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實踐助推城市轉型發展 遼寧阜新嘗到脫貧“幸福果”
2020-12-11 20:10:2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偉嘉責編:馮鈺穎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截至今年11月,阜新市現行標準下的97340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其中有42782人年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197個貧困村全部銷號;阜蒙、彰武兩個貧困縣成功“摘帽”。

  扶貧改革先試先行八年,脫貧攻堅克難奮進五年,阜新探索建立出符合當地實際、體現當地特色的扶貧工作體制機制,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同時取得了諸多發展成果。

  創新體制機制 走具有阜新特色的扶貧之路

  阜新,地處遼寧省西北部,下轄兩縣五區、一個國家級開發區,共有65個鄉鎮、622個村。全市常住人口178.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4.9萬人。2001年,阜新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具有城市和農村“雙重貧困”的特徵。2013年,阜新被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確定為首批3個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之一,2016年與全國同步開展脫貧攻堅戰。

  為了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阜新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集中全部智慧和力量,堅持把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與經濟轉型試點工作相結合,把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把産業扶貧與接續替代産業培育相結合,走出一條具有阜新特色的扶貧脫貧之路。

  阜新積極探索領導體系、責任體系、制度體系等方面的機制創新,産業扶貧、“集團幫村”、“飛地經濟”等方面的扶貧模式創新,財政扶貧、金融扶貧、就業扶貧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創新,資金管理、項目管理、幹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方式創新,為全國扶貧改革積累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空殼村”走上致富路 扶貧産業帶動産業轉型發展

  在脫貧攻堅“硬指標”超過預期的同時,阜新取得了諸多發展成果,開創了良好局面。

  鄉村振興步伐明顯加快。2015 年,阜新全市197 個貧困村全部為“空殼村”。得益於堅持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目前197 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脫貧銷號,村集體經濟實力穩步增強,年收入均超過5萬元,有力支撐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阜蒙、彰武兩個貧困縣不僅實現脫貧“摘帽”,而且經濟總量在全省縣域排名分別從2015年的31位、39位上升到目前的11位、28位。兩縣經濟總量佔全市經濟比重由2015年的49%提高到2019年的51.8%。

  産業扶貧助推城市轉型發展。2015年以來,阜新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3.2億元,實施産業扶貧項目2551個,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阜新堅持設施農業、精品農業、果品林業、高效農業、都市農業五業並舉,實施扶貧項目,為農産品加工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截至2019年底,農産品加工業佔全市規上工業比重達34%,成為全市第一支柱性産業和經濟轉型的重要接續替代産業。特別是今年1月至7月,農産品加工業增長10.3%,增幅高於全市規上工業經濟6.3個百分點,有效對衝了新冠肺炎疫情和旱情的影響。

  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明顯增強。阜新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並針對各類貧困群體分類施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使得貧困人口的生産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其生活狀態、精神狀態大為改觀,許多矛盾和糾紛迎刃而解,農村信訪量明顯下降。幾年來,阜新共安置貧困人口就業31322人次、完成危房改造11363戶、教育扶持62100人次、醫療救助35516人次、兜底保障32139人,貧困人口生活得更有信心、更有尊嚴、更加和諧。

  貧困村變“整潔村” 城市形象獲提升

  鄉村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阜新將脫貧攻堅與生態環境治理有機結合、協同推進,開展“千村美麗、萬村整潔”行動,特別是加大了對197個貧困村的支持力度,村容村貌大為改觀。2015年以來,全市新建改造農村飲水工程380處,17.6萬農村群眾飲水安全得到保障。2019年,新建無害化廁所4000座,新增美麗鄉村17個,“整潔村”實現全覆蓋。

  城市對外形象得到持續提升。自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區建設後,阜新探索出的“車新模式”“集團幫村”工程等創新模式受到各級媒體的廣泛關注,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有所提升。

  幹部作風更加紮實。在扶貧工作的過程中,阜新廣大幹部堅持深入一線,走村入戶,堅持問題導向,實打實地在幫扶一線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幾年來,阜新選派駐村扶貧工作隊216支,選派駐村幹部1113人和684名“第一書記”。僅是今年,全市已選派各級扶貧幹部深入基層一線1.98萬人次,幫助解決問題1.6萬個,成為阜新扶貧脫貧工作一線的“最美風景”。(文 黃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