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聯精神:用鮮血和生命熔鑄的精神豐碑
2022-06-07 17:53:59來源:人民日報編輯:王巍責編:馮薇薇

  東北抗日聯軍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創建的人民抗日武裝,是東北地區抗戰主力,他們抗戰時間最長、條件最艱苦,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在長達14年的抗戰過程中,東北抗聯將士在白山黑水之間,經歷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用生命和鮮血孕育形成了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這就是: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東北抗聯精神與抗戰精神一脈相承,是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在百年奮鬥史中創造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

  對黨忠誠是共産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是根植于東北抗聯將士內心、觸及到靈魂的政治品質。14年的抗戰之路,正是東北抗聯將士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的鬥爭之路。為了民族解放,他們不怕困苦、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毀其節,以實際行動詮釋忠誠于黨的堅定信念。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國共産黨率先高舉武裝抗日的旗幟,中共中央發表宣言,響亮提出:“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強佔東三省!”空前的民族災難喚起了空前的民族覺醒。在中國共産黨的影響、支持和全國救亡運動的推動下,東北各地的抗日義勇軍風起雲湧。根據抗日形勢的需要,中國共産黨在東北三省積極組織並領導抗日武裝鬥爭。到1933年初,由共産黨直接領導的巴彥、南滿、海龍、東滿、寧安、湯原、海倫等抗日遊擊隊相繼成立,逐漸成為東北主要的抗日武裝力量。從1933年9月起,中共滿洲省委把黨領導的各抗日遊擊隊相繼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1936年2月,東北人民革命軍和黨領導或影響的各抗日遊擊隊相繼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到1937年全民族抗戰爆發前後,東北抗日聯軍發展為11個軍,共3萬餘人,開闢了東南滿、吉東、北滿三大遊擊區,在南起長白山,北抵小興安嶺,東起烏蘇裏江,西至遼河東岸的廣大地區,開展遊擊戰爭,同日、偽軍進行大小幾千次戰鬥,粉碎了敵人的數百次“討伐”。

  在條件異常艱苦又遠離中央的情況下,抗聯將領楊靖宇始終自覺堅持黨的領導,他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表現出對黨的絕對忠誠和赤膽忠心。1935年12月23日,瓦窯堡會議期間,毛澤東作軍事問題報告,確定了戰略方針:“要以堅決的民族革命戰爭,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把國內戰爭與民族戰爭結合起來。一九三六年應準備直接對日作戰的力量,擴大紅軍。紅軍行動應放在‘打通蘇聯’和‘鞏固擴大蘇區’兩項任務上。‘遊擊戰爭在民族革命戰爭中有極大戰略上的作用’。在一切省份發展遊擊戰爭,著重于主要省份,如河北、山東、河南、滿洲……”當時東北與陜北基本處於失聯狀態,經中共駐共産國際代表團將瓦窯堡會議精神傳達到東北,楊靖宇立即貫徹執行,他根據中央精神和全國形勢,于1936年6月和11月領導抗聯部隊舉行兩次西征,試圖與東征紅軍打通聯絡,直接接受黨中央領導。然而由於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和天氣原因,西征最終未能實現預定計劃。西征行動,動搖了南滿地區敵偽統治,宣傳了中國共産黨的抗日主張,擴大了中國共産黨和東北抗日聯軍的影響,鼓舞了遼寧人民的抗日鬥志。

  抗聯將領趙尚志,一生三次被捕入獄,兩次被錯誤開除黨籍,這些坎坷都沒有挫傷他的堅強鬥志,也絲毫沒能動搖他對黨忠誠的堅定信念。1940年3月,他在寫給北滿省委的《請求書》中誠懇地寫道:“黨籍是每個共産黨員的生命……我萬分地向黨請求黨審查,給我從組織上恢復黨籍,領導我的工作。我不能一天離開黨,黨也不要一天放棄對我的領導。”趙尚志義無反顧繼續投身東北抗日遊擊戰爭,直至流盡生命中最後一滴血。他留下的這句:“幾點委屈何妨礙衛國志士,暫態落寞豈影響保家男兒”,昭示出一名抗聯將士對黨忠誠的赤子之心。

  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

  在國家、民族遭受危難的關鍵時刻,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維護國家獨立和領土完整,中國共産黨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反抗國民黨政府不抵抗政策,號召廣大民眾同仇敵愾組成東北抗日武裝,抗擊日本侵略者。東北抗日聯軍在黨的領導下,義無反顧,奮起抗戰,誓死捍衛民族尊嚴,表現出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從遼河兩岸到松花江畔,從巍巍長白山到綿綿興安嶺,廣大抗聯將士懷著一顆拳拳愛國心,他們以拯救民族危難為己任,以威武不屈、視死如歸的悲壯豪情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生動詮釋了勇赴國難的民族大義。

  自九一八事變爆發,至1932年2月,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大好河山被日本侵略者佔領,三千萬東北同胞慘遭欺淩、殺戮和奴役。日軍強佔東北後,積極準備進攻華北、華東,進而佔領全中國,妄圖實現其“大陸政策”。“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東北的愛國官兵,各民族、各階層的民眾自覺行動起來,自發組織起各路義勇軍,人數最多時達30余萬,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但是,義勇軍由於缺乏明確的抗日救國綱領,沒有建立起統一的領導指揮系統,加之得不到充足的後勤補給,在日、偽軍各個擊破的壓力之下,1933年後相繼失利潰散。在中國共産黨抗日旗幟的引領下,不甘屈服的華夏兒女,在不同時期,紛紛加入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反日遊擊隊、東北人民革命軍和東北抗日聯軍,不斷抗擊日本侵略者。

  1936年8月2日淩晨,在哈爾濱至珠河(今尚志市)的火車上,有一間臨時牢房,裏面關押著一位即將被押送刑場的“女囚”。那一刻,她強忍著嚴刑拷打的劇痛,給遠在千里之外的兒子寫下遺書:“母親對於你沒有能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母親因為堅決地做了反滿抗日的鬥爭,今天已經到了犧牲的前夕了……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後,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犧牲的!”她就是在國家、民族遭受危難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舍小家保國家,舍親情赴國難,將青春化作滿腔愛國情,把熱血撒在東北大地上的女英雄趙一曼,犧牲時年僅31歲。

  1940年2月23日,被日軍圍追了五天五夜、誓死不投降的楊靖宇壯烈殉國。面對日偽的勸降,楊靖宇曾擲地有聲地説:“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日本人無法理解,彈盡糧絕的情況之下,楊靖宇靠什麼神丹妙藥能堅持孤身戰鬥五天五夜?就命令鍘下他的頭顱,又剖開他的腹部,發現變了形的胃裏一粒糧食也沒有,只有未消化的草根、樹皮和棉絮。日軍通化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驚嘆中國竟有如此威武不屈的英雄。他的心靈受到很大衝擊而剖腹自殺,並留下一封遺書:“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適宜的。中國擁有像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中華民族是英雄輩出的偉大民族,無數中華兒女為了民族大義,拋頭顱,灑熱血。在東北的抗日疆場上,廣大東北抗聯將士抱定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的決心,彰顯了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中國共産黨在東北黨組織的力量還相當薄弱,東北的共産黨員不足2000人。東北抗日聯軍人數最多時也不過3萬多兵力。14年的抗戰歲月,東北抗日聯軍經歷的艱難困苦難以想像。當年,日偽當局為了鎮壓中國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武裝,消滅東北抗日聯軍,曾集中兵力、物力、財力連續進行“全滿掃蕩”和“區域討伐”。日偽統治者曾瘋狂推行“三光”政策,在東北各地建“集團部落”,試圖斷絕東北抗日聯軍與群眾的聯繫,導致抗聯將士們經常陷於極為險惡的境地。由於敵人的封鎖,嚴禁糧食、服裝、火柴、食鹽等日常生活用品流入遊擊區,部隊經常少衣無食,只能以吃草根、嚼樹皮、喝雪水果腹。東北的冬季時間長,朔風凜冽,滴水成冰,抗聯將士們經常在零下40多度的冰天雪地裏生活和戰鬥。尤其在1938年以後,孤懸敵後的東北抗日聯軍,在幾十倍于己的強大敵人面前,在挑戰生命極限的環境下,都沒有被嚇倒和屈服,表現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1938年10月上旬的一天,秋雨過後的烏斯渾河河水暴漲,渡船被日軍破壞,正準備渡河的抗聯將士突然遭遇日軍的襲擊。為掩護大部隊突圍,以婦女團教導員冷雲為首的八名女戰士立即向敵人開火。日軍見抗聯大部隊已突圍,更加氣急敗壞地向冷雲等婦女團所在的河岸陣地撲來。此時,八位女戰士的子彈已經打光,只剩下三顆手榴彈。前面是兇惡的敵人,背後是波濤洶湧的河水,她們八人都不會泅水,擺在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為祖國而戰死或被敵人所俘虜。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八位女戰士投出了最後的三顆手榴彈,誓死不屈,挽臂投江。這八名女戰士中年齡最大的23歲,年齡最小的只有13歲,她們的平均年齡才19歲!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下,八位女戰士的鮮血染紅了烏斯渾河,八位女英雄的戰鬥精神如盛開的英雄之花在人們心中永恒綻放。

  1939年10月,東北抗聯陷入了敵人重重包圍之中,絕大多數抗日遊擊根據地遭到破壞,部隊也從原來的3萬多人銳減到不足兩千人。在與中共中央失去聯繫,孤懸敵後,生存環境極其險惡,後勤補給為零的情況下,抗聯將士仍然堅持抗日遊擊戰爭。1942年初,東北抗聯主力部隊只剩一千多人,被迫轉入蘇聯遠東伯力地區,在南北兩個野營進行整訓。整訓期間,抗聯將領遵照毛澤東軍事戰略思想,把部隊分成小分隊或小組分批、輪流回國,偵察敵情、騷擾敵陣、打擊日軍。同年8月,在蘇聯境內的東北抗聯隊伍整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在1940年到1945年8月期間的各種偵察活動中,抗聯將士們蒐集了大量有價值的軍事情報,準確掌握了機場、鐵路、公路橋梁位置和敵人軍事設施,為蘇聯出兵東北對日作戰提供了極為重要的情報,而執行偵察任務的大多數抗聯將士英勇犧牲了,他們為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也充分體現了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東北抗聯將士用鮮血和生命熔鑄了一座精神豐碑。東北抗聯精神代代傳承、歷久彌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刻研究闡釋東北抗聯精神,是大力宣傳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重要內容,通過宣傳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將為實現遼寧振興發展新突破、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參考文獻:

  《毛澤東年譜(上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2年8月版。

  《東北抗日聯軍史》中共黨史出版社2015年9月版。

  《中國共産黨簡史》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年2月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