全面落實政府基本公共服務支出責任;2021年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78.5%,人均公共服務支出全省第一;紮實推進建設覆蓋城鄉、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公共服務水準指數連續4年排名全省第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的《2021年全國公共服務品質監測情況通報》顯示,在監測的31個省(區、市)120個城市中,南京總體滿意度83.85分,排名全國第一。

  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絡。兜牢固實社會保障安全底線,南京市在制度全覆蓋的同時實現人員全覆蓋。截至目前,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78.08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1.7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824.92萬人;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待遇水準穩步提升,月平均養老金水準由2014年的2489元調整到2022年的3351元,位居全省前列;低保標準從2012年的城市420-540元/月、農村370-520元/月提高到2022年城鄉統一標準的1030元/月,位居全省前列。

  加快建設現代化教育強市。南京市積極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省會擔當,在多個領域創造“南京經驗”,全市域創成“江蘇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區”,全市域通過“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評估,在全國率先設立“中小學生校園重大意外傷害救助基金”;學前三年教育毛入園率99%以上,義務教育鞏固率和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10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65%,新增勞動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6年,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省會城市教育首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彰顯。

  民政事業實現高品質發展。南京市1225個村(居)民委員會實現公共衛生委員會全覆蓋,成為全國社區醫院建設試點城市,鐵心橋、西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京模式”為全省、全國積累了有益經驗;在國內副省級城市率先實現公立醫院醫藥價格綜合改革全覆蓋,在全省率先成立公立醫院管理委員會,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逐步完善,並獲得國務院醫改辦“起點高、力度大、措施準、成效實”的充分肯定;養老服務工作先後入選4個國家級試點,獲得2021年度國務院真抓實幹督查激勵,同時連續5年獲得省政府真抓實幹通報表揚。

  就業創業保障持續發力。南京市把穩定和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目標,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就業品質穩步提升;2012年南京入選首批“全國創業先進城市”,獲國務院通報表彰;2017年以來連續4年被省政府表彰為促進就業先進地區;2018年“實施寧聚計劃促進大學生就業”獲李克強總理點讚並被省政府作為先進典型案例向國務院督查組推薦;創新高校畢業生住房租賃補貼服務方式,實現跨層級、跨部門間的數據共享,學歷學位認證、住房、社保、戶籍等信息均實現後臺審核比對,目前該做法已列入國家發改委推動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著力破解群眾辦事堵點問題推薦案例,實施以來累計為24.3萬名高校畢業生發放25.2億元租房補貼。(文 寧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