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十歲的年紀,最美的青春,該如何不負韶華?
今晚,2025“把青春華章寫在祖國大地上”大思政課網絡主題宣傳和互動引導活動在江蘇南京河海大學舉辦。青春以一種無比強大的感染力,點亮了我們的心中之火,也讓我們重新思考,人生的豐富與可能,廣闊與無垠。
青年人才,是城市生態的“蓬勃力量”,青年越有希望,城市越有未來。青年的樣子,就是南京的樣子。
在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在河西中央科創區,在雨花軟體谷,在江寧九龍湖企業總部園,在高淳一區三園,在老城硅巷,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匯集於此,擁抱新興産業和技術,也為城市不斷拓寬可能。三位年輕的復旦物理系博士在南京創辦的費勉儀器,一套精密儀器賣到超1000萬的價格;集萃藥康“豪華公寓”裏入住的小鼠,最貴的單只可以賣到數萬元。以科技的價值去打開無窮的想像空間,這是青年人改寫城市發展的方式。
城市的天際線由鋼結構和玻璃幕墻組成,而真正的思維高度由這些敢想敢為的青年創造。當一項項原創性、顛覆性的科研成果在南京誕生、轉化,他們所創造的價值,也讓我們重新去理解高品質發展的內涵。
江北新區生物醫藥谷 供圖 南京江北新區
不僅是五湖四海的青年為了理想奮鬥於此,無數從南京走出的青年,奔赴祖國的山河,他們的身影令人動容。
十四所、五十五所的青年,在國防事業的發展壯大中,也成就了自己最好的青春;河海大學學子在三峽、南水北調、小浪底工程中勇挑重擔;南京大學畢業生,創辦了一個個引領性標杆科創企業;東南大學的畢業生參與高鐵、橋梁、軌交建設,讓“中國速度”刻上南京印記;深耕久耘的南農學子傳承著“禾下乘涼夢”,很多南航畢業生成為我國航空事業的中流砥柱;還有更多青年志願者奔赴西部、紮根鄉村,把理想寫在大地上。
夜幕下的圖書館、“寧青驛站”裏,無數青年在此靜靜地為人生“充電”,這麼一方天地,凝聚著一股子默默向上的青春能量。
無數個他們的身影,不僅在為南京增加價值,更在為城市塑造一種無比珍貴的求知人格和奮鬥慣性。他們在用行動深深詮釋,青年該有的奮發有為,青春該用怎樣的底色去定義。
河海大學校園一角 供圖 河海大學
54所高校、超100萬名在校大學生,高技能人才達52萬人,每年新就業大學生近40萬人……這一項項數據,構建了南京最堅實的底氣,而怎麼才能為每一種奮鬥的青春提供堅強支撐?南京從未停止探尋的步伐。
在全國率先實施大學生住房租金補貼;大學新生可免門票遊覽特色旅遊景區;全市千余家“寧小蜂驛站”,為30萬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提供溫暖港灣;“金陵工匠”公益培訓,為在職者、失業人員和高校畢業生打造技能提昇平臺。當一條條政策托底,含“新”量、“青”和力在南京就不是一個個抽象的詞彙,而是一個個具體的、動人的故事。
因為深深地理解和尊重,才會有深深的共情,才會有城市與青年“雙向奔赴”的生動圖景。如今的南京,集聚高新技術企業超萬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超過2.3萬家。學在南京、創在南京、夢在南京,成為越來越多青年共同的選擇。
這些無一不是南京面向未來的底氣。城市與人一樣,活在一口“氣”當中。讓青年在此堅定信心、看到希望、看見未來,才能讓青年願意留在這裡。城市理應是青年的朋友,以最大的溫暖和誠意去製造“我想留下”的共情。
南京城市風貌 攝影 方飛
夜幕降臨後的南京,也有另一種明亮。秦淮河畔的街頭藝人、老門東的文創小鋪、玄武湖的跑步圈、紫金山的夜徒步、水慢城的安逸躺……青山蒼翠、碧水柔波間,都充滿了自我表達的自由與浪漫。
年輕人還在這裡不斷重塑“生活的可能性”,咖啡館裏的編程社群、攝影工作坊、夜間讀書會、脫口秀開放麥……豐富的文化場景接納每一個不被定義的青年,既可以在“永不打烊”的書屋裏安靜地閱讀,也可以在日均35.3場的文化演出中酣暢地釋放。
有人説,青春像一場奔赴。而南京,恰好是那座值得奔赴的城。
正如這首青春三行詩《瞬間》所寫:
發現情緒飽滿的話語總是短句
就像此刻 我念出
南京
人文生態的南京,創新活力的南京,真實、可愛,有説不完的青春、燃不盡的熱烈。既能抬頭看星河,也能低頭趕地鐵;既能回望歷史長卷,也能創造未來圖景。
無數的發展歷程都在訴説:擁抱青年,就是擁抱未來。南京的青年,也是南京這座城市的未來。在這裡,每一個“你我”都能成為“我們”,每一個夢想都有生根的土壤。明媚的夜空下,這座城正年輕,而每一個我們也是夜空中最亮的那顆星。(南京發佈)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