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萬名球迷的吶喊聲中,一場3:2的進球大戰不僅刷新贛超紀錄,更書寫了江西足球文化新篇章。7月20日晚,南昌八一體育場成為江西足球的激情中心。2025·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級聯賽(贛超)第二輪上演“昌九德比”,客場作戰的九江隊以3:2力克南昌隊,取得聯賽開門紅。
贛超賽事觀眾熱情似火
這場焦點戰在32℃的酷暑中進行,卻吸引了近1.6萬名觀眾現場觀賽。開賽前兩小時,八一體育場外已是一片沸騰。25個特色攤位組成的“贛”好市集人聲鼎沸,穿紅色球衣的南昌球迷與藍色方陣的九江球迷並肩挑選文創産品、品嘗地方小吃。
德比烽火:進球大戰刷新紀錄 青春風暴席捲賽場
作為本輪最受關注的德比之戰,南昌與九江這兩支奪冠熱門球隊的碰撞創造了贛超開賽以來的多項紀錄。整場比賽雙方共打入5粒進球,是贛超首輪場均進球數的兩倍有餘。
賽事現場
比賽于19時30分在萬眾期待中打響。儘管南昌隊率先開球,但九江隊開場便反客為主,掌控比賽節奏。
第21分鐘,九江隊37號後衛殷世賢利用前場定位球機會,接隊友頭球擺渡後門前捅射破門,打入九江隊史贛超首球。僅過12分鐘,九江隊62號楊晨接邊路精準傳中,冷靜推射再下一城。下半場第52分鐘,九江隊26號肖子風一記貼地任意球經折射入網,將比分擴大為3:0,幾乎鎖定勝局。
面對0:3的絕境,平均年齡僅21歲的南昌“學生軍”並未放棄。第62分鐘,南昌隊6號、大學生球員王宜博在右路連續突破兩名防守隊員,一腳勁射洞穿球門,吹響反擊號角。終場前,他又製造關鍵點球,由隊友欒鵬罰入。
大螢幕顯示最終比分
最終,這場跌宕起伏的對攻戰以九江VS南昌3:2定格,雙方合力貢獻的5粒進球,創造了贛超單場進球新紀錄,也讓“昌九德比”的激烈程度實至名歸。
看颱風景:紅藍交織的文明畫卷 地域文化的深情對歌
八一體育場的看臺,是當晚另一片激情澎湃的戰場,更是一幅文明交融的動人畫卷。
九江“藍衫軍”:“勝利屬於球隊,整潔留給南昌!”比賽結束,當大部分球迷還在回味精彩進球時,8、9號看臺的九江“藍衫軍”們做出了一個令人動容的舉動——他們自發地、安靜地俯身清理自己所在看臺的垃圾。礦泉水瓶、食品包裝袋、加油助威的彩帶……都被仔細撿起,裝入隨身攜帶的垃圾袋中。一位前來觀賽的九江球迷表示:“我們贏了球,更要贏得尊重。南昌是英雄城,給了我們熱情的接待和一流的場地。把看臺清理乾淨,是我們九江球迷對對手城市、對賽事、對足球最基本的敬意。勝利屬於球隊,整潔留給南昌!” 這無聲的行動,贏得了現場工作人員和南昌球迷的由衷掌聲。
南昌“紅海洋”:“英雄城的氣度,就是為精彩喝彩!”儘管主隊憾負,但南昌球迷展現了東道主的大氣與格局。比賽過程中,“南昌必勝”與“九江加油”的吶喊聲此起彼伏;當九江隊打出精妙配合或進球時,不少南昌球迷也報以掌聲。資深南昌球迷鍾大姐説:“德比火藥味濃很正常,但我們是英雄城的球迷,得有氣度!九江隊今天確實踢得好,尤其是那個任意球,神仙球啊!該鼓掌就得鼓掌。自家孩子(南昌隊)下半場拼回來的兩個球,更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下次去九江客場,我們也要把文明和熱情帶過去。”
賽事迴響:德比效應輻射全省 足球熱潮持續升溫
這場焦點之戰的影響力遠超體育場範圍。九江市融媒體七大平臺直播觀看人數突破100萬,其中僅掌中九江APP就有53萬餘人次在線觀看,評論區被“昌九加油!”“江西足球雄起!”刷屏。
德比戰的火熱也帶動了同輪其他場次的關注度。贛州主場與宜春的比賽吸引了36249名觀眾涌入贛州市全民健身中心,刷新了贛超上座紀錄;景德鎮主場在最後時刻頑強逼平上饒,賽後球迷久久不願離去……一票難求成為本輪常態,官方售票小程式多次放票均在“秒級”告罄。“刷了三天才搶到一張,值了!”一位帶著孩子從撫州趕來看球的父親興奮地説。
展望未來:德比余韻悠長 征程未有窮期
硝煙散盡,情誼留存。當八一體育場的燈光漸次熄滅,南昌球迷與九江球迷互相道別,相約下次交鋒。一位南昌老球迷拍著身旁九江新結識朋友的肩膀:“小夥子,你們踢得好!下次去九江,帶我去嘗嘗地道的蘿蔔餅!”九江球迷笑著回應:“一定!歡迎來九江,咱們球場見!”
7月26日(週六),贛超第三輪戰鼓再擂。攜德比勝利之威的九江隊將回到主場,迎戰首輪逼平強敵的景德鎮隊;而經歷德比淬煉的南昌“學生軍”,也將客場挑戰另一支勁旅。一場“昌九德比”落幕,但它所點燃的足球激情、所展現的文明風貌、所凝聚的地域認同,已深深植入江西足球發展的土壤中,為贛超聯賽乃至江西體育的未來,照亮了更廣闊的前程。(文/圖 汪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