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一副擔子”到“智造高地” 江西余江:百年匠心“鏡”見未來
“一副擔子滿天飛,走遍廣東走遼西。”這句曾在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廣為流傳的順口溜,描繪的是早年間余江眼鏡匠人四處奔波的景象。從清朝嘉慶年間的手工修配眼鏡,到如今AI+AR智慧眼鏡方興未艾,余江實現了一場跨越兩個世紀的“鏡”變,全産業營收突破百億元,躋身全國五大眼鏡産業基地之列。
4月2日,余江區將舉辦“2025中國AI眼鏡産業發展大會暨首屆江西余江眼鏡推介會”(以下簡稱“眼鏡大會”)。站在新的起點上,余江眼鏡産業正加速從傳統製造邁向智慧引領,以前沿科技推動産業升級。
百年傳承:從修鏡巧匠到現代産業集群
余江眼鏡的故事,是一部跨越兩個世紀的匠心史。
早在清朝嘉慶年間,被稱為余江眼鏡産業“始祖”的趙赫磊就背著箱子行走四方,專門從事眼鏡修理與配換。至道光年間,其召集當地能工巧匠與商人,創立余江眼鏡幫會,成為中國最早的眼鏡行業組織之一。
1976年,余江重拾傳承百年的眼鏡産業,組建了48人的“中童公社眼鏡服務組”,拉開了現代眼鏡産業發展序幕。此後數十年間,余江以眼鏡銷售為主業,所售産品多從外地採購後分銷全國。
真正的蝶變始於二十餘年前的“築巢引鳳”。余江區將眼鏡産業列為支柱産業重點培育,在中童鎮規劃建設鷹潭(余江)眼鏡産業園。
而後,余江區通過“産業聚鏈、招引補鏈、品牌強鏈”持續發力,吸引香港上市公司雅視集團、全國最大的定型片生産廠家科強光學、國內老視鏡領軍品牌“夕陽紅”萬成光學等龍頭企業相繼落戶。園區形成了涵蓋原材料、配件、鏡片、電鍍、成品眼鏡及設備製造的完整産業集群,成為全國五大眼鏡産業基地之一。
至2024年,園區已集聚企業300余家,培育自主品牌90余個,獲授專利137項,實現全産業主營業務收入108.22億元,産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外貿出口額超1億美元。
數智賦能:傳統製造的智慧升級
智慧系統大屏上,採購、訂單、庫存及數控裁片等數據實時跳動;裁片機在自動機械手聯動操作下,每分鐘精準完成4副鏡片的全自動裁切……
傳統眼鏡工廠如何蛻變為智慧車間?答案藏在每個跳動的數據裏。
“這條自主研發的自動化裁片生産線,讓生産效率提升40%以上。”鷹潭萬成光學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建軍介紹,“更關鍵的是,裁片的光學中心距離(OCD)偏差,穩定控制在0.2毫米,比國標精度提升60%。”
不僅於此,萬成光學公司還將“智造”基因融入到眼鏡製造的各個環節:全國首創“粉末注射零件鐳射焊接工藝”,實現金屬鏡架毫秒級精準焊接;防藍光與漸變焦老視成鏡,攻克中老年群體用眼痛點……
技術突破的背後,是政企協同的創新生態。近年來,余江區成立眼鏡行業數字診所,聯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等機構開展“數字體檢”,實現一企一策。省市區三級政府均出臺了相應的支持政策。
目前,余江眼鏡園區內14家企業成功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企業獲評江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園區還積極構建眼鏡産業大腦,目前已初步建成大數據平臺,整合眼鏡企業的生産、銷售、物流等多維度數據,實現數據的集中管理與可視化展示。通過數據分析,可精準把握産業整體運行態勢,為企業生産決策提供支撐,為政府制定産業規劃與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當數據流注入産業鏈,傳統製造由此煥發出新生機。
2024年,“余江眼鏡”集體商標獲批成為産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余江將在全國眼鏡銷售商中擇優佈局余江眼鏡標準店,統一採購渠道、服務標準和服務配套,加速眼鏡産業由傳統製造向設計研發和銷售服務‘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余江區眼鏡産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李志文介紹。
AI+AR:新賽道上開啟“新視界”
在余江眼鏡産業園內,Rokid旗艦店吸引了眾多顧客駐足,人們戴上AR眼鏡,感受神奇“視界”。2023年12月,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將全球第二家品牌旗艦店落戶於此。
Rokid創始人祝銘明是土生土長的余江人,因不久前演示智慧眼鏡産品成為明星創業者。
據悉,Rokid與余江區已達成合作,將共同推動AR智慧眼鏡與傳統眼鏡産業的深度融合,助力余江眼鏡産業向智慧製造升級。對祝銘明而言,這既是一次前瞻佈局,更是展現建設家鄉的情懷。
余江本地企業在智慧眼鏡領域已經深耕多年。“為了能讓我們研發的近視管理智慧眼鏡如期在眼鏡大會上展示,研發團隊晝夜攻關。”江西科強光學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少強開心地説,這款産品剛剛通過了測試。
“我們希望用這款産品重塑兒童視力保護眼鏡市場。”李少強介紹,他們的新産品突破傳統離焦鏡片局限,通過搭載六軸姿態感知與邊緣AI演算法,實時監測孩子用眼姿勢和環境光線,通過智慧振動提醒、醫生聯動干預等,糾正不良用眼習慣,實現從被動矯正到主動預防。
此外,將在這次眼鏡大會上線的雅視 AMOS(雅姆斯)智慧銷售系統,將搭建余江眼鏡産銷供應平臺,推動眼鏡門店與園區工廠實現産銷融合。
AMOS智慧銷售系統是一個集設計、生産、裝配、成鏡于一體的智慧配鏡平臺,可通過AR技術實現快速試戴,並提供個性化的AI推薦,雲端存儲眼鏡款式的設計有效減少門店庫存壓力。“我們期望通過科技賦能眼鏡行業,提供個性化和智慧化的購物體驗,為整個眼鏡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雅視光學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海英錶示。
余江眼鏡産業的變遷,是中國縣域經濟轉型升級的縮影。在數字化、智慧化的加持下,余江這座贛東北小縣城,正以更清晰的視界,更智慧的目光,瞄準潛力無限的未來市場。未來,隨著全球智慧化浪潮的持續推進,這座小縣城或將成為眼鏡産業的創新高地,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智慧、更舒適的視覺體驗。
正如2025年余江眼鏡大會的主題所言——“AI余江 鏡未來”,這座眼鏡之鄉的新故事,才剛剛開始。(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莫鑫)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